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转换及现实意义

2020-01-02 23:44李红钦
文教资料 2020年20期
关键词: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哲学

李红钦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45000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利于理解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并实施的理论、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利于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文本依据,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分析马克思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转换,并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哲学基本问题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过程”,以此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创造性运用的理论成果。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实质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作了经典表述,他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277)“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①(278)。在这里,恩格斯明确地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划分哲学派别的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根本对立。如何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及其实质呢?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从哲学的字面含义说起。

从字面上看,哲学即关于“哲”的学问。“哲”的古体字是“喆”,它由两个“吉”字构成,“吉”由“士”和“口”构成,意为“士”所说出来的“话”。许慎《说文解字》对“士”的解释是:“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这就是说,“士”的原始含义是指能够“推十合一”的人。在汉语中,“一”表示整体性、统一性,“十”表示多样性,“推”有推演、概括之意,因此,“推十合一”意即对世界万事进行抽象、概括,得出统一性。能够从事物存在的多样性中归纳出统一性的人,便是“士”。由此可见,“士”就是能够通过理性思维追问世界的本原和统一性的人,他们静观宇宙玄机,洞察人生真谛,知识丰富全面,见解深刻独到。“士”把自己对宇宙人生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口”表达出来,就是“吉”,它不同于一般知识,而是智慧之言。“吉”在词源学上就是“智慧”,由两个“吉”构成的“喆”,更是突出了哲学与“智慧”的关系②。哲学与智慧的词源学关系,生动地表现在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一般认为,西方历史上第一个哲学家古希腊米利都城的泰勒士,他因主张“世界的本原是水”而被称为“西方哲学之父”。泰勒士以“世界的本原是水”这句朴素的主张开启了人类历史上不同于常识和神话的全新思维方式,即哲学的思维方式。在泰勒士看来,世界中虽然存在多种多样的事物,但这些事物并不是“本源性”的,而是来源于“水”的变化,都可以用“水”这种本原之物来解释。当然,由于泰勒士尚处于哲学的开端,他对世界的解释也是最朴素的,把“水”作为本原解释世间万物,解释力是十分有限的。如何从自然界中寻找一种比“水”更有解释力的本原之物,构成泰勒士之后众多哲学家的主要旨趣,这些哲学家以不同的方式“认为自然界是本原”,“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泰勒士之后,有些哲学家从另外的角度“推十合一”,追问世界的统一性。不过,这些哲学家与泰勒士等唯物主义哲学家追问构成万物的本原不同,他们寻求的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在他们看来,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看起来杂乱无章。然而,这些哲学家们又确信,变动不居、杂乱无章的只是表面现象,背后定然存在不动不变、稳定和谐的本质,与杂乱变动的现象相比,这个本质才是真实的存在。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世界在不断跳动的火焰的燃烧与熄灭中生成与毁灭,虽然“活火”构成了生成世界的“基质”,但“活火”所遵循的“分寸”才是赋予其创生世界的法则本身。这个法则,就是古希腊人说说的“λoyos”;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中的存在物是混乱的、没有秩序的,只有作为万物构成原则的“数”才是和谐的;巴门尼德认为,不断运动变化的现象是不真实的,是“非存在”,只有不动不变的“存在”才是真实的。这种从动变不居的现象世界出发追问现象背后的和谐秩序的哲学思维方式,“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③。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世界进行统一性追问的角度是不同的。唯物主义追问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或“基质”,也就是寻找“宇宙之砖”,这种思维方式的结果,必然是某种物质性的东西;唯心主义寻求支配事物运动背后的不动本体、法则或秩序,结果必然是某种精神性的东西。这就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这种对立的逻辑表达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到底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就会发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于物质和精神的“先后”之争有着不同的含义,唯物主义的“先有物质(自然界)后有精神”是从时间意义上来说的,即通常所说的“时间在先”。也就是说,世界是一个由物质构成的世界,在这个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人,有了人才有了精神现象。唯心主义的“先有精神后有物质(自然界)”是从逻辑意义上来说的,即通常所说的“逻辑在先”,也就是说,世界虽然已经存在,但如果没有人和人的思想,这个世界是不可理解的,正是人的思想赋予了世界可理解性。从逻辑上说,精神构成了理解世界的逻辑前提,这也是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康德“人为自然立法”的基本含义。由此可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争论,实质是关于“时间在先”和“逻辑在先”的争论。二者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对世界进行解释,虽然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各执一端,看不到对方的合理性,二者都存在局限性。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转换

