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家庭必须发挥其应有作用,学校和家庭有必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模式,即这种整合模式能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在分析家校模式的现有方式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整合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中学校园;互动关系
引言
在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明确的是,教育的效果决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努力,而是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之间进行良好合作,共同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整合模式,其目的就在于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一、家校模式的合作方式
现阶段,在绝大多数中学校园里,举办家长会是最为常见的家校合作模式,也是家长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家长会也能够通过微信、QQ等新的媒介实现,体现了一定的变通性。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家校模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即家长的参与更为频繁、积极,而不再像以往仅仅依赖校方得,如家长讲座、家长沙龙等屡见不鲜。家长开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参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也积极成立家长委员会,其目的就在于更好实现家校合作,家长的角色发生了巨大转变,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1]。
二、家校合作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一)家长教育理念亟待更新
目前,仍有很多家长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应当由学校承担,因为自己已经将孩子交给了学校,这种心理误区确实还广泛存在,忽视了家长自身参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因而其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出来。
(二)家校合作模式存在的不足
在很多中学里,家校合作模式还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在合作模式很难有较好的持续性。在现实中的家校合作过程中,校方很容易只注重表面效应,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实则并不上心,最终使家校模式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效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力量欠缺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容易产生叛逆、偏激等不良情绪,且日常学习任务较重,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而很多学校并没有组建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力量,突出表现为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师,所以家校合作模式的实施较为困难。
(四)对家长和学生的互动缺乏重视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阶段,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有时学校往往只将家长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参与力量,对于学生的参与缺乏重视,因而家长和学生之间无法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家校合作自然难以产生预期效果,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家校整合模式的构建
(一)建立相关制度,确保家校合作有效推进
建立健全相关家校合作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是确保家校合作有效推进的重要保证。中学学校所肩负的责任极为重大,因而学校应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专门制定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规划以及总体目标,尤其要有专门的监督与反馈机制,因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有持续性,半途而废或只注重形式,难以做好这项工作,注重家校整合的有效性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具有真正意义。
(二)重视家长需求,做好事先调查工作
中学生处于正处于成长期,心智还不成熟,如果引导不当很容易形成心理健康问题。而每个孩子都是家长最为关注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实际上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看重,他们对此有很多需求。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对家长究竟有怎样的需求感兴趣加以关注,要做针对性的调查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如何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校方和家長要及时了解家长在平时是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的,以及沟通的方式有哪些,如果存在疑惑一定要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寻求可以得到的帮助。此外,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家长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三)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现阶段,很多中学并没有组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这就导致学校较为缺乏足够的心理健康教师,因而开展家校合作模式就显得十分困难。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足够多的具备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资质的教师队伍,并加强对这些教师的心理教育职业培训,尤其是要让这些教师掌握亲子团体活动、心里辅助等技能,这样才能确保这些教师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从而使家校合作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2]。
(四)强调互动,吸引家长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么就是依靠教师,要么就是依靠家长,这种模式有很大弊端,即无法产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合力,最终教育的效果也不好。基于此,在开展相关活动时,一定要教师和家长的互动,吸引家长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如多多关注家校互动、师生互动等等。在具体的家校合作过程中,可以开展亲自户外拓展训练、亲子讲座沙龙等活动,这些都是现阶段比较流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既可以提高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不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纯粹的应付。一旦互动关系得以真正确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效应就能得以实现。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指出,教育乃千秋大业,但教育的过程决不能仅依靠学校和教师,而是需要家长也能够共同参与其中,因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家长、学校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做出应有贡献。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整合模式的构建,主要目的就在于能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些许建议。
参考文献:
[1] 陈林. 家校协作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 中华少年, 2018,4(29):35-35.
[2] 张福娟. 基于家校合作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创新研究[J]. 读与写, 2019, 5(12):247-247.
作者简介:
李秋,女,56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