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取向与实现路径

2020-01-04 07:06廖月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实现途径小学语文

廖月梅

摘要:德育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受到社会公众的密切关注。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真正采取有效的策略,真正落實德育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复合型人才。小学时期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阶段,小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感性思维,树立正确的、符合大众主流的三观,促进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具有准确的判断力,从而更好地为伟大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取向;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73

小学时期是学生人生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有效地实施德育教育,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应当将德育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目标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项目,继而形成明确的德育教育取向,才能够用在备课时且将具体的德育教育目标设置好,并落实到实践之中。教师还要找到与小学语文教学相适应的德育教育途径,从而实现设定的目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取向

1.课文中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道德取向

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在描写人物以及故事情节时,同时还体现了李大钊同志身上的革命英雄主义思想内涵。如果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只是重点学习文中的生字、词汇、语句以及作者的写作手法等,将其视为描写人物的模板,没有深入发掘文章体现的革命英雄主义思想内涵,那么本篇文章的德育教育就不算成功。

不同的教师对于文章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发现的亮点也不相同。除了关注文章的思想内涵和道德取向,教师还要能够发现和挖掘文章中的德育资源。例如在学习《晏子使楚》时,高层次的教师不但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到晏子机智英勇、能言善辩的方面,还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晏子的语言以及行为感受到其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不畏不惧的道德风貌。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激情,还能够深入发掘文章中的德育资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2.文章中的字、词汇以及修辞手法等语言形式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价值

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它属于表意文字,是我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载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六书等传统知识,引导学生将汉字与灿烂的中国文化有机结合,就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充满向往之情。有的教师认为词汇的性质以及修辞手法是语文这一学科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不含有德育价值。其实这是错误的,只要教师树立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取向,将中性语法修辞和包含丰富德育价值的例句有机结合,将一般性的修辞手法和学生的现实用语有机结合,就可以在这两方面体现丰富的德育价值。例如,教师在讲授“低俗”和“高雅”这一对反义词时可以这样举例:在电影院内观看电影时,大声喧哗是低俗的行为表现,而电影结束起身为演员的精彩演技鼓掌则是一种高雅的行为举动。如果只是讲解哪个是贬义词哪个是褒义词并没有德育价值,但是教师赋予这两个词汇实际场景,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样的人和事使用贬义词,什么样的人和事使用褒义词,这就体现了丰富的德育价值。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实现路径

1.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小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将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实行小学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教师要按照学习能力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科学地进行分组,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他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2.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小学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工作。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熟悉课堂教学任务,将德育教育能够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之中,实现语文知识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提升教学水平。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例如,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并要求学生要能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

3.在节庆活动时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德育教育。在节庆活动时进行德育教育就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教育方式,学生不但能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重要历史节日,还能够走出教室接受德育教育。例如在国庆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为本地的英雄纪念碑献花,重温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时刻,让学生时刻不忘历史,要好好学习报答祖国。

4.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语文教师要想能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成长,就需要积极拓展各种教育途径,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让其可以亲自动手操作。例如,教师可以举办一些读书节活动,引导学生朗读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如《三字经》《百家姓》等,让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感受其深刻的思想价值。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一些经典书籍,每周选取一名学生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所想所得。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培养高尚的道德素养。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明确德育取向,有效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够提升教育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语文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引导学生在学好各个课程的同时,培养自身的意志品质,为更好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南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30):60.

[2]房小红.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19+21.

[3]刘艳荣.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J].甘肃教育,2019(17):62.

[4]洪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取向与实现路径[J].教育科学,2019,35(1):43-47.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中心小学527500)

猜你喜欢
实现途径小学语文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探索医院人才工作联动机制的构建策略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