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表述是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作出的,那时马克思已经逝世。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对这一问题没有关注或者否认这一问题。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中,马克思就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作出了精准而深刻的评价。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④(499)在马克思看来,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看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虽然承认了对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但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能把思维对存在的关系看成是直观的反映关系;而唯心主义则相反,虽然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又夸大了精神的能动作用,把对象看成是精神的外化,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未能真正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所以没能真正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源在于它们离开“感性的人的活动”看待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没有“改变世界”④(502)。马克思看来,要克服旧哲学的局限性并彻底超越它们,必须将哲学置于一个全新的基础之上,这个基础就是“感性的人的活动”,即“人的现实生活”。马克思认为,人的现实生活构成哲学和一切意识形态的逻辑起点,人类历史从哪里开始,哲学也应从哪里开始。他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④(531)只有在“历史”即“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才形成现实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因此,只有从“历史”即“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出发,才能合理地提出和回答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来看,人的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它“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④(533)。意识并不是脱离“存在”的空洞抽象,它“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④(525)。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④(193)。存在离开人的现实生活过程的抽象的意识,也不存在离开人的现实生活过程的纯粹自然。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现实中就表现为“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认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④(525)。马克思从“历史”即“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出发,实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转换,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对旧哲学的彻底超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的基础上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也是它超越旧哲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观点。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④(219)在马克思看来,作为“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哲学只要与现实结合,就能成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他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④(11)史唯物主义从现实出发揭示人类历史规律的本性,必须要求把自己融入时代的“现实生活过程”,承担起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双重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当前的社会存在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更好地认识国情,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包括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方式)、自然环境、人口因素等。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主要包括社会心理、意识形态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我党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的,即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依据我国社会存在的新变化而提出的新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生产力看。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采取了“要素驱动”和“投资规模驱动发展”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但这种“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付出的代价却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统览全局、审时度势,将“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驱动”发展方式,实施了创新驱动战略,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辟了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新思路。

从生产关系看。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前,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实行的是平均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挫伤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在理论上重新界定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在实践上全面恢复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越来越容纳不了日益丰富的利益分配主体。党的十五大之后,我国实行“按劳动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但这种分配制度导致了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将“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缩小全社会收入差距”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之中,实现“分配正义”指日可待。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这一论断,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表明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已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同时,我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们的生活追求已经不仅仅是“物质文化需要”,而是对包含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由此可见,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确实发生了转变。

从自然环境看。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到二十一世纪之初,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把追求发展速度作为重要目标,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考核干部的唯一标准。二十一世纪,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制约性日益突出,高速度的经济增长难以为继。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强调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

从人口因素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这一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世界人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多年实行的“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逐渐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口红利的减少,男女性别比例的失调,百姓生育意愿的降低等。面对新的社会存在形势,党中央及时决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这个问题经过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转换,成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并在“现实生活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历史唯物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合,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注释:

①中共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②哲学的拉丁文为philosophia,由philei和sophon两个字根构成,philei意为“对……之爱”,sophon意为“智慧”。表明在欧洲语言中,同样存在哲学和智慧的词源学关系。

③需要说明的是,赫拉克利特以“火”为本原解释世界万物的生灭变化,从这个角度看,他无疑是唯物主义哲学家;但他的λoyos概念,是对毕达哥拉斯关于“数”的思想的深化,影响至深的是后来的唯心主义,包括古希腊唯心主义、中世纪神学唯心主义、近代唯理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西方哲学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形成,与赫拉克利特有直接关系,从这个角度看,赫拉克利特哲学存在着被唯心主义解读的可能性。

④中共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早期斯拉夫派宗教哲学家对德国唯心主义的阐释与批判
实践唯物主义的三重辩护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新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
对唯心主义要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