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琴
江西省乐平大连医院妇产科,江西 景德镇 333300
妊娠期糖尿病为临床极为常见的妊娠中晚期并发症,主要指既往无糖代谢异常,于妊娠期出现的血糖过高情况,好见于初次妊娠妇女,妊娠期血糖水平过高极易导致巨大儿、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对母婴健康均具有极大的危害[1]。考虑妊娠期妇女的机体的特异性,临床血糖控制区别常规糖尿病患者,最大程度降低药物对机体及胎儿的影响,临床用药首选安全指数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的改变,妊娠期并发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据我国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对母婴均有极高的风险,加重并发子痫的几率。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相对照,其中研究组患者26例,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8.15±2.05)岁,孕周25~37周,平均孕周(29.15±1.24)周;对照组患者26例,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9.04±2.17)岁,孕周24~37周,平均孕周(29.69±1.17)周;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做客观分析(P>0.05),可进行统计学分析。
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符合国际妊娠与糖尿病协会制定的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且签署书面知情书;③患者年龄在22~40岁之间,均具有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及认知功能;④治疗依从性好。排除标准:①未按要求进行药物治疗:②因胎儿畸形或其他原因终止妊娠;③严重的心、肾、肝功能障碍患者;④精神类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⑤患者观察前接受胰岛素及二甲双胍治疗并中断患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饮食控制,指导患者如何自查血糖水平,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等措施,提高患者对血糖因素的关注,提高患者治疗及用药依从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给予患者胰岛素注射液,于每日三餐前30min皮下注射诺和锐30R进行治疗,初始剂量控制在0.2~0.3U/(kg·d)范围,每餐注射剂量占总剂量的1/3,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每日进行血糖监测,每3~5天抽取静脉血测量血糖水平,根据患者孕周变化实时调整胰岛素剂量;研究组患者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使用同对照组,于每日晚餐后口服250mg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1次/d,两组患者均药物持续治疗至分娩。
1.3 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波动情况,采用我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作为对照标准;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剖宫率、引产率、子痫发生率及血糖控制率);观察两组患者不良母婴结局,包括产后出血、巨大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及呼吸窘迫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本项研究采用SPSS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对样本进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对样本χ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对比[,mmol/L]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对比[,mmol/L]
表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对比[例(%)]
表3 两组患者母婴结局对比[例(%)]
2.1 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前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可用作后续研究对比;治疗1个月,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糖水平(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对比研究组患者剖宫率、引产率及子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几率(P<0.05);研究组患者血糖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几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母婴结局对比研究组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巨大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及呼吸窘迫几率低于对照组几率(P<0.05),见表3。
孕妇在妊娠期中晚期激素水平分泌旺盛,诸如雌激素、皮质醇、孕酮、促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增多,抗胰岛素物质的增多导致孕妇机体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不足以维持机体正常糖代谢水平,导致生理代谢失代偿,机体血糖水平随之升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的发生[2]。为了避免药物进入机体对胎儿的损害,临床针对妊娠期糖尿病首要采用饮食及运动干预,控制产妇每日营养素的摄入,促使机体代谢均衡,当饮食及运动不能较好控制血糖时,临床建议采用胰岛素进行干预治疗,胰岛素通过皮下注射途径进入机体,提高机体血糖代谢所需的胰岛素,起到缓解血糖的功效,每日注射多次无形中加重患者痛苦,且药物疗效属于依赖性,对用药依从性要求较高,治疗费用高,且伴有较高的低血糖发生率,严重影响药物治疗效果[3]。二甲双胍为双胍类降糖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吸收及利用,降低肝糖原异生,减少小肠对糖原的摄取及吸收,从而起到降糖功效,且二甲双胍于胰岛β细胞无应激反应,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5]。由于胰岛素应用考虑个体差异性,药物使用剂量把控较为困难,剂量小起不到很好降糖作用,剂量大对母婴机体伤害较大,联合二甲双胍使用,可有效降低药物治疗不良发应,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6]。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及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应用中均具有良好导向,联合用药可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母婴结局,提高分娩安全性,适用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