李红铁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 湖南双峰 417700)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深度的思考问题,通过在组内和成员进行讨论交流,可以让学生相互借鉴和参考,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该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教学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应用策略,提升小组合作教学的运用效果,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该教学模式,并未实现预期的目标,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教师只将这作为学校布置的任务,并未全面落实,在教学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坐位顺序给学生分组,并未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间的合作。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更新,未充分意识到该教学模式的作用,导致该教学模式的运用效果受限[1]。
小组的划分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和开展效果,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应该全面的考虑所有学生的情况,对组员进行合理的分配。然而实际情况是,教师对于小组划分较为随意,一般是依据成绩或者是就近原则划分,无法确保组内成员的互补,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无法体现出团队协作精神,会严重限制该教学模式的效果。
要想在高中数学中有效的运用该教学模式,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这是教学模式运用的基础。为了提升分组的科学性、合理性,教师就需要了解和掌握每位学生的情况,如,社交、学习、接受能力等,按照比例划分学习小组,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除了教师分组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组合,这样的组合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小组划分并非是不变的,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配合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防止出现组和组间差距。
确定好小组成员之后,就要给所有的学生分工,可以挑选交际、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或者是让学生自荐当组长,组长要做好成员和教师间的沟通协调工作,让学生在组内合作学习中可以有效的交流[2]。还要选择一名学生作为监督员,要监督组员的学习情况,维护好小组合作学习的秩序,实时了解组员的学习动态,如果不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在组内一起学习和讨论。实践证明,科学的分组和分工,可以提升学生小组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促进组员的共同发展。
高中生普遍具备较强的好胜心,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营造合理的竞争,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合理的竞争模式,能够有效的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激发。例如,在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内容设置竞争式合作探究任务,让学生在组内讨论空间直角坐标系绘制方法,绘制出正确、合理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教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之后,要强调竞争的方式,最先完成的小组能够得到加分,通过引入竞争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合作学习中,组长也会积极的给组员分配任务,发挥出所有组员的优势,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对于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教师要给他们加分,同时要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剩下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提供相应的奖励。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基于自主研究掌握数学知识,加深他们的印象,在绘制出空间直角坐标系之后,学生还能够学会运用知识。
所有学科知识的系统建立都需要进行练习,数学也是如此,且高中数学知识难度较大,对于学生的逻辑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注重练习,进而由点及面地形成知识系统。以往在数学练习中,一般都是教师设置题目,学生自己练习之后再上交给教师,教师评判后再返回给学生。这就让学生的练习和教师的引导间有较长的时间,很多问题不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而运用小组合作教学,学生自己思考之后可以在组内合作学习,相互之间分享答案和想法,实现思维碰撞,取长补短。若是学生对于一个问题有分歧,学生就可以进行讨论,对于疑惑可请教教师,这样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练习效率和效果。比如,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时,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探索和掌握函数单调和导数的关系。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了解了这些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组内进行合作练习,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函数实例,让学生在组内对图像发、定义法、导数法求单调区间的方法进行对比,了解不同方法的特点。学生要依据具体的实例,使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归纳各种方法的优点以及不足。该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相互分享以及沟通,一起讨论求解的不同方法和相应的特点。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就可以将小组合作教学运用到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