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高等教育逻辑起点对大学管理活动的启示

2020-01-02 23:44
文教资料 2020年20期
关键词:跨学科导师研究生

吴 睿

(南京农业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密西根学院,江苏 南京210000)

面对二十一世纪科技革命的世界各国,正面临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诸如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有些问题用单一领域并非能解决,涉及众多领域,需要跨学科背景的研究型人才参与其中。高等教育的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跨学科研究生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因此,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任重而道远,是一项复杂且富有创造性的大学管理工作,体现了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即高深知识的教与学活动。本文将以高等教育逻辑起点对大学管理活动的启示作为研究视角,探讨如何培养跨学科研究生。

一、概念界定

学科,《辞海》定义: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史学、教育学等[1]。跨学科,由英文“interdisciplinary”翻译而来,也可认为“交叉学科”。西方学者G·伯杰克在《跨学科——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问题》中指出跨学科是两门或者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紧密联系的和明显的相互作用,包括从简单的学术思想,甚至全面交流整个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和术语及各种资料[2](95-98)。培养模式的内涵,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以下同)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范型性[3](86-87)。

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每次科技革新都会推动历史的车轮向前,见证时代的进步。在科技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取得的各项成就,例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物理学、生物学、化学交叉融合的结果,1953年有4篇此项成果的论文发表在Nature杂志上,涉及4位作者,其中Wilkins和Crick是物理学家,Watson是生物学家,Franklin是化学家,前三位荣获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4](20-23)。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同时,面临许多残酷的考验。生态环境、能源、国际贸易、国家安全等诸多问题,需要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统一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方法和系统只有在自然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经济学家的紧密配合之下才是有效的。……经济和技术中的发展问题只能以系统方法的形式才能克服[5]。

(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对于培养跨学科的研究生,提高他们的创新研究能力,是符合复合型人才成长规律的。只有通过跨学科背景的研究学习,才能克服狭隘、单一的思考方式,而以更加独到的思维、敏锐的眼光、创新的意识和全面的视角分析和研究问题,将众多知识点串联起来,构成一个网络。贝弗里奇认为:“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独创精神往往把原先没有想到有关联的观点联系起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们知识的宝藏越丰富,产生重要设想的可能性就越大。”[6]只有合理设置跨学科课程,完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复合型的高端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丰富学科文化的需要。

学科文化指的是在学科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系统、学科术语、学科方法、学科风格、学科认同、价值取向及行为规范的总和,外延包括研究方法、话语系统、思维和行为方式、价值标准和伦理规范等方面[7](20-25)。诚然,跨学科研究生对于一个陌生的学科而言,似乎会畏惧,或者无从了解新学科,可能会产生对一种学科文化的冲突或抵触。但事物总有两面性。不同的学科文化聚焦,在不断磨合中找到切入点,以另种方式融合。跨学科研究生们齐聚,给学科体系注入新鲜血液,丰富学科文化。

三、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与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逻辑关系

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深知识的教与学活动。所谓高深,指水平高、程度深[8](417)。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8](16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作为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的高深知识对大学管理应有积极指导和促进作用。目前大学管理有四种模式,即“行政管理模式、学术民主模式、政治模式、企业经济模式”[9](75-77)。笔者更倾向大学管理的学术民主模式。因为只有在学术民主的模式下,高深知识的传授者才有资格和权利代表学术前沿,更全面灵活地培养专业人才。其是体现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一种纯粹尊重学术、尊重真理的教与学活动。高校中的教与学活动是围绕高深知识的传授与创新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属于大学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活动,如何运用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对大学管理活动的启示,进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呢?

