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青青 宋瑜 编辑/长歌
冬风渐起,有些人容易出现皮肤瘙痒,其中有些是“风瘙痒”患者。什么是“风瘙痒”?什么原因导致出现“风瘙痒”?该如何防治?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风瘙痒,这是以瘙痒为症状而无明显原发皮疹的一类皮肤疾病,特点是皮肤阵发性瘙痒,搔抓后出现抓痕、血痂等,局部皮肤甚至会因反复、长时间的搔抓而增厚。如果你已经出现了皮肤干燥伴瘙痒,并且冬重夏轻的话,就要警惕是否已经被这恼人的“风”给缠上了。中医中但凡和“风”有关的疾病,似乎都有表现多样、持续反复的特点,这与“风性轻扬,善行数变,为百病之长”等特点有关系,不过风瘙痒完全是可控可治的一种疾病。
“风瘙痒”秋冬易加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皮肤不够“油”了。正常情况下,皮肤会分泌充足的油脂形成一层保护膜,不仅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还可以抵御外界细菌、病毒的侵害。日常过度清洁、热水刺激、年老失于保养、外用药物不当、气候等原因,都会导致油脂不足从而诱发皮肤瘙痒。
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每次沐浴时间尽量不超过10分钟,秋冬季每周沐浴2-3次即可。如果养成了每日沐浴的习惯,尽量缩短洗澡时间。另外,可以减少沐浴露的使用次数,更不可以用肥皂、硫磺皂等碱性较强的洗浴产品。
无论是否洗澡,都应该每日使用1-2次身体乳。近年来,随着皮肤相关研究的进展,皮肤基础护理越来越被国内外的医生所重视,基础保湿甚至列为某些皮肤病治疗方案中最为重要的第一步。
为何将小小的保湿看得如此重要?这与我们的皮肤结构有关。我们可以用皮肤界著名的“砖墙结构”进行简单的解释:皮肤就像是一堵墙,细胞是砖,充斥在细胞内保持其活性的物质就好比泥浆,砖和泥浆结合得紧密,皮肤就柔软又健康。但随着年龄的增高,皮肤也会出现老化,无法分泌足够的“泥浆”,皮肤之“墙”出现了漏洞,对外界的刺激异常敏感进而出现瘙痒,瘙痒引起搔抓,甚至有些人会涂抹风油精、花露水甚至用热水来缓解瘙痒,但这些行为都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使“墙”的结构进一步被破坏。而身体乳则起到非常好的补充“泥浆”的作用,它所含的保湿因子能够帮助皮肤恢复“活力”。
风瘙痒患者饮食也相当重要,冬季多干燥,应减少进食辛辣食物,忌酒、海鲜、河鲜,可适当在饮食中加入坚果类食物,如芝麻、核桃等富含油脂和维生素E的食材。另外,建议皮肤容易瘙痒的人群选用纯棉质地的内衣、床上用品,减少毛料及化学纤维品的使用。
如果做到了上述注意事项,但依然无法使瘙痒得到缓解,那么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规范治疗了。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瘙痒症,中医也按发病原因不同将其分为风热、血热、湿热及血虚等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分别采取清热、凉血、除湿或养血等方案进行对症治疗。具体属于哪种类型的风瘙痒,还需要医生进行判断从而对症处理。病程较长的患者还应去检查血尿常规、血糖及肝肾功能,排除糖尿病、肝肾疾病、血液病等引发的皮肤瘙痒;外阴及肛周的反复瘙痒还应检查真菌、滴虫、蛲虫等。
让我们携手,一起赶走这恼人的“风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