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二伟
摘 要:在素质教育取得一定成绩的今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也不容人们忽视,作为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讨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提出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良好开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4-0095-02
On Teaching Strategies of Moral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
BU Erwei ( Liyin Primary School,Nanzhan Town,Wenshang County,Shan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 Today,with certain achievements in quality education,the curriculum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s can not be ignored. As an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in primary schools,it has a great impact on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life-oriented classroom teaching,in order to provide direction for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classroom.
【Keywords】Primary school;Morality and rule of law;Life-oriented teaching;Strategy
小学阶段,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质都比较薄弱,同时他们也善于吸收外来事物,思维可塑性较强,小学老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性,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和个性人格。而依据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课堂教学生活化往往能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道德法律观念。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学生的儿童时期是其最重要的时期之一,他们在这个时间段通过学习吸收外界知识养分,补充自身思维空白,从而形成个性的行为方式。而在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在道德与法律的教育下,规范自身行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因此将教学课堂生活化,提高教学效率,对小学生吸收道德与法治课堂内涵有关键作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施,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水平,帮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锻炼自身的操作能力和自理能力,并将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的事物中理解到品德内涵。另一方面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改以往乏味的课堂教学方式,再加上学校方面对素质教育的推进,能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把生活化教学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还有助于增强老师的授课品质,质量是道德和法治的源泉。不具备品质的道德和法治课堂无法体现出蓬勃发展的教学情境,也无法出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在这个时候,老师要是可以将生活化教学逐渐融入进道德和法治课堂上就能很好的解决此种方面的问题,这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推动授课品质的增强。所以,小学道德和法治老师需要将道德和法治与生活化理念融合起来,从而切实提升道德和法治的授课品质,强化学生所具备的道德观。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1)利用学生现实体验,为生活化教学开头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他们更愿意顺着自己的潜意识进行各种行为,思想往往不受约束,因此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缺乏动力,在加上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型,并不要求学生背诵内容,也就不需要更多的思维力,所以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态度是可有可无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做好法治课程的开课工作,就需要从学生自身入手,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产生对课程的新奇感,从而为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打好开头基础。例如,在一年期课程《上学路上》,老师可以让学生注意自己上下学的路上遇到的事物,然后把自己的真实经历都详细记录下来,写成日记。如经过了几条路,有多少个十字路口,有没有人闯红灯,自己是否对其进行制止,遵守几种交通规则以及了解常见的交通标志等等,老师将需要对学生讲解的交通规则,通过引入现实关系到小学生的具体行动行为,让学生愿意集中精力听听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从而做好课堂生活化的准备工作。
(2)情境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同理心
在对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单纯的文字教学产生的效果不理想,一般情况下老师都是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教育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也不例外,情境教学能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在道德与法治课本中,很多内容都是用逻辑系统的语言书写的,这让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课堂也比较无趣,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内容,老师要合理利用课文内容,创设符合课文教学理念的生活化情境,帮助学生在图文的理解中充分理解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际意义。例如,在学习《上学啦,真高兴》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个相关视频,其中小学生A从来到小学校园开始,因为对周围环境不熟悉,没有交到好朋友,从而导致学生A产生了厌学念头,时间长了甚至使学生A开始自闭。老师要让学生从这种事例中看出小学生A的孤独与委屈,然后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同情感,让学生意识到如果碰到现实中这样的事情,一定要主动与学生A沟通、成为朋友。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体会道德素养。
(3)开展实践活动,应用道德与法律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引导下,学生学到的人文素养终究还是要应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老师可以提前在教学中,组织现实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能更好的进行落实其学到的道德观念。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人教部编版教材中的教育内容和现实社会热点问题,选出合适小学生接受的活动。例如,垃圾分类活动。老师提前准备好不同种类的垃圾图片若干,首先给学生系统介绍垃圾的分类技巧和垃圾的类型整理,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老师准备的垃圾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最后老师对学生的分类成果进行评判,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分类内容,选出优秀小组对其进行奖励和肯定,对其他学生也要进行鼓励,使学生在轻松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垃圾的分类方法,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
(4)设计生动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基础和前提。优质的课堂导入就像是一块拥有巨大吸引力的磁石,能够切实吸引学生的视线与目光,也能够激发学生充足的学习主动性。但是,部分道德和法治老师在现实的授课过程中,通常无法制定出拥有很大吸引力的课堂导入。而此种问题有很大概率会对整个课堂的授课品质与授课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此时,老师要借助生活化教学方式来制定课堂导入,就有助于增强课堂导入环节的高效性。
将“说说我的家”作为例子。在上课开始前,老师先要对学生说:“同学们,这堂课大家將要学习的是《说说我的家》。接下来就需要你们联系现实生活,讲一讲自己家中都有多少成员?”接着,学生们纷纷七嘴八舌、交头接耳都想要对其余学生进行阐述。有的学生讲“我家里有父亲、母亲、外祖父、外祖母、还有妹妹”。有的学生介绍“我的家中有祖父、祖母、爸爸、妈妈、姐姐”。还有的学生介绍“我的家里有姥姥姥爷、父亲母亲、哥哥还有我”等等。由此深入,然后老师再询问学生:“可以联系现实情况,为所有同学详细讲述自己的亲人吗?需要在职业、喜好、个性等等层面做出阐述”。这时,就有学生抢先回答我的父亲是一位工人、我的母亲是一位医生、我的爷爷喜欢钓鱼、我的姥姥热爱跑步,在这名学生说完自己家中成员的职业喜好以后,课堂气氛瞬间被点燃,学生们都激烈的说着自己的想法。如此一来,老师就切实将生活化教学和道德与法治课堂结合起来,学生也不再对此门科目出现反感,真正调动了学生对其进行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品德、心理、法治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方面要素,它们通过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充实其内心思想境界,来帮助学生融入到社会生活学习之中。因此,老师要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并努力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渐渐的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优化小学生的学习成长之路。从而真正为学生将来的进步和发展铺垫牢固的基础,为其后续的学习创造优质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孙传兰.“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思品课的渗透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05)
[2]马宏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应避免的误区及对策[J].吉林教育:综合,2017(01)
[3]于海慧.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