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摘要】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改革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国家最新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具备“一核、四层、四翼”共12个评价要素,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本文结合2019年高考试题,着重分析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 “四翼”其中之一——“综合性”这一考查要求是如何在地理高考命题中体现的。
【关键词】综合性 高考评价体系 高考命题 地理学科
一、引言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这意味着发轫于2014年的新高考综合改革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高考评价体系改革又出了实招。《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是“一核四层四翼”。“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問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同时,高考评价体系还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来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高考评价体系,本文着重从评价体系的考查要求,即“四翼”中的“综合性”角度切入,结合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探讨分析《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如何在高考试题中落地生根的,进而阐述了高考评价体系对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的引领作用。
二、“综合性”要素解读及在高考命题中的体现
1.“综合性”在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解读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2020)》指出高考地理命题内容创新的实施路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主要回答了高考“怎么考”的问题。高考评价体系的综合性考查要求,主要体现在对“核心价值”的依托和引领上,对“学科素养”的多角度融合上,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和运用上。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统一的整体。所以,地理学科注重对地理过程推理能力的综合考查,大部分的试题都会有综合性的考查指向,尤其在综合题体现明显。对综合性的考查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一是从试题材料信息、设问的角度对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能力的考查;二是从区域空间联系的角度进行综合考查;三是从地理事物时间发展过程的角度进行综合考查;四是从地理要素融合的角度进行综合考查;五是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进行综合考查。
2.“综合性”在高考地理命题中的典例分析
【试题举例】①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9-11题。
9.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
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11. 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
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试题评析】
本题是2019年全国Ⅱ卷文科综合第9-11题。该题组以霍林河流域地表形态及其变化为背景,通过文字还原出当地的地理环境,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本题体现出命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特点,但以下评析将重点从综合性这一命题指向做解读。
该题组分别考查“修水库前”该地区山前平原形成的外力作用和“修水库”“洼地增多增大”之后对区域其它要素的影响,体现对区域地理环境动态演变的综合分析;试题提供了霍林河流域的位置信息(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区)和断流的原因(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让考生对洼地变化的原因和周边地理环境的变化进行如下地理要素的关联:水文(断流)→气候(更加干旱)→地貌(风力作用增强,风力侵蚀使山前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形成风蚀洼地)→植被(风蚀洼地增多增大,地表肥力下降,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土地沙化)。
综上所述,本题组主要结合“流水堆积作用”和“风力侵蚀作用”及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等必备知识,获取和解读文字材料,把握试题提供的时空信息,通过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还原当地的真实情境,体现出高考命题的综合性要求。
【试题举例】②
3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变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试题评析】
本题是2019年全国Ⅰ卷文科综合第37题。该题以里海的形成、演化过程作为背景材料,与地壳运动、地形地貌、气候变迁和水循环等地理知识相结合,考查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地质、地形、水文、气候等)在时间、空间上的统一演化的特征。下面将对本题的综合性指向做如下解读:
一是从地质历史的角度,将里海的形成演化从时间过程进行推理分析。阅读材料,可将里海的形成演化总结如下过程:①地质历史时期板块运动,里海由海洋演变为湖泊;→②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为淡水湖;→③气候进一步转暖,冰川大幅消退,里海演化为咸水湖;→④地壳运动,将来黑海、地中海形态进一步演化。纵观以上分析,本题的整体思路是从地理事物的时间演化角度进行综合性考查。同时,该整体思路可以为第(2)、(3)(4)小题作答提供线索。抓住末次冰期晚期这一时间节点,该时段依然属于冰期,其自然特征是气温较低,蒸發弱,地面和高山积累大量积雪和冰川,补给水量大,可以得出淡水湖的结论。
