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中的数字为期数和页码)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史记》栏目:学术研究的点睛之笔
龙协涛(1.1)
对于“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创办三十周年
的感谢、感慨与感想
蒋重跃(1.2)
智慧全媒体:数字时代传统学术期刊的突围之路
柴鹤湉(1.5)
在“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名栏三十周年暨学报
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会上的讲话
卢爱刚(1.7)
文章千古事 成功唯认真
——纪念《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司马迁与
《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
党大恩(1.9)
开放办刊,再上台阶
王炳社(1.10)
“必新制度而驰才力”
——皇甫湜对《史记》精彩评论的启示意义
陈其泰(1.12)
论乾嘉考史三大家对《史记》研究的特点和贡献
张艳玲,施建雄(1.18)
司马迁人格思想的准确定位
——韩兆琦先生“司马迁人格思想
超前说”述评
刘丽文(1.26)
司马迁经济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马宝记(1.34)
《史记·十二本纪》点校本与修订本之校改
差异考
王华宝(1.39)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本《太史公书知意》
标点商榷
徐兴海(1.46)
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综述
沈 燕(1.57)
唐宋诗词中的司马迁形象
梁中效(3.1)
《史记》句式修辞及其文学意味
高志明(3.8)
《史记》人物独白与特殊话语
魏耕原(3.15)
《史记》报恩故事与中华民族报恩观念
李 帅(3.23)
选读精彩篇章 传播《史记》文化
——《〈史记〉选本研究》成果要览
凌朝栋(3.30)
香港地区的《史记》研究(1949—2019)
潘铭基(3.34)
《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对《史记》
的接受
赵 颖(3.43)
史学与文学的对话:《史记》研究的问题与
趋势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小燕(3.51)
鲁隐公之名与司马迁对人名的修定
马英杰(4.1)
论《史记》的心灵史书写及其三个面向
倪晋波(4.7)
从《太史公自序》看司马迁对集体身份的认同
张 杰(4.14)
论《史记》中项羽复杂矛盾的霸王形象
孙宏亮,王兰婷(4.21)
论《史记》中的民间妇女形象
蒋 波,季升辉(4.26)
司马迁对屈原评价再阐释
周利平(4.34)
《史记》载述伯鲧治水史迹的考察
徐日辉(6.16)
唐叔虞受封传说的历时生成
——封建观念演进下叙述话语的重构
刘 晓(6.27)
伯乐识马行千里
——以《史记》为中心
李晓媛(6.34)
秦史学史的第一页:《史记》秦文公、史敦事迹
王子今(7.1)
政治需要、思想立场与史料文本
——从两汉时期对汉文帝的两种认识谈起
佟亨智(7.6)
略论历代咏史诗中的信陵君形象
李云飞(7.14)
富有创意的《史记》主题选本及其叙事评点
——略论蒋善《史记汇纂》的选评特点
宋宁宁(7.18)
2019年司马迁研究综述
郝建平(7.26)
论“共和”是“召、周”世袭“为公为相”的产物
吴名岗(9.15)
记言与《项羽本纪》的文学性认识
——兼论原始素材对《史记》文本风格的影响
曹 阳,刘彦青(9.25)
论《史记》在古代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影响
杨绍固,付阿敏(9.34)
忍小忿而就大谋
——论司马迁的忍辱思想
李林晓(9.42)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企业家精神在早期
经济活动中的表现
王晓鹃(10.6)
韩信《汉中对》对《孙子兵法》的成功应用
徐业龙,侯 林(10.15)
巴顿·华兹生与雷蒙·道森英译《史记》之比较
荆兵沙(10.20)
从《李将军列传》看司马迁构建心理补偿的路径
丁 玲(10.26)
“丝路学”的奠基人司马迁和张骞
张大可(12.24)
“实录”概念的两种倾向与《史记》实录精神的
双重平衡
郭泓志(12.29)
霍去病军“士有饥者”新论
衣抚生(12.37)
《史记》的英语译介与传播
魏 泓(12.43)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
有效应对疫情冲击 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王建康(6.1)
新冠肺炎疫情依法防控教育基本策略探析
韩 钢(6.3)
“后疫情时代”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的对策研究
——以陕西省渭南市为例
石晓蕾,彭建锋(6.9)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的文本分析