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不足

(一)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缺失。

招生政策有待完善。由于招生前期的学科宣传力度不够,部分本科生对该跨学科并非足够了解,这样让感兴趣的本科生可能错失报考机会。此外,研究生招生考试形式单一和固定,对于专业课和基础课的考查内容主要基于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应用知识能力考查分值少,缺乏对跨学科考生的深入考查。

(二)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有待规范。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属于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必须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符合研究生发展规律。因此,跨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课程设置独特性、全面型和包容性。目前,跨学科的课程并非达到学科对人才培养的最初目的。专业课程有些是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而设置的课程,对于跨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课程设置相对薄弱。部分跨学科研究生不熟悉该学科,对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较少,对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及今后研究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跨学科研究导师团队缺乏。

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深知识的教与学活动。高深知识的传授者对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于跨学科研究生而言,他们所需的知识传授者要求更高。多数高校导师研究方向相对集中在某个学科领域,比较固定,虽任教于跨学科的某单一课程,但自身并非涉足多个学科领域。导师对学生的跨学科认识度不高,未能充分利用本科生的专业特点,进一步以全新视角研究跨学科。此外,跨学科研究至少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但不同学科的导师因繁忙的工作,可能会忽略学科间的交流,不利于学科体系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五、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路径探究——基于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对大学管理活动的启示

(一)增强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意识,政策上支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出现更多跨学科领域的问题,高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大,我国高校应改变培养研究生传统思维模式,以适应时代需求,进行适当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美国非常重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且取得骄人成绩。在招生政策上,应考虑跨学科考试的学生,做到名额分配公平,研究生招生中逐步增加跨学科报考学生人数,对于跨学科的专业考试目录应全面,最好涉及各学科领域的教材,这样让考生能在进入系统学习前对跨学科专业有初步了解,并激发兴趣,对专业能够多角度地思考。

(二)完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1.搭建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学术平台。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行政化氛围比较浓厚,且高校组织形式仍以“校—院—系”为主的管理模式,学科相对独立,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作为高深知识的传授者需要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教学载体。事实上,高校研究型学者们基本是被接受教学平台,选择权受限。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只能在独立的院内进行,缺少和其他交叉学科的师生交流,一种真正属于学者们和学生们之间的教学科研的平台。

2.规范跨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3条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第34条规定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订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实际上,高校在自主调整或设置学科权限还是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或干预。因为多数跨学科的设置放在二级学科,并非一级学科领域。对于跨学科研究生而言,专业设置属于宽口径专业。所谓的宽口径专业是说它的主干学科及业务覆盖范围均较宽,主要反映在基础厚实和知识面宽广上[10](72-73)。跨学科研究生不仅需要相关学科的主干学科课程,而且需要部分基础性课程。课程体系历来被视为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课程综合化程度高有利于人才跨学科跨专业选课[3](86-87)。跨学科研究生在新学科领域知识相对匮乏,如果缺少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习效果和动力就会受到牵连。目前,无论从专业口径和课程设置还是跨学科专业都主要参照普通高校专业目录。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的本质是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高校教授在专业口径和课程设置上并没有得到相应权利。若能在宽泛学术自由,且结合跨学科学生需求及知识背景,提供相关跨学科课程和综合性课程,则更有利于跨学科体系健康发展。

(三)完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

1.根据研究生知识背景,实行研究生分班教学,教学与讨论并举。跨学科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单独给他们开课,便于他们循序渐进地学习,不断增强信心。一切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多举办一些跨学科研讨会,让不同学科的学生相互交流,跨学科学习的认知水平会逐步得到提高。

2.扩大跨学科研究生导师团队,加强跨学科交流。由于导师研究方向较为固定,我国基本实行的是一个导师带若干个研究生的模式。导师工作忙,而且如果有跨学科的研究生,那么由于特殊的知识背景,导致导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高校应避开学院限制,加强跨学科导师交流与合作。“在美国,跨学科研究级的成员平均具有1.8门学科知识的修养,在欧洲国家,平均具有1.28门学科知识的修养”[2]。对于跨学科研究,应组成一支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团队,建立跨学科群,才有利于研究生汲取导师团队的智慧。

六、结语

大学应该是人才培养、追求学问和科

猜你喜欢
跨学科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V eraW an g
导师榜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