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学科。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去创新思维,去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9-0061-0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这种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得到更好的落实,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需要思考的问题。根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一些粗浅的做法,我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最基础的层面,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找准切入点,深入开去,切忌让学生泛泛而读。学生在对文本进行梳理整合的过程中,细心品味,化人为己。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转化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要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这课时,我设置了三个教学环节:初读课文,解析诗题——精读课文,解析全诗——诵读课文,升华情感。让学生在初读中理清抒情思路,把握大堰河的形象。在初读的基础上进行精读,让学生抓首尾和重点节,把握全诗的主题,感受诗的感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之后通过诵读,理解诗人的感情变化,梳理诗的层次,品味诗的语言和写法。通过这样的设计,以点带面,层层突破,让学生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运用能力
语言与思维是一对孪生兄妹,在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过程中,思维就会得到发展、提升。布莱希特说:“思想是人类最大的乐趣之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归纳概括基本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到理解;要设置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让学生经过思考、经过努力、经过探索才能得到答案,摒弃假问题、浅思考、不思考的现象;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作品,丰富自己对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好的习惯就是素养。此外,教师要多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从对文章类型的定位到对文章结构的理解都要对学生指导到位。如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二《我有一个梦想》时,用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内讨论:1.“我”指的是谁?2.“梦想”在这儿是什么意思?3.用一段排比句(不少于三个)说说自己的梦想。由此可见,教师设计有思考性的问题至关重要,问题的设置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马丁·路德·金的伟大理想,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能力的提升,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艺术。
三、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审美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教材,选取有思想魅力、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运用语言文字去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味。我給学生推荐课外阅读文章老舍先生的《想北平》,结合文章内容侧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让学生揣摩老舍语言的特色,分析理解关键语句的情感和含义,让学生在品味好句中受到美的熏陶。如“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句里行间透射出老舍对北平的平民生活的眷恋,以及满满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在纯净而又简洁的语言里,亲切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表述里体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四、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实践能力
语文素养是在语文实践活动(听、说、读、写)中生成的。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吕叔湘先生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教师的课程视野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视野。《西游记》承载了无数孩子的想象力,天马行空,腾云驾雾,既可飞行三界,又可畅游龙宫;《三国演义》为学生塑造了一位神机妙算、决胜千里的诸葛孔明形象,成为多少人的梦想;《红楼梦》更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说尽人间百态,内容包罗万象。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要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提高道德修养,增强学生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还以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为例,作者选择那些日常生活中寻常的花草蔬菜来抒发对北平热爱之情,这种于细微处吐心声,于平淡中见真情的表现手法,这种对中华文化不遗余力的传承,成就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北平的老舍”。
五、落实“思想的提炼与整合”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归纳能力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并学会归纳总结某些文章的相似之处,提炼整合文章的相通的地方。特别是一些主题相似,或者是写作手法相同的一些文章,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现在也称之为“群文阅读”。群文阅读不仅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词汇积累,而且在阅读中主要能培养学生提炼与整合的核心素养,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归纳能力。因为群文阅读不仅仅是把几篇立意相通的放在一起读读,赏析一下就结束了,而是要经过教师的慎重选择,把几篇立意相通,甚至是跨学科的相关的文章放在一起,展开高端、精细的教学。高中语文的阅读就不能停留在初中阅读教学的浅层次的那种字词积累、主题思想的分析等方面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的思维能力列入训练目标之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具体在群文阅读中,就表现在“提炼”与“整合”两个方面。“提炼”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把一些抽象的、复杂的的、难以理解的事物提炼到我们平时接触的、形象的、通俗易懂的层面上。这个看似简单的提炼,却可以看出学生思维的高度,学生个体之间思维的差异和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整合”是对“提炼”的总结和提升。在群文阅读中,学生对文章提炼出来的观点也许是碎片化的,点点滴滴,为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积累的丰富的词汇佳句来表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我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是“整合”。通过“整合”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思想的认识,对作者情感的把控会更加深入。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时,可以选取中国古代陆游的《咏梅》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两首词都是上阙写景,下阙抒情。在词中都赞美了梅花特有的高洁的品质,借花喻人,来表达自己风雨中积极乐观的心态,完美地实现了作者与梅花二者在精神上的融合。但是如果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毛泽东当时写作《卜算子·咏梅》的背景和心态,我们就可以提炼出以下观点:一是梅花是一种代表美好的事物;二是梅花具有不畏严寒,不惧风雨的精神;三“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见梅花心态平和,是“春天”到来的使者;第四,能微笑面对风雨、严寒,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提炼出不同的观点,语文教师再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加以整合,就可以更加精准地理解词中的“梅花”,其实这里的梅花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作者的一种高洁的品质,更是写出了所有共产党员战胜一切“风雨”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六、落实“问题的提出与分析解答”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主问题设计与提问”策略展开阅读教学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授课前对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有高度的穿透性、凝聚性以及提纲挈领的作用。不要纠结在一些琐碎的问题上而降低授课效率。比如,教师在讲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可以先从题目“雪”引入,然后紧扣上阙的“望”和下阙的“惜”。整个上阙都在“望”,“望”到的是雪景,是祖国辽阔而又壮美的大好河山;下阙是“惜”,其实也是作者在点评古往今来的英雄们,结尾豪迈而又自信。也许一节课就解决这么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涵盖了整篇课文的理解,问题少而精,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便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二是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阅读中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自读自探,自问自答。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可以促进高中语文课堂由原来的“知识型”迈向“教研型”,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由“被动传输”变为“应用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那么他们就可以轻松地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个过程不仅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而且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也得以培养与发展。
结束语
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指导,让高中语文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融会贯通,让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方面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让语文阅读课堂变成学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广阔天地,这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终身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高春泉.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09).
[2]赵中强.探讨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策略[J]. 学周刊, 2018(21).
[3]杨梅.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 小学教学参考, 2018(16).
[4]李祖鸿.主问题设计法让语文教学有效有序——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艺术[J].名師在线,2019(08).
[5]王超.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06).
[6]刘俊峰.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2-15.
作者简介:
高万玲(1982.10-),女,汉族,甘肃民勤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