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探究

2020-01-05 11:17周引航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论据批判性观点

周引航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0 引言

批判性思维最早源于美国哲学家杜威提出的“反思性思维”,在杜威看来,反思性思维是指对一个观点进行反复思考,以及寻找证据支持或否认这一观点,而非不假思考地、非批判性地直接接受某个观点[1]。上世纪末,美国哲学学会的报告根据46位专家运用Delphi法的成果,指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包含了解释、分析、评估和推论的自主判断,以及对判断依据和方法、判断概念和标准、语境的详细阐述。”同时报告指出理想的批判性思维者应该具有善于提问、开放思维、有序思考等心智特点[2]。但也有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技能体现,即针对一个问题或观点应界定定义范畴、避免混淆概念,评估支持观点的证据是否合理,分析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论证方法和逻辑推导过程是否合理,并得出可靠结论[3]。

批判性思维虽起源于哲学和心理学,但也逐渐融入教育理念。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将认知过程由低到高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个层面。安德森等2001年修正了布鲁姆的分类,将初级认知的3个层面定义为:记忆、理解、应用,强调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后三个层面属于高级认知:分析、评价、创造,强调对知识的反思、批判和升华。学者们通常认为,后三个认知层面代表着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4-5]。在此理念基础上,西方教育界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日益重视。哈佛大学原校长Derek Bok指出很多学生接触到了各家学派的观点,但往往觉得各种观点都有道理,缺乏自己的判断,因此他主张学生应学会在不同观点之间,通过分析、取证、推理等方式做出判断,论证出最有说服力的观点[6]。在国内,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倡导并实践批判性思维教育已有多年,他提出教育不应该仅仅获取知识,更应该是思维能力的获取,批判性思维是不仅是可习得的、适用于所有学科的一种能力,更应该成为一种心智模式,这种心智模式超越能力,成为一种价值取向[7]。

然而,目前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研究主要针对本科学生,对职业教育方面的论述较少。虽然高职教育相对于本科教育而言更注重职业化技能的培养,但批判性思维教育作为一种能力和心智模式,在培养对象上不应该有区分,因此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高职学生也同样重要。

1 批判性思维教育缺失带来的困境

(1)教学效果不佳。在课堂教学中,很直观的感受就是学生对确定性的知识把握较好,但只要涉及到需要自主思考的开放式问题,则表现不佳。这使得大学教育仍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仍然是老师讲什么,学生记什么,学生对授课内容缺乏反思,对教材观点全盘接受,对专业相关的热点问题缺乏思考,课后也无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当学生遇到开放式问题,即使上网找资料,也没有学会如何对各种观点进行取舍与评估,从而制约了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则会对授课内容进行反思,对教师提出的开放式问题也会有自己的见解,对待不同观点懂得如何分析、论证、推理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如此一来在教学过程中又能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锻炼,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创新能力欠缺。企业和社会期望着创新型人才,高校也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但学生的创新能力仍表现不佳。学者研究表明,批判性思维较强的员工,遇到问题后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分析,对现有规章和流程提出合理质疑,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8]。员工也更加不会迷信书本和权威,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并且会对自己的思维定势和框架进行反省[2]。因此批判性思维对员工创造力有着重要影响[9]。安德森改进的教育认知目标将“创造”这一目标作为最高层面,这一层面的实现需要前两个层面“分析”“评价”的支撑,而这两个层面正是批判性思维的范畴,由此来看,“创造”这一认知目标即“创造性思维”的实现,需要由批判性思维作为基础保证[5]。反之,如果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欠缺,则无法保证创造性思维的实现,在未来的工作中,也很难成为有创造力的员工。

(3)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根据Ackoff提出的DIKW模型,知识获取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从信息提炼为知识的过程[10]。因而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如何有效地从大量信息当中提取所需知识,则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Browne列举了两种思维模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前者如同海绵吸水,对信息被动地不加选择地接受,而后者如同沙里淘金,对待信息采取先评估后选择的模式,也即是批判性地思维模式[11]。对学生而言,批判性思维显然能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当中,评估提取所需知识。刘儒德指出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的关系,强调信息不能替代思维,学生在学校获取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而批判性思维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未知事物,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12]。因而如果学生不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容易迷失在纷乱的信息中,也不懂得获取和提炼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纳为己用。

(4)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教育会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懂得评估各种观点和信息的证据真实性,学会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避免盲从和非理性。缺乏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则会轻信谣言,罔顾真相。如网上出现的非理性的言论和轻信谣言的现象,正反映了批判性思维的缺失。

2 高职学生批判性思维分析

批判性思维首先是一种逻辑思维,虽然逻辑能力强不代表批判性思维强,因为逻辑也有僵化的可能[12],但显然逻辑能力的欠缺会影响批判性思维。中学阶段的学习虽然强调知识的获取,但也暗含者逻辑能力的培养,例如语文,在阅读理解和作文部分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能力才能较好地理解题目,议论文写作三要素讲究论点论据论证方法,更是强调文章的逻辑性。对于数学想要获取高分,则是需要掌握数学推理等逻辑能力。从安德森的认知目标看,如果处于低级认知的“理解”、“应用”都有所不足,则更无法上升到高级认知的“分析”、“评价”[5]。而高职生在这一方面显然弱于本科生,这就造成了基础逻辑的欠缺,从而弱化了批判性思维所依赖的基础。

