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阳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初级中学 江苏常州 213032)
趣味教学是以学生的心理情趣为主导,以全面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为目的,以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为基础,在教师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性地,创造性地、有规律性地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理论和真理。在如今的初中体育田径课堂中,初中体育教师要进行趣味教学,发挥出趣味教学的优势及价值。因此,下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论趣味田径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二是论趣味田径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田径又称田径运动,是田赛、径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主要包括竞走、跑、跳跃等项目,共计四十多项。初中阶段的田径教学多是基础,相对枯燥,很多学生都只喜欢“上体育课”,并不喜欢“田径运动”。所以,初中体育教师要从这一点入手,进行趣味教学,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保证学生能真正意识到进行田径运动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通常都是“教师先讲解示范,学生再模仿训练”这个步骤,短时间内教学效果确实挺好,但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由此看来,一成不变的模式并不能促进趣味田径教学的发展。进行趣味田径教学,会将教学模式变得多元化、多样化,久而久之,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有助于真正落实和践行素质教育,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优化传统教学形式[1]。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往往采用“填鸭式”或“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论是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还是实践训练方面的教学,学生都只能感受到生硬死板,这样非常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积极性。在趣味田径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趣味情境,带给学生新鲜的情感体验,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顺利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2]。
例如,讲解“跨越式跳高”的相关动作技巧时,教师可以基于教学目标“了解跨越式跳高基础知识,发展跳跃能力,初步学习跨越式跳高蹬地起跳的动作,使80%的学生基本掌握,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协调性”,让学生模仿鸭子、兔子、袋鼠、青蛙的跳跃方式,运用夸张的表情及惟妙惟肖的各种模仿动作,配合鼓励的语言与手势,带领学生大胆、大方地动起来,活跃课堂氛围,然后再传授相关动作技巧,并让学生结合以上基础进行练习,这样会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跨越式跳高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
对于如今的初中体育教学来说,体育器材和体育教具是趣味田径教学的关键,因为很多体育器材和体育教具本就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只是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把体育器材和体育教具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就要灵活运用体育器材和体育教具。例如,讲解“跑步”的相关动作技巧时,为了降低跑步运动的枯燥性,教师可以事先在跑道两边插上一些彩旗,同时利用沙包、跨栏等教具设置障碍,使跑道既有观赏性又有吸引力,这样学生对跑步这项运动的认知会更加成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3]。
趣味田径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此,教师就要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游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很多游戏都会按照预期的教学重难点去设计,娱乐性与知识性会有一个很好的平衡[4]。
例如,讲解“跑步”的相关动作技巧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游戏,先在课堂导入环节开展穿越障碍游戏,学生简单活动身体各部位关节后,成一路纵队,以跳、跨、钻、滚等方式,慢跑穿越各种障碍,完成趣味热身环节,然后再在练习环节开展抗洪抢险游戏。具体步骤为:将学生按能力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在相距二十米的起点处和折返点处分别放置两个空球筐作为防洪大堤,折返点处的空球筐内置实心球若干作为防洪沙包,要求每名学生跑到折返点时,从球筐内取出一个实心球后,迅速返回起点,由此类推,以最短时间完成抗洪抢险任务的组为获胜组。如此,课堂会变得更加生动。
在如今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因为并没有具体的评判标准,体育成绩与评奖评优的关系不大,所以很多初中体育教师都只会按照预期的目标进行教学,不进行创新,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而要有效进行趣味田径教学,教师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适时开展竞赛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好胜心,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
例如,讲解“接力跑”的相关动作技巧时,教师要基于教学重难点“接力的传接棒基本技术与跑的方法,注意掌握传、接棒的时机”,将全体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名学生,然后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间的默契。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精力非常旺盛,所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活动,非常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但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安全问题,不能不间断地让学生竞赛。最后,开展的4×100米接力跑比赛既有一定的趣味性,又有一定的学习性,还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趣味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也会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由此看来,趣味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有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田径能力和身体素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及心理特点,设计和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而构建初中体育田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