二是从空间联系的角度,将里海的形成演化与周边板块运动、山脉隆起、海陆变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里海的形成、演化涉及到周边的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以及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地中海等相邻空间地理单元,只有综合以上多个地理要素,才能得出设问中对地貌、水循环、大气环流的影响以及将来黑海、地中海演化的相关性分析。
三是从多个要素的角度进行综合考查,题目中涉及到的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尤其是第(1)小题的设问,直接考查了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四是该题每一小问都要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考虑问题。第(1)小题直接体现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第(2)、(3)小题体现气候对水循环乃至湖泊盐度的影响;第(4)小题体现出地壳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题依托里海的形成和演化这一地理情景,通过材料和设问,从时空角度分析里海的演变过程,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将高考评价体系中对地理命题综合性的考查要求,体现得淋漓尽致。
【试题举例】③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图7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6分)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8分)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8分)
【试题评析】
本题是2019年全国Ⅲ卷文科综合第37题。该题以美国某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变化为情境,以水体形态变化为主线,综合考查气候差异、河流发育和地质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亦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提炼、解读和整合能力;同时结合外力作用与河流地貌等相关基础知识,考查对必备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对地理学科文字、图表信息获取能力、情境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下将对综合性的几个维度进行详细论述:
一是对材料和图形信息的综合整理能力的考查。其中,文字材料中可以获取到当地气候特征和河流补给特征等信息,图形材料可以解读到该河床特征和水体形态变化的信息。结合河流地貌的相关知识,由文字材料中“河流上游河段”可以分析到河流上游以下蚀为主,侧蚀较弱。“美国内陆高山”这一信息提示考生该地多山,落差大,说明河流流速快,难以出现河漫滩,河流侵蚀以下蚀作用为主。同时,结合图片信息可知河面宽度变化不大,形态对称且近似直立,说明河床岩性硬度大,两侧河岸岩性相差不大。考生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第(1)小题答案,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做出解释。
二是从地理要素的角度进行综合考查。材料中可解读到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河流补给、水文变化、地形地质等自然地理要素,其中“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为气候特征的描述,“内陆高山”、“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是地形地质特征的暗示。气候和地形(地质)这两大要素,决定了河流的补给类型、流量、含沙量等水文要素的变化。而本题既体现了地理要素的综合性,也考查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
三是从河流补给特征的时间变化过程来认识外力作用对河流的影响。第(2)、(3)小题分别设问4-6月和8月该河流相关特征的成因,都是对时间特征考查的明确体现。图片信息中4-6月河底深度增加,水深增大,水位上涨,说明补给增多,结合文字材料中时间线的描述,推断该时段是季节性融雪补给为主,考生对第(2)小题的作答可以从这一角度进行。图片信息中8月河底深度减小且水位降低,结合文字材料中时间线的描述,推断该时段是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且多暴雨,考生对第(3)小题的作答可以从暴雨对水文特征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
综上所述,本题主要从时间角度还原呈现了美国内陆某河流断面形态随季节而变化的情境,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和题目设问,结合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河流地貌的形成)等基础知识,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述地理事物以及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高考地理命题内容创新的综合性指向。
三、“综合性”内涵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引导和启示
通过对以上试题分析,可以发现2019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的思考方法,整合学科知识与能力,横向联系、纵向贯通,面对真实、复杂的现实情境,从要素综合、时间、空间综合的角度探索和解决问题。这种综合性的考查指向,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命题“怎么考”的要求相吻合。
高考评价体系不仅是指导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测评体系,更体现出未来高考命题的发展方向,要求中学地理教师系统地学习和把握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逻辑结构及核心内容,是广大师生快速适应新高考,精准对接新高考的最佳方法。希望广大一线地理教师能够精准把握高考改革的脉搏和动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融会贯通,形成具备内在逻辑联系的思维方式,注重对地理过程的推理能力,更好地引导教学,实现为高校“服务选才”,为国家“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第6-7页。
[2]中国高考报告丛书:《高考评价体系解读(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第132页。
[3]中国高考报告丛书:《试题分析(2020)》,现代教育出版社,2019.12,第26页。
[4] 中国高考报告丛书:《高考评价体系解读(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第1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