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教学设计的“三三制”原则

2020-01-03 10:13狄聪玲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雨巷本真诗歌

狄聪玲

诗歌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关照诗歌,发现其独特的美,重在让学生在感知、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雨巷》是一首现代诗歌,在教学设计上除了运用常规的赏析手法之外,笔者以为,我们还应当注意坚持“三三制”原则,即“三立足”:文本、学生、教师,“三挖掘”:地方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三呈现”:本真化、语文味、开放性,以突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必须突出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发现它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音韻、意象、意境创设等方面的养料,这也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实现语文学科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教学准备务必“三立足”

1.教材分析——立足于文本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Ⅰ第一单元中的第二课,是中国新诗的代表之作,叶圣陶先生对它的评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作者戴望舒,其早期作品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婉约、清丽之风,但又受到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表现出一种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所以《雨巷》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注重意境创设的特点,其意象也明显带有中国诗歌传统意象的印记;象征主义诗歌强调的音乐性、暗示性的特点,则表现的尤为突出。这使得《雨巷》既实又虚,朦胧恍惚,而且极富音乐的节奏美感。

2.学情分析——立足于学生

对高一学生来说,赏读本诗是有一定的距离感的。消除这种距离感,让他们敢于尝试欣赏诗歌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再者,高一学生对意象、意境的认识比较模糊,但对诗歌的押韵却很熟悉。初中阶段,他们就已经接触过现代新诗,学习了《乡愁》《天上的街市》以及戴望舒的作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等,在这些“已知”的基础上欣赏《雨巷》,建构诗歌鉴赏知识,他们就会轻松许多。

3.教情分析——立足于教师

首先,本节课是一节送教下乡课,师生双方都不熟悉,所以这种借班上课,教师必须先给学生抛出一个友好的信号,让他们消除对老师的隔膜感。其次,讲台就是老师的舞台,舞台上表演总是要讲究的。根据选课的特点,我精心选择了有中国女性国服美誉的礼服——旗袍,给课堂带来了一份古典的气息,让自己的形象给学生赏读诗歌造成一种心理暗示。第三,从朗诵入手,读出音韵,读出节奏,读出惆怅的情感。这样既紧扣叶圣陶的评价,又便于营造充满美感的氛围,把学生引入诗境,感知诗歌的美,自然而然地从本诗的音韵入手进行解读,可以让他们毫无压力地走进诗歌,走近作者。第四,考虑到“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两大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应当特别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去体验、鉴赏和创造。

二、教学过程注重“三挖掘”

整个教学过程遵循挖掘地方资源、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的“三挖掘”原则。

1.挖掘校园资源创设情境

笔者授课的学校风景优美,环境清雅安静,在校园内随处走走,偶然发现了一个很独特的地方——丁香台。拾级而上,丁香花恰好开放。这是导入本课最亲近学生的校园资源了,这当然也是我这个陌生老师抛给学生的橄榄枝,我可以运用这个资源轻松地将学生引入丁香的世界。

2.挖掘教师资源

(1)巧妙激趣。我有随手拍的习惯,校园的小景致被我及时抓拍;早年阅读本诗时我的感触很深,曾创作过一首小诗——《读<雨巷>偶感》,这些都是我自身的资源优势,以此作为导课的小引,更能激起学生探究和创造的欲望。

读《雨巷》偶感

细雨迷蒙笼小巷

丁香姑娘愁怨长

飘然而逝空寂寥

追梦依旧独彷徨

(2)教师范读。很多教师习惯为学生播放下载的朗诵作品,觉得别人朗诵得好,其实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毕竟还是有距离的。能真正对学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还是教师的范读,学生在教师优美的吟诵之中更能感受到诗歌的美。

而且,我是一个朗诵爱好者,爱听音乐,喜欢给诗歌、散文配乐,笔者为此诗选择的背景音乐是班得瑞的《追梦人》。在空灵、哀婉、怅惘的背景音乐中,教师陶醉于诗境的朗诵极富感情张力,让学生随着朗诵走进《雨巷》,感受其韵律、节奏和情感。

3.挖掘学生资源

对学生资源的挖掘依托学生活动设计,在课堂上分三个阶段进行。明确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等语文学科素养。

