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毅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新校区 成都 611731)
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各学科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物理的理论知识不仅逐渐深化,而且节奏也在不断的提升,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逐渐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趋势发展。同时对于先进技术手段的引进和利用,与网络信息化技术等进行结合,不仅能够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模式,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而且能够促使学生们在日常学习时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
高中物理涉及到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多,各自知识点之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如果单纯以传统的灌输式或者填鸭式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们不仅很难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而且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提升也会造成一定阻碍影响。因此,要对问题环节进行创设,有利于保证学生们积极性的提升,同时能够对学生们的理性思维起到良好的活跃作用,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与电磁教学内容的高度融合[1]。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若干灯泡、导线以及开关等与电路相关的各种实验器材,引导学生们展开最基本的电路实验。紧接着学生们在实验中可以对电流电路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尤其是灯泡的亮度变化进行仔细的探究。以此为基础,有利于对实验进行总结,可以根据实验提出问题。比如“电磁感应如果不明显或者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各变量相互之间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变化”。除此之外,“如果在串联或者并联时,各实践步骤当中会出现哪些不确定的影响因素”。通过这种类型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前对相关问题和教学内容进行准备,有利于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环境。学生在整个专业化的环境中,不仅能够完成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学习任务和要求,而且还能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实际,及时发现隐藏在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知识和现象,保证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电磁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物理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电磁学的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局限在电流电路的实验操作方面,而是要将与该知识点相关的内容,以信息技术的方式,真实、客观的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引进和应用,不仅能够对学生们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们逐渐拓展其自身的学习范围。对各环节知识的应用领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比如在针对部分相对比较复杂的电磁感应实验时,学生们通常很难对整个实验操作步骤或者理论问题进行独立完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各个实验步骤得出的数据,全部都输入到对应的网址当中[2]。为了从根本上尽可能避免失误率过高等问题,通过对多媒体演示的方式直接将电流传到现象,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学生们不仅能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整个原理有所了解,而且还能够在该知识点的基础上,联想到其他相关的物理现象。
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可以以边操作边讲解的方式为主,提醒学生们在知识点拓展之后,要与原本的核心内容进行联系。切记不能够过于依赖信息技术,要重视日常操作,对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锻炼。比如在对“电动势”相关知识点进行教学时,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起到一定的模拟效果。通过对软件的应用,对电路进行模拟,包括灯泡、导线线路等,整个操作中利用串联方式将直流电源进行有效连接。在开启电源之后,电键处于闭合状态。由此可以看出,小灯泡的亮度会从光亮的状态逐渐变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展开深入的思考。通过对软件的利用可以对相关器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将直流电源直接改变成为线圈以及条形磁铁。此时要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能够将灯泡重新点亮。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落实,不仅能够对整个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和完善,而且还可以保证教学的直观性和有效性得到提升。
电磁学教学中,要想保证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强化,要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比如在“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相关知识的教学中,对计算机课件进行合理的应用。通过对模拟实验的有效操作,能够对相关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对50匝圆形线圈两端点a、b分别处于电压变连接。紧接着对整个线圈磁通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观察,学生们可以带入“E=BLVsinθ”的公式,对相关数据进行验证。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具有的便捷性特征,而且直观性非常强,有利于帮助学生们从多角度出发,对物理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高中物理的电磁学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们的各项潜能进行不断深入挖掘,同时对我国教育结构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优化和完善作用。在这一基础上,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直接性和单一性。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引进和利用,这样才能够保证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