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的三个关注点:语言?问题?互文

2020-01-03 10:13朱素琴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渔父刘和珍互文

朱素琴

一、化解语言障碍是深度阅读的前提

在阅读教学中,深度阅读需要注意尺度和方法,注重对文本的深层意蕴的挖掘,品味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韵味,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教师需要消除语言文字背后的阅读障碍,从而帮助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隐含意义。

首先,在文本语言疑惑处进行涵咏。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发现文本的语言前后存在一定的反差,制造了一定的阅读障碍。教师需要紧抓语言的疑惑处之处,巧妙切入,进行深度阅读。比如,在学习《定风波》的时候,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弄不清文中“啸”“胜”“任”“料峭”的意思。教师巧妙地借助学生的旧知,唤起学生对新的内容的理解。比如,“啸”,我们可以借助学生学过的《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中“啸”字最早为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发声形态,类似于现在的“和声”,从而引导学生解读苏轼的旷达、清远的心境。再如,“胜”字,我们可以借助“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思,引导学生感知苏轼在困境中的洒脱和从容。

其次,在语言细微处进行品味。经典的文本总在不经意的言语中表达出深邃的内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朗读、品读、赏析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细微之处,从而真正地体会出文本的精深。在执教《荷花淀》的时候,许多学生抓住水生嫂的语言来分析人物形象。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语言感知,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文字的细微之处,从而全面而深入地解读人物的心理。比如,笔者在执教的时候发现许多学生围绕水生嫂“你总是很积极的”这一句话,认为水生嫂是一个“理解丈夫、支持革命”的女人。这样的解答过于牵强,没有深入到语言文字的内部,结合具体的语境去洞察人物的心理,解读出人物的形象。笔者引导学生试着朗读该句,学生会在“总是”一词轻重音上发生了分歧。教师因势利导地围绕这一细微的语言点,引导学生思考:“总是”一词的意思,在该句中应该重读还是轻读?学生会发现:“总是”是“一直、经常”的意思,有一种对丈夫一贯参加活动不事先通知家里的埋怨之情,也有对丈夫水生参加抗日的赞赏。两个感情交织在一起,联系后面“积极”一词,我们可以感觉到这里的“总是”应该轻读,不然有一种挖苦、讽刺的意味。如果轻读就更突出水生嫂“既支持丈夫参加,又不舍得丈夫离开”的心理,这就将人物双重性格刻画出来,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仔细品味细微的语言,题为作者以及作品中情感态度,从而形成了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

二、设置主问题是深度阅读的关键

教师需要设置有效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一定学习活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高质量的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首先,整体阅读,抓住主问题,理清脉络。在深度阅读中教师需要设置一定主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体味作品的情感,把握文本的思想精髓。在执教《渔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许多教师繁琐地补充大量的历史史料,从而进行对“渔父”的文学价值和人生价值进行剖析。这无疑违背了语文教学以“语”为核心的初衷。笔者在执教的时候紧扣文章标题“渔父”设置主问题:1.文章为何以“渔父”为题?2.渔父和屈原究竟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3.渔父与屈原的相遇劝解屈原要随波逐流,这是出于什么原因?4.渔父的“莞尔一笑”有何深意?四个问题紧紧扣住“渔父”这一形象,对其進行内涵的解读。学生扣住这些主问题就能体会到:渔父外在的悠闲自在、坦然率真。教师由此联系学过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引向文中的渔父形象,从而过渡到“渔父见到屈原的讶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屈原和渔父两人相遇,代表了不同思想的相撞,联系古今历史人物说一说他们代表的意义?学生的思维被激发,他们就此展开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见解。有的同学想到了毅然赴死的文天祥,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还有那超然而生的陶渊明等等。由此,学生在紧扣关键词、句的基础上,设置主要问题,逐一地梳理文章的脉络。同时学生展开思考,借助想象,全面而深入地解读了文本的内涵。

其次,注重主问题的生成,使得问题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比如,在《渔父》教学中,学生能够对“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一句提出这是不是表明:渔父在世道清明的时代,也愿意出仕?教师需要抓住学生问题的生成,对文本进行细读,从而深度探讨文本的内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主客问答的方式展开,解读文本是不是屈原内心的一场斗争?学生在文本的转化中可以感知到:屈原即是渔父,渔父也是屈原,这是一场心灵的对白。屈原从一开始的自暴自弃、随波逐流,到最后的引吭高歌、飘然隐去。由此,学生深度解读出:屈原最后还是选择了葬身鱼腹,渔父飘然退场只是屈原“以死明志”的选择,这恰恰是儒家的另一种选择。由此可见,学生在问题的生成中,思维不断地扩散,课堂不断被激活,文本的价值不断被挖掘,真正深入文本,与作者的灵魂对话。

三、借助互文性材料是深度阅读的核心

首先,借助相似性主题的互文材料,比对阅读。在经典的作品中,作家往往通过精深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教师需要借助一定互文性材料,进行比对式阅读,从而去体悟文本深刻的意蕴。比如,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入林语堂《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石评梅《痛哭刘和珍》,从而感知作品形象的丰富性、情感意蕴的深刻性。具体如下:

记得那一天,冰冷的晚上,刘和珍女士独自一人提着一个极大的皮箱来到我家里。这是两月前,你了还借用的衣服来的,因为各家去拜访,所以跑到我这里已经很晚了,也十分疲倦。(林语堂《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让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石评梅《痛哭刘和珍》)

学生通过三篇文本的对比阅读,发现鲁迅先生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了一体,重在刻画一个柔中带刚、刚中带毅的刘和珍形象,从而体悟出鲁迅先生对烈士英雄的崇敬,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慨。而林语堂在作品中重在叙述刘和珍的故事,缺少作者情感的流露;石评梅重在抒情,缺少可感的形象刻画。由此,学生通过研究互文更能够准确、科学、深入地解读出主体文本的深刻性,从而获取文本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借助补充性互文材料,激活思维。比如《葡萄月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将之当作一篇说明文来解读,也难以理解汪曾祺先生对生命、生活的热爱。教师不妨引入汪曾祺儿女对父亲创作《葡萄月令》的看法,从而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具体如下:

当年因为当了“右派”,他被下放到张家口农科所劳动改造。父亲将别人眼中繁复单调的生活干得有滋有味,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在他眼里都充满了生命的颜色,他独享这种精神的满足。至于后来的文章中,他常常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平常的人生色彩……

学生借助这些补充性资料,打开了解读文本的钥匙,明晓了:汪曾祺先生在遭遇人生困境中,寻找到了生活的突破口,在他的眼里那一颗颗葡萄是一个个与他朝夕相处的朋友,他把他的纯真和温情都附着在一颗颗葡萄上。学生借助补充性资料,从语言的表层走向了思维的深层,真正挖掘出了文本的意蕴。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语言,巧妙设置问题,借助互文材料,将学生带入到文本情境中,激活其思维,从而进行深度学习,与文本展开深层对话。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市高邮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渔父刘和珍互文
《记念刘和珍君》中五次“微笑”的作用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解读与构思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互文
传统诗文中的互文
鲁迅笔下的刘和珍, 真实的她却是一名武术高手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
互文与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