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策略

2020-01-04 07:06周慧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论语线下

周慧珍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46

2020年的春节,一场疫情打破了人们原有的生活节奏。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极大挑战,从线下转为线上,课堂也“搬”到了网络上。网络课堂在多媒体课堂的基础上,融入了线上播放的特点,让学生既能够在家里跟随老师学习,又能方便通过回放来查缺补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那么,是否仅仅通过网络教学就能在疫情期间达到语文教学所要实现的效果呢?这就要对课程内容、时长限制、学生状态等多种因素加以考量,并且把整个教研团队从线下调整到线上,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这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它不只是把学习地点从课堂换成家中,而且是对全体师生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挑战。

一、线上集体备课,有条不紊

线上教学与个人课堂展示不同,线上教学面向的是更为广大的学生群体,需要给同一年段数个学校的学生提供同一堂课程。这就需要集合整个教研团队的力量,群策群力,构建合理的课程架构,尤其是能够调用跨校师资,在统一通过网络进行沟通的情况下,为授课老师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提供了便利。

4月初,我接到了本地空中课堂的校本课程任务,在20分钟内向四年级孩子教授一堂国学经典《论语》,并且没有指定具体的课程内容。刚接到任务时我的心情比较忐忑,因为不能像往常一样面对面进行集体讨论备课。但是,我们通过QQ、微信进行网络研讨,达到集体备课的目的。

集体备课初期,大家对于《论语》的课型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有的提议《论语》课要加入一些趣味性的东西,比如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有的建议要对《论语》及孔子做个比较详细的介绍,考虑到课堂容量,大家一致认为用小视频来介绍最为恰当,还有的说需要联系之前学过的内容,比如《孔子拜师》《春日》等。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通过网络手段积极在群里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和意见,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信心。

二、注重选材,线上教学有的放矢

线上教学与正常的线下授课之间有一个显著的区别,那就是教师无法从学生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来把握学生当时的学习状态,以进一步判断整体教学效果,更难以通过提问等手段适时调整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对内容进行取舍,通过恰当选择教学内容,减少学生由于知识点过于丰富而失去学习学习的专注度。

由于我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的孩子,而《论语》的教学时间只有20分钟,如何选取教学内容就成了首要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我将《论语》中有关学习的部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选取出耳熟能详的三段经典名句:“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在课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网络学习的局限性,比如学生在家上网课,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利用视频、学生音频、动画短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都置身于网络大课堂中。

三、线上线下相互配合,呈现立体课堂

由于线上课程的时间有限,教学过程更加紧凑,给学生的反应时间很少,因此在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选取不同学生,收集他们的问题和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在经过比较、筛选,用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展示,在提高课程问答等互动环节效率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在《论语》的教学环节,我采取的是循序渐进、先扶后放的方式。第一部分教学主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总结学习方法,比如:反复诵读、借助生活实际、利用相关背景等。第二部分学习经典名句“温故而知新”,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让孩子们根据注释理解句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谈“温故”的意义,进而引导学生实践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三部分的学习,用讲故事的方式来理解名句,既有趣味性,更是让学生和经典名句产生思想的火花,把经典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田,滋润他们稚嫩的心灵。让《论语》从理论走向实践,对我们的生活更具启发和指导意义。

在教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部分内容时,我采用的是以读促感的方法,让孩子们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孩子提出了“说”的读音问题,有的孩子提出了“时”是什么意思,有的孩子结合实际提出了“什么样的学习是快乐的”这类引申性的问题。孩子们带着问题理解这句经典名言,会有更深的感受。特别是“什么样的学习是快乐的”这个问题,孩子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有效率的学习是快乐的,有的认为有进步的学习是快乐的,有的认为有收获的学习是快乐的。通过诵读和提问,让孩子们对这句话不仅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有了自己特殊的感受。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拉近了对《论语》之间的距离。

四、临场发挥,化被动为主动

线上教学通常采用直播课的形式,教师在镜头前授课,学生在家里听课,任何小失误都会非常清晰地展现在学生和家长面前,这无形中给授课教师以巨大的压力。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完美的课堂教学,有后期剪辑的录播方式就成为直播的重要补充,在某种程度上更是线上教学的首选。

与线下教学时学生占据主体地位稍有区别,线上教学更强调教师个人的展示。由于面对的是“冷冰冰”的摄像头,教师需要事先模拟每个时段学生最可能出现的反应,在前期课件和素材准备中充分加以考虑,从而把平常上课时的感觉自然带入其中。

例如,这堂《论语》课就是结合平时孩子们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例如:你认为怎样的学习是快乐的?在与孩子们进行课前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有些偏差。一部分孩子甚至认为没有作业是快乐的。这样的回答就很考验教师的临场发挥能力。如果教师没有对学情做好了解,那么此时此刻的线上交流无疑是被动的。如果教师早就做好了充分的预设,则无疑会胸有成竹。所以线上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更需要做全面的预设,否则面对突发情况会手足无措,无从应对。

五、课程结尾

由于受到线上授课方式尤其是授课时间的限制,在课程结束前,教师难以通过学生的神态表情、课堂问答情况直观判断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这就需要在课程结尾时回顾下整堂课的要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在一堂课中的所学所得。例如这堂《论语》课,我在最后总结了古文的一些学法,比如借助注释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背景资料理解等。

线上课堂可以说很好地检验了孩子的自觉性和家庭教育的作用。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除了授课氛围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外,其他都是一样的,所以线上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依靠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家庭教育的落实上。

通过上述过程,较大程度地还原了线下课程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应有的状态,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在线听讲中。那么,这是否就可以取得线上教学的成果呢?现实不容乐观。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千差万别。学生在校学习,有着一种约束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早醒来背上书包,到校早读,铃声响起,起立问好,课间三三两两聊天休息……学生在这些常规动作中自然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有的学生甚至还会在课后相互讨论,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这就像一个熔炉,将不同的学生融入整体的学习氛围中。这是线上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也是后期多数家长呼吁尽快恢复线下教学的重要原因。

总之,线上教学是疫情特殊时期的处理方式,回归正常的教学模式是必然的。线上教学的一些问题某种程度更凸顯了线下教学的不可替代性。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简单通过网络是很难取得理想效果的。当然,线上教学所具有的时间和空间优势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才能如此大放异彩。我想,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正常的课堂教学都各有所长,如果我们能做到相互融合,教学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疫情论语线下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