应试教育抑制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在应试教育中,对问题的思考单一化,不利于批判性思维训练,批判性思考会挑战现有观点,提出新的质疑,存在多元观点。应试教育往往按照标准模式思考、解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故而学生到了大学阶段,批判性思维基础较弱,对开放式问题和多元观点的取舍上会显得无所适从。

3 高职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1)开设说理文写作必修课。写作课是国外顶尖高校如哈佛大学的的必修课,哈佛大学将这一课程(Expository Writing course)作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式。这门说理文写作与文学写作不同,文学写作侧重于创作性,而说理文写作的目的则是教会学生写出一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论据充分翔实的论文。说理文的写作强调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三要素,其中论点是一篇文章提出的观点,论据是证明这个观点的证据,论证方法则是利用论据对观点进行论证的方法。其中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统计数字、客观事实等;道理论据包含了已被证明为正确的结论和道理;论证方法则有归纳法、演绎法、因果关系论证等。因而,学生要想写出一篇好的说理文,则首先需要立论,即找到一个问题的切入点,然后收集支持该论点证据,并进行评估,即考虑这些论据的质量如何?来源是否可靠?是否有足够的说服力?最后则需要利用论证逻辑,对所找到的证据进行推导,同时也要考虑反对的观点,进行反驳。由此可见,写作说理文的过程本身不仅是一个基础逻辑训练的过程,更是一个批判性思维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注点不仅仅放到说理文阐述的问题上,更需要关注的是,学生是如何写出一篇文章的。根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经验,在初期的训练中,学生的文章可能会漏洞百出,不仅思路不清晰,而且论据不翔实,但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说理文质量提升的同时,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也在提升,而批判性思维本质是一种技能而非知识,因此这种技能或心智模式一旦习得,将终生受用[7]。对于说理文写作的主题,则应结合通识教育,选择社会、历史、人文等热点问题和案例,并确保其即通俗易懂,又具备一定深度,在思维训练的同时,不仅使学生对问题看得更加透彻,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人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

(2)将批判性思维融入专业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专业问题看得更加透彻深入,提升教学效果。多数学校的写作课都在大一开设,学生尚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因此并不适合专业相关的论题。在经过写作课的培训后,学生具备理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此时的专业教学中,教师则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并抛出多家观点供学生讨论,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专业知识,写作专业相关的小论文,虽然现在的教学中也有让学生写作课程论文的环节,但由于缺少了写作课的学习,学生的课程论文往往写的不尽如人意;也可以就专业问题开展辩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收集已方有利证据,完善自身逻辑,同时反驳对手观点,找出对手逻辑漏洞,因此辩论过程也是思维训练和深化专业学习的过程。在融入专业教学中,为使学生有迹可循,应辅以批判性思维参考框架,如OMSITOG七要素模式:问题识别与分析、澄清意义、搜集证据、评估证据、推导结论、考虑其他相关信息、综合判断[13],或FRISCO六要素模式:识别主要观点或问题、识别并评估理由、判断推论、注意意义和规则的背景、保持语言的明确性、重新回顾[14]。

除了理论教学之外,在高职生实践教学环节中,面对企业复杂的工序和流程、规章和制度,引入批判性思维模式可以让学生学会质疑反思,例如工序流程是否合理?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如何进行改进以提高效率?怎样的规章和制度才更能保护职工的积极性?在反思之后,鼓励学生按照他们的想法进行工序流程再造、规章制度改进,并评估改进后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都得到训练,而工序和流程的有效改进对企业而言就是一种创新,正如泰勒当初对生产工序的反思质疑和改进提高,才创新性地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3)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从教师层面来看,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则需要教师自身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并提供一个宽松的可供讨论的课堂环境。互联网时代的丰富资源极大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难度,对于知识而言,学生可以不必依赖教师,轻易地从网络上找到许多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需要对自身的传统角色进行反思,教师不能仅仅做一个知识提供者和传授者,而应该转型为方法提供者和训练者、思维引导者,即提供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网上虽然能获取许多问题的答案,但对社会科学而言,许多问题也并没有一个唯一准确的答案,因此对学生而言,如何就诸多观点进行评估取舍、该选择相信什么就成为了困惑,这正应该成为教师的介入点。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环境,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批判性思考,让学生自己针对问题推理判断,评估取舍,教师要做的是指出学生推理过程中的逻辑错误、证据不足等问题,通过帮助学生完善其论证过程,学生自然会发现“最优答案”,即只有证据充分、逻辑严密的答案才是值得相信的,自然会对不科学的谣言、非理性的观点和言论产生“免疫力”。同时学生在自己思考解决问题时,也更加会关注证据和逻辑的严密性。在转变教学模式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虽然高校教师学历普遍较高,批判性思维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训练,但仍然是一种被动的无意识的水平。因此,教师需要将这种无意识的隐性思维上升到有意识的显性层面,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精神,并系统地学习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理论,找准专业教育和批判性思维的融合点。

4 结语

批判性思维教育在西方已经有数十年的实践,然而在我国真正实现系统化教育模式的高校并不多,高职院校则更少,缺乏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会使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则需要一套有效的课程设计,例如开设说理文写作课以及逻辑课程;将批判性思维融入专业教学,则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并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模式,从知识传授者转型为方法提供者和训练师、思维引导者。批判性思维教育对于提升高职专业教育水平,促进学生个人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推动批判性思维教育,不是靠单个教师就能完成的,需要学校整体的重视与系统配合。而未来需要做的则是将批判性思维教育从研究层面推向实践层面,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改进不足。

猜你喜欢
论据批判性观点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观点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