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浓缩在生活场景里

2020-01-03 10:13王丽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情思散步文字

王丽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以爱为主题的课文不在少数,这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学生理解文本中的爱,往往都是通过文本解读而实现的,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不同风格的文本在描述爱这一主题时,手法往往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解读课文的时候,需要选择不同的切入角度,这样才能契合课文的解读需要。《散步》是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莫怀戚。课文从表面来看,写的不过是一家人散步的生活琐事,看不出太深的深度,因此给人一种文本解读比较容易的感觉。但是如果仔细品味这篇课文,其实会有不同的感觉,正如课文在预习的时候所作出的提示:仔细品味会感觉到正是这平常生活中流淌着的亲情,滋润着家人的心灵,承托起一个温暖的家。在笔者看来,对于这样一篇课文,在解读的时候可以以爱作为主题,并以此引导学生去解读课文中所描述的生活场景——散步,从而培养学一种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的行动里解读出爱的意识与能力,这与本课的主题是不矛盾的,应当说是可以尝试的一个教学思路。

一、体裁判断背后的自然情感

解读教材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就是判断课文的体裁。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高度重视文本体裁的时候,作者本身对体裁的判断,却并不是那么清晰。对于《散步》这样一篇课文,作者自己有过这样的描述:“《散步》写于1985年,因为是抒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色彩,因我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所以说体裁这东西,往往非作者的刻意选取,实在只是一种自然结果。将体裁视作是自然结果,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判断,对于像这样的文本解读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发。

笔者以为,作者说自己“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应当可以这样理解:对于诗所表达的情感,人们常說“经由思,抵达诗”,这说明诗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较好的表达方式;相对而言诗的受众其实是少数,而“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却更加能够打动读者,并抵达人的心灵。因此散文所蕴含的情感,往往更加自然,或者说更加能够为读者所感受。很显然,《散步》正具有这样的特点。譬如课文中有这样一句“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根据笔者的调查,其实好多初中学生小时候都说过类似的话,因此在他们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感觉特别亲切,仿佛自己就身临其境,仿佛课文中的“小家伙”就是自己。学生的这种感觉,可以说是对课文所表达情感的最直接的感知,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情感,立足于对这种情感的体验,可以让学生在课文阅读的过程中生成更多的情思。

二、所谓情思就是生活中的爱

相对于情感而言,情思又是一个特别美妙的词语,解读课文的时候,如果带着让学生领略课文情思的目的,那学生的课文解读会更加深刻。

有人说,《散步》的微妙情思是秘密隐藏在文本里的,因此在解读课文的时候,必须联系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在共鸣的基础上破解文本中蕴涵的作者的情感密码。显然情感密码是一个隐喻,破解情感密码的过程就是学生感知作者内心情感,触摸其中的爱的过程。研究者认为,《散步》这篇课文的情感密码比较丰富,至少有三。其一,愧怍是亲情的涅槃。“我”急于补偿母亲的愧怍之情涅槃重生,升华为人间真情大爱;其二,妥协是人性的本色。字里行间流淌着亲情的纠结和爱的妥协、两难,氤氲着人性的光辉;其三,感慨是人文的重构。这是一个关于人生和传统文化的永恒命题,是莫怀戚对人生无奈的反思。用愧作、妥协和感慨,来概括《散步》这篇课文中的情思,可以说是情、思并存,非常精辟。在引导学生解读课文的时候,至少要做到如下两点。

一是要引导学生咀嚼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文解读过程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不同学生所喜欢的句子是不一样的。在笔者看来,既然学生“喜欢”,就说明有了情感投入,也就说明他们的情感可能与作者的情感发生碰撞,从而绽放出爱的火花。比如课文第1句:“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好多学生说,读到这篇课文的时候,虽然做不到一一对应,但是跟着自己的家人行走在路上,却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也许我们(学生)不是在田野上,但却也是在散步……当学生的散步与作者的散步交织在一起时,他们就能够更好地解读出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爱,所表达的情思。

二是引导学生发掘文字背后的情感,并在情感的驱动之下琢磨文字。

阅读散文,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将情感与文字进行联系。如果没有了情感,而是阅读散文,那必然会味同嚼蜡,而只有情感而忽视了文字,又容易让文本解读失之于空。《散步》这篇课文中,有一些文字,读着读着,就读出了情感。比如:“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他总是听我的。”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听从”是一个关键词,而在听从的背后,是母亲对儿子的依赖,是儿子对父亲的依靠,是妻子对丈夫的依托……好多学生读出这层意味的时候,瞬时能感觉到一种责任,一种自己之于家庭的责任(哪怕是女学生);也有学生读出理解的意味,在这一瞬间理解了自己的父亲在家庭中所承担的重担……而这些理解实际上都是对文字背后所蕴藏的爱的体验,对情感的认知与思考。

其实琢磨文字的过程,就是基于文字在大脑中构建相应的表象的过程,既有关于课文所描述的散步的表象建构,也有超越文本,对存在于一家人之间的生活行为的场景建构。这样一个建构过程往往是渗透着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的,换句话说是学生自己在解读课文之后生成的情感认识。如果文本解读能够达到这样的深度,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有效的,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可以让学生在对生活场景的解读中,获得对爱的认知的。

三、时代背景下爱的朴素折射

爱是一个社会永恒的主题,爱常常是与情联系在一起的,爱是情感的升华,情感是爱的火苗,爱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情同样如此。《散步》一文中,作者通过体验,不仅强化了“父子情”、提升了“母子情”、彰显了“祖孙情”、凸现了“夫妻情”,扩大了作品的容量,而且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生活所经历的忧乐祸福、苦尽甘来的漫长过程,折射出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之间的时代风云变化。

在一个时代的背景之下,用一段恰当的文字来描述爱,常常是经典文本诞生的萌芽。《散步》的作者莫怀戚,从生活中来,从一个时代背景中来,用一支笔写出一家四口在田野上散步的情形,彰显了一个时代对爱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在文本解读中,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时代中走出来,或者说用自己睿智的目光去审视自己所处的时代,看看自己在这个时代当中,在属于自己的那个家庭中,曾经感受到哪些爱?自己又是如何描述这种爱的?如果不出意外,大多数学生对此的体验是肤浅的,更多的消极体验可能湮没了文中所说的这种爱,因此解读课文的过程,应当是让学生内心中的爱重新萌芽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才是深刻的,文本解读的过程才是有效的。一篇课文的解读如此,一本教材的解读也应当是如此,从课文或者说教材走向学生,是教材与文本解读的不二法门。

[作者通联:江苏海安市城南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情思散步文字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飘落的情思(局部)
文字的前世今生
小赛去散步
热爱与坚持
小豆豆去散步
十月情思
梦中的文字
归来
最美妙的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