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
摘 要: 研学旅行活动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如何在研学旅行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研学旅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提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对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推进提出了明确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在此之前许多地区尝试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或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加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一、面临的问题
1.研与学分离
研与学分离是研学旅行中常见的问题,“研”顾名思义指的是研究,通常指在研学旅行中通过教师讲述、学生观察、研究、分析等对“学”进行服务。“学”指的是在研学旅行中收获和学习,这里指通过研获取新的知识,有新的收获。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一些学生只有研而没有学,在完成调查或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并没有进行反思与整理从而投入旅行当中,致使研与学分离,更谈不上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1.1只旅不学
一些学校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只是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学生、家长的诉求进行,研学活动流于形式。开展研学旅行的过程像是一般的旅游过程,在研学旅行中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和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没有安排学生学习、研究任务。
学生研学旅行之后效果不佳,只是当成一次全班性的春游活动,带领学生放松身心。这种只旅不学的过程不能够起到研学旅行的作用,更达不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2只学不旅
只学不旅的问题在一些学校的研学旅行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学校为避免出現只旅不学的局面,想要拿到更多的研学业绩,提前给学生甚至家长布置一系列任务,让学生在研学旅行前制订个人研学计划并在研学过程前、过程中和过程后进行各种评比,在带领学生到达景点开展实际研学过程中会安排一系列任务和活动,致使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流于调查分析、观察和参与活动出现只旅不学的局面,使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融入、融入方式单一等。
2.现实羁绊
现实羁绊是研学旅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一些学校或组织部门为了迎合上级部门的要求和获得更多的利润,把研学旅行活动当成利益化的工具。
研学前收取高昂的研学费用,研学中把学生带到并不适宜学生研学的场所走形式,在这里学生不能得到课堂之外的放松,也不能学到一些新的知识与常识。
学生只是进行游览参观和拍照,参观之后甚至面临商家推销等一系列问题,教师更无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其他方面教育,导致研学旅行变了味,失去研学旅行本身的意义。
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1.规范学生行为
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对于行为规范的约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学生的行为规范问题不仅是学校德育领导和班主任的职责所在,更是每个德育工作者都在研究的问题。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可以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书本,还有诗和远方”。在研学旅行中,学生们告别了整天待在教室里的局面,真正走出了教室,体验大自然、感悟大自然。在研学旅行中,学生在教官和班主任的带领下,行为比平时更规范。
在这个时段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官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礼仪教育、规范约束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会让学生耳濡目染、记忆犹新。在研学旅行后的一段时间里,保持这种行为规范,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2.拓展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又可以称为教育经济条件,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使用或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学旅行不仅是一个旅行的过程,更是对学生的一个很好的教育过程。在研学旅行中,我们可以把研学旅行的过程当做校外教育的拓展资源。
研学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拓展校外教育资源,开发校外课程资源,更加强化深刻的教育意义。平时,教师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在教室里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说教,学生并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其中的内涵。
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能够更直接、更直观、更自然地接受外界的实物,教师能够利用周围的环境、自然等因素教育,这些外部因素拓展了在研学旅行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3.提升学生参与性
研学旅行的过程是学生参与的开放性课堂,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新的课程形态。在研学旅行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都可以得到明显提高。研学旅行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够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学习效率,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能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思想政治教育走出课堂,在教师和教官的讲述下变得更加直观、生动。
教师和教官可以组织相关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发现学生愿于参与、乐于参与就会使得教育变得更加有意义,教育效果也会更加显著。教师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会乐于参与,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得更加成功,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4.注重学生的体验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教学三维目标里的重中之重,也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主体思想。研学旅行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这种体验不仅是旅行中游玩的快乐,更是在旅行中收获知识和情感交融的一种体验。
教师在研学旅行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学生礼仪、道德素养、安全法制教育等多方面入手,例如开展感恩教育等系列活动,这类活动通常会抓住学生的内心,通过教官的讲述和教师的语言渲染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体验。活动中的开放生成、合作互动、激发启思、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对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情感体验过程。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停留于课本和课堂之上,在研学旅行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体验,学生的实际体验性强,教育效果、时效性越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5.增强德育有效性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德育教育历来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重视,显而易见学校的德育教育有效性不强,效果不能令人满意。造成德育有效性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德育教育不仅要与时俱进,而且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教学资源的拓展、学校与社会、家庭形成合力,齐头共管。
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需要德育把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引导学生自觉地加强德育养成。在研学旅行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德育的有效性,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民族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教师通过讲述,学生通过参观,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
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
1.知与行相结合
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就是说在认识事物的道理与现实中运用此道理,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相结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又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还要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研学旅行能够让学生在游历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这种游历活动对于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提升思想政治道德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知与行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是假大空,而是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理论认识,做到知行合一。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学习了关于英雄人物的事迹,再实地来到了英雄模范纪念馆,就会在心中自然升起一种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来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主义教育基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这种知与行的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民族主义意识,提高了道德素养等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与行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研学旅行是流动的艺术、行走的课堂,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达到研学的效果,便于教育工作者落实研学目标,在研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2.研与学相统一
研学旅行是一种学习方式,相对于常规的课堂理论教学,有着目的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特征。在学生的研学旅行过程中,想要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研与学相统一,通过研学获取新的知识,得到新的收获。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把握好研与学的关系,能够准确理解研与学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研学旅行的过程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研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只有研而没有学,也就是在听完老师和教官的讲解、讲解员的介绍后或完成调查、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并没有对观察到的事物和参观的景观进行加工与理解,也没有对观察到的事物和在头脑中形成的想法进行反思与整理,致使研与学分离,更谈不上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是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过程,学是把观察到的这种事物变成新的知识。在研学旅行中,教师应把握好研与学的关系,引导学生将研与学统一,更好地落实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明悦.传统中小学德育的困境与现代德育理念的建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7):59.
[2]贾莹.研学旅行中的德育渗透[J].林区教学,2019(1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