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萧红塑造女性世界的艺术笔法

2020-01-02 22:21雷嘉惠
文化产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生死场萧红环境

◎雷嘉惠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萧红的一生带有强烈的悲剧传奇色彩。她的小说聚焦女性的生存状态与遭际命运,关切着这一群体的生存命运和精神状态,创作出不少杰出的女性作品。她塑造了形象不一的女性,叙述了她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塑造出了独具风格的“萧红式”女性世界。

一、超越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

萧红自小出生在乡绅家庭,受到传统的古典教育,后来又接受了新式教育,维新启蒙思想及外来文化深刻地影响了萧红。在萧红的认知中,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以及本土的民间文化混杂共生,使萧红冲破了当时左翼文学传统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桎梏,不囿于现实主义写实风格,坚持个性艺术创作,以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和思维引领整个女性群体。

她孩童时跟随祖父学习古诗,阅读了大量古典作品,传统文化影响了她的观物方式。《小城三月》的故事模板及叙事模式受到《红楼梦》的影响,翠姨最后因无力抗拒包办婚姻而伤心死去,虽然翠姨的女性意识已初步觉醒,但她的勇气与反抗精神被耳濡目染的封建教育击败了,她想遵从内心却又不敢付诸行动,对封建传统礼教虽有反抗却微弱无力,最终只能陷于绝望。故事情节处处有着宝黛恋爱悲剧的影子。萧红少女时期受到先锋美术思潮的影响,在语言描述上常做美术解构,在《生死场》中对女性的身体展示与联想都带有印象派的美术特点。她消解了男性话语之中对女体美好的想象和认识,在她的小说中女性的躯体或是畸形,或是满是疾病;更甚一步,萧红对女体的描写趋向异变,例如在《弃儿》中将芹怀孕的身体描述成“脏包袱”“垃圾桶”,隆起的腹部也如“馒头”般,以自我感觉描绘女体。

二、粗线条的人物勾勒方式

鲁迅先生评价萧红“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①,萧红刻画女性,不着力人物性格的塑造,对她们的外貌作细腻的描画,而是细致的感受和观察人物与事件,只用简短的对话和动作表现人物,对于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也没有深入细致的展现,在描写女性时多采用散漫的素描手法。例如萧红在《生死场》中描写李二婶子时,仅仅在第四章《荒山》中做了简要描写,“听了声音,就可以想象她稍长的身子……她生得这般瘦,腰,临风就要折断似的;她的奶子那样高,好像两个对立的小岭。斜面看她的肚子似乎有些不平起来”②,将怀孕瘦弱的李二婶子的形象渲染纸上。萧红在描写女性人物形象时,只勾勒简单的人物轮廓,敏锐地抓住人物的标志性特点加以点绘渲染,给读者以人物的总体形象而不作细致刻画。

但是萧红的粗笔勾勒并不是对人物的模糊描写,丝毫没有减弱人物的独特性与生动性。在她的笔下,文字渗透着人物的形象感觉,女性形象仍是鲜明生动、活灵活现、相互区别的。

三、巧妙地运用环境描写

萧红往往通过描写自然环境、日常生活、劳动场面和烘托气氛等方式勾勒人物,萧红将她对于女性的悲悯同情与沉痛批判淋漓尽致地运用在人物所处的环境描写中。萧红在谈论小说的创作时曾说她的小说人物都是“自然的奴隶,一切主子的奴隶”③,她认为个人的命运与外部的环境逃脱不了关系,即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大门类都隐性地操控人类的命运遭际,萧红就是在这样的创作理念之下,巧妙地营造了凄凉萧瑟的环境,从而塑造了萧红式的女性世界。

从自然环境方面来看,在萧红的早期作品《王阿嫂之死》中,以散文化的语言表现了清晨山野的哀凄颓然,烘托出了阴沉惨淡的气氛。萧红以蒙盖灰白色的霜的草叶和菜叶、山上黄了叶子的树、飘送着秋天零落凄迷香气的花花草草等凄清的意象表现主人公寂寞哀伤的心境,一段看似无足轻重的环境描写,实则暗示了王阿嫂的宿命,为读者感受王阿嫂生与死的苦痛埋下了伏笔。在社会环境的描写上,萧红善于将人物放置在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将人物个人命运与时代面貌结合在一起,萧红的目光始终追随着贫苦的下层劳动妇女和被命运操纵无力挣扎反抗的女性。在《广告副手》中,萧红着力描写了大工厂破败颓然的环境,为故事的发展定下了基调。芹为了生计在肮脏闭塞的工厂做工,狭小的空间里满是男人的汗臭和暗淡的灯光;而前楼资本家们却欣赏着西洋的交响乐,怀抱着年轻貌美的女性,在这强烈的对比下抨击了黑暗冷酷的社会环境。

四、主观性的抒情方式

萧红是一个体验型的天才女作家,她以女性视角审视着广袤的黑土地和日寇铁蹄下挣扎的劳动人民,擅于抓住生活中平凡的事件展开广阔的延伸拓展,以自身的经历与感受映射广大人民的生存境遇,在女性细腻的抒情文笔下,力透纸背地揭开了20世纪的历史图景。

她以自己的情感选择与心理喜好为基础,从生活中提炼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她写小人物的生死,写日常生活的琐碎,将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融汇在受苦难的人物群像之中,字里行间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回忆式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更像是浪漫的叙事诗,萧红以孩童天真烂漫的视角回忆童年,以轻松朴素的表达为读者展现了无拘无束的童年时代,浓墨重彩地讲述了和“爷爷”在后花园的诗意生活,洋溢着对难忘童年的追忆之情,继而反映成年之后萧红难以挣脱的寂寞。萧红单纯浪漫的主观抒情,使得她的小说始终与她血脉相连,坦率的自我表达更显天真诚实。萧红深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她的小说存在着向鲁迅风格靠拢的倾向,在抒情时她将自己的热切与鲁迅先生的冷峻融合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使内涵更加深厚,文本更有张力,在平淡之中更加耐人寻味。萧红在《生死场》中,并没有犀利地描写抗日战场的惨烈,而是通过小人物的挣扎反映了举步维艰的大时代,表现出北方人民无意识的生命状态,以女性细腻的笔触传达感情,热烈而又克制。

她在新旧文化夹击之中,自觉地对全人类的命运加以思考探索。她以女性视角为广大的女性群体发声,记录那个特殊年代之中女性的挣扎与痛苦,思考着女性的生存问题,加深了文学创作的深度。萧红的艺术笔法颇具特色,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独辟蹊径,其艺术笔法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在创作中研习与思考。

【注释】

①萧红:《生死场 呼兰河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②萧红:《生死场 呼兰河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7页。

③聂绀弩:《回忆我和萧红的一次谈话:序〈萧红选集〉》,载《当代》,2000年第6期,第194页。

猜你喜欢
生死场萧红环境
萧红《生死场》版本流变及副文本探析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从语言层面看《生死场》小说与话剧的异同
漫观环境
从 《生死场》 看萧红的女性生死观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