第一阶段是创设氛围。让学生整齐地、低低地、缓缓地集体诵读全诗,吟诵声轻轻回荡在教室,这样,学生以自己的活动创造了赏诗的氛围,为品鉴诗歌的音韵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是赏析意境。先由学生说出自己听、读的过程中,对诗中的哪一点感触最深。不必全面,不用深刻,也不用说为什么,仅仅初步感知这首诗美在哪里即可。学生初步感知,对作品可能只是一个朦胧的感觉,也许他们的感觉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但一定要让他们努力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这是课堂上最鲜活的动态资源。

紧接着,便可以以学生的感知为切入点,对其加以引导,师生共同梳理学生感知到的美,进行合理的分类与合并。教师应当充分相信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并以学生的认知作为鉴赏诗歌的出发点,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这里还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个兴奋点,因为在他们看来,赏诗是跟着他们的感觉走的。从诗歌中获得的直觉体验,丰富了他们对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诠释诗歌的意境,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抒情,总之鼓励他们个性的表达,以他们对诗歌意境的分析将鉴赏引向深入,掀起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

第三阶段是对主旨的探究。三人学习小组讨论完成思考题:作者为什么在雨巷徘徊?徘徊的结果是什么?“丁香姑娘”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教师提示学生用好教材。一是思考问题的依据是文本,应当在文本中寻找答案;二是巧妙借鉴课后思考题的暗示,确定“丁香姑娘”这一意象的深层意蕴;三是结合注解,知人论世。学生讨论后展示,这里掀起本节课的第二个高潮。学生的见解愈有个性、表达愈有创意,其资源价值愈能得到彰显。

三、教学效果追求“三呈现”

现在的示范课、观摩课乃至赛教课,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先磨课。一节课十遍、二十遍的磨,最后呈现出几乎完美的教学过程,教师挑不出问题,学生也发挥得完美无憾。可是一节送教下乡课,真正的意义何在?它应该是真诚的,从老师的教学需要出发,帮助老师一起解决困难;真诚的与老师交流,能够从理念和方向上引领;真诚的提供一个范例,哪怕我提供不了完美的答案,但愿意和大家一起面对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努力使课堂呈现本真化、语文味和开放性的特点。

首先是呈现本真化。从教师角度看,一节送教下乡课,没有排演,也没有机会打磨,甚至也没有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完全原汁原味原生态;从学生角度看,不了解老师,没有提前预习,也不能为课堂展示提前准备,课堂表现出的是最真实的自我。这种本真化的意义在于它明确传递出的理念——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是文本、学情和教情;课堂展示的应该真实的教学情境、学生素养和生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教师教学中真正关注的问题。

其次是呈现语文味。本节诗歌教学中主要呈现为不同特色的诵读。老舍先生谈创作时曾说过:“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能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诗人在创作的时候注意了文字的聲音与节奏,我们在欣赏的时候就要在读书声中去体会其音韵,去触摸作者的情感。王尚文教授也说过:“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在《雨巷》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诵读:导课之后教师的配乐范读,让优美的诗境感染每一个人。体味情韵时学生轻轻地齐声诵读,这种美是个体的诵读无法替代的。就本诗而言,我认为课堂上这样的轻轻诵读声最能体现语文的学科特色,也最富有语文味,它能让师生双方都安静地浸润在诗境之中。结课前配着音乐,学生带感情地诵读诗歌。音乐之境与诗歌之境高度契合,在课堂上首尾呼应,使诗境萦绕于心间,仿佛诗人挥之不去的惆怅与希望。

第三是呈现开放性。对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使得课堂的开放度大增。既向教师开放,教师可以发掘自身潜能,尽情展示个人风采;也向学生开放,鼓励他们个性的见解和创意的表达,让他们在语言实践中体验创造的快乐;更向生活开放,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你留意积累,尽可信手拈来。而且课堂因对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呈现出极大开的放性,这种开放性反过来又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得课堂对学生资源的利用空间也大大提高,课堂本真化特色也更加分明。

以上是我对一节送教下乡课反思和收获,尽管不完美,但是却引我进一步思考:语文课堂的美究竟表现在哪里?语文课的真谛究竟何在?本节课努力践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做到了“三立足”“三挖掘”“三呈现”。我希望这种追求原汁原味原生态的语文课,能够真正面对教师教学中关注的问题,为教师解决教学难题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通联:西安市临潼区铁路中学]

猜你喜欢
雨巷本真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本真
七月诗歌
粽子
冬季的雨巷
让本真成为一束光
再见雨巷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直观严谨相辉映,运动变化显本真
走出“雨巷”的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