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元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阅读题在试卷中所占比例向相對较大,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与方法,那么势必会影响阅读效果,降低学习成绩。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有效措施,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困境 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08
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语文教师要做好对阅读教学的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表达与创新思维能力为主,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师的教学要做好情感与体验方面的结合,丰富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来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在丰富学生感受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从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入手,利用语文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确保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就要坚持从阅读指导出发,利用阅读来充实语文教学内容,要找准教育切入点,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如开展写作教学时从阅读教学出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认识,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其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感受语文学习乐趣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因此教师就要及时更新教育思想,完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作者的创作思想,在领悟文章内涵的同时掌握语文知识点。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足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习惯性以传统教育方法为主,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段讲解,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在归纳文章大意的同时领悟文章中心思想。但是从实际上来讲,、教师往往过度关注自身的中心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讲述的知识点,这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压力,同时也造成阅读教学氛围十分枯燥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独立进行思考,最终也就影响到了对作者情感与文章内涵等方面的理解。所以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阅读教学不仅丧失了原有的目标,同时也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的理解往往过于浅显,难以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2.教学形式化现象严重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并没有深入挖掘阅读教学的价值,造成学生在独立思考与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最终也就影响到了学生的后续的发展。而一些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在有限的课堂中时间中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点,学生只能囫囵吞枣、死记硬背,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学生思维发展不足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的设计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但是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案过于夸大,对细节部分过度强调,这也就造成了教学重点偏离,从而影响到了教学质量,降低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其次,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真实性与艺术性不足,不论是开展哪一个环节的教育,都使用了传统教育方法,造成教学任务十分单一,学生难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最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强化阅读教学的措施
1.加强与生活的结合
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坚持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出发,保持充足的耐心,正确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教学的合理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观察学生,掌握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状态。将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从展现阅读教学艺术性的角度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阅读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语文知识;在教学中则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出教材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感受。如在讲《背影》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从课文与生活的联系点出发,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回忆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故事,从而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在学生阅读完文章后,可以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故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感受。然后可以选择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语段,如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这一场景,要求学生从中感受父子之情,从而领悟文章主旨。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由于知识展示的方式比较复杂,学生的阅读难度增加,一些学生对阅读表现出了抵触的心理,造成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这不仅降低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发展。所以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入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点进行阅读,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认知能力等为学生推荐相应的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层次。读书交流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其在相互对话与研究中逐渐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
2.展现学生的主体性
阅读教学中要从启发学生的角度出发,保证教学的针对性,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础,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学习、掌握知识点。教师要坚持从少教多学入手,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学生出现偏离学习目标现象。要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让学生在提问与思考中产生出学习积极性。由于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阅读,在尊重学生思维的同时避免过度干预学生,而是要鼓励性学生在学习中逐渐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引入少教多学模式,能够展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也要适度放权给学生,通过给学生提供自制探索空间,结合阅读材料提炼问题。教师只有合理掌控教学节奏,才能更好地组织课堂,才能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进而通过提出与解决问题等来掌握知识点,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坚持从练习入手,结合教育重点,确保练习的适度性。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给学生布置大量习题,认为学生只有完成习题就能够掌握知识点。但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展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布置习题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要从提升练习质量入手,确保所开展的练习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一,在选择习题内容时要找准阅读对象,保证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要保证习题的深入性,避免过于简单的习题,要让学生能在探究中保持学习的动力。实现延伸阅读层次的目标。第二,确保习题答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对市场上的习题卷进行辨别,找出适配学生阅读水平与能力的习题。当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存在着一定偏差时,教师要及时对的学生观点进行分析,不能机械地以标准答案要求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明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的同时辩证地看待学生的答案。
4.循序渐进地开展阅读教学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情况开展阅读教学,重视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和角度。学生的阅读量可能达不到要求,在理解能力方面存在局限,对此,可以由浅到深地安排学习任务。选择的阅读材料,可以是学生容易读懂的记叙文,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内容,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而后可以安排一些内涵较深的文章,包括议论文和散文等。在问题设置方面,可以首先设置简单的问题,而后设置深层次问题,让学生逐步解决梯度问题,引导每个层面的学生发挥自己的语文能力。
在能力培养方面,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字义并且熟悉字形,解决字词问题,进而明确文体特征和表达特点。针对基础的知识,需要增加学生的储备,为阅读理解奠定基础,因为阅读能力属于一种综合能力。具体来说:第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不是所有事情学生都经历过,所以在阅读理解一些文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较强的想象力,能够设身处地或者换位思考,利用“如果是我”的思路进行理解。第二,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进而判断话语中的意思。例如“做这件事大约需要三个月”这句话,如果把“大约”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加上“大约”,可以体现话语的严谨性。第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来理解文章的内涵,可以划分文章的层次并且明确文章的内容。通过实施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学生可以逐步提升的阅读水平。
5.采用差异化的评价
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基础水平都不相同,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偏好也存在差异。教师应认识这种差异并且尊重他们的差异,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差异化评价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例如讲解“生命”题材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的意义等。针对这样的话题,学生可能找不到表达的头绪,无法回答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鼓励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先发言,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模仿和拓展思考。学生可以给出这样的答案:为社会做贡献,让自己活得快乐、自由。针对这样的答案,应给出积极评价,鼓励其他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情况作答。一些学生认为碌碌无为、与世无争就是快乐的,一些学生认为应该一切从自己出发。他们的想法可能是较为负面的,但这都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对于这些想法,不能直接进行批评,而是要认可他们的勇气,并且利用合适的语言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6.指导学生广泛阅读
教师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能够延伸课堂上的阅读学习,能够在大量阅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并且通过读书笔记等方式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广泛阅读,学生能够了解看待事物的不同视角,能够在生活中积极观察和思考社会。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做好标注和笔记,并且针对精彩或者有价值的部分重复阅读,这样可以从阅读材料中吸取丰富的养分,产生自己的感悟,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从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入手,鼓励学生对阅读素材进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内涵与思想,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受到文章的影响,提升自身知识层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獻:
[1] 单宗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科教文汇》2014年第9期。
[2] 李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课外语文:上》 2016年第5期。
[3] 郝俊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4] 洪新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考试周刊》 2018年第9期。
[5] 张小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写作:下》2017年第9期。
[6] 王志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