郭文斌,王芬萍(12.1)
“新冠肺炎”与“COVID-19”
——新发疫病定名的一些思考
曹婧一(12.9)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旅游业发展问题
及对策
董 林,李清娥(12.16)
“黄河文化·渭南风采”专题
唐代丝路胡俑与丧葬制度关系蠡测
——以两京地区为例
程玉萍(4.78)
秦东民俗文化:传承与重构
张始峰(4.86)
渭南军事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与开发
邓勇勇(6.40)
问题、策略、前景:陕西关中地区影视广告探究
葛海飞(6.49)
陕西戏曲艺术数字化创新研究
李 岩(9.88)
纪念张载诞辰一千年专题
被遗忘的“太虚”: 张载关学心性之域的太虚说
刘宗镐(12.52)
论清初陕西学政与关学的复兴
米文科(12.60)
劳动教育专题
劳动教育为劳动伦理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吴 宁,彭 程(11.1)
论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契合性
及其有机结合
黄 春,刘爱华(11.8)
新时代劳动教育助力美好生活实现的三重追问
梁广东,赵 爽,宋建申,齐艳娟(11.15)
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专题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基于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历程的研究
朱锦强(7.36)
产业扶贫高质量长效机制的建设路径
张荣刚,崔淑淇(7.45)
社会燃烧理论视域下广西深入泛珠三角区域
合作的对策
韦灵桂,李雪玉,梁 珣(7.49)
体育公共服务研究专题
上海市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实践及启示
杨中皖(5.35)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动态与热点解析
——基于CNKI(2002—2019)数据的可视化
郑蓓蓓,席 莉(5.42)
“以钱养事”背景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改革研究
钟 翔,李 李(8.55)
新时代安徽省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
改革研究
陈 秀,汪 辉,章登林,李月红(8.61)
公共体育服务与养老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宋和平(11.35)
体教融合背景下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公共
服务的路径
汪 辉,陈 秀,宋 旭(11.41)
秦地文化研究
党晴梵《明儒学案表补》版本考述
魏 冬(3.80)
牛弘生平考述
李 波(3.86)
中共党史研究
照金精神:工农武装割据实践探索的
人文精神华章
丁德科(5.25)
再论西北革命根据地长期存在的原因
姚文琦(9.1)
论红色精神的特性及其当代价值
温晓荣(9.9)
马克思主义研究
文本·历史·比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
三个方法
陈中奇(3.57)
马克思的制度公正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张 雯(3.62)
“中国之治”的历史、逻辑与进路
屈 琦(4.40)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内在逻辑
张 婧(4.48)
哲学研究
先秦劳动观的演进及其对建构新时代工匠
精神的启示
金 鑫(3.69)
《横渠易说》中的信息哲学思想探微
黄 萌(3.74)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国学反思
梁向阳,杨玲娜(7.57)
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论析
刘盈君(9.84)
历史研究
作为现代建构的罗马帝国“衰亡”与“转型”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重读
卢雅怀(10.32)
“无聘不成婚”:聘礼与唐代社会
李 霞(10.42)
国民军联军入陕前魏野畴与杨虎城关系探微
朱航正(12.77)
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对华政策的纠结
——以赖普汉的演讲为切入点
郭元博(12.83)
法学研究
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的地域范围之司法认定
——以无线星球诉华为案为例
郑悦迪(1.62)
基于国家主权的全球网络空间多边多元治理
强宇豪(1.69)
美国主权豁免“恐怖主义例外”的发展及其
适用困境
——兼论对中国的影响
王 卿,董志阳(7.62)
经济与管理研究
我国农民工消费主体变迁与消费潜能释放
的学术梳理与评述
孔祥利,周晓峰(1.76)
中国保险业生产效率的动态变化分析
何文秀,刘 中(1.85)
产业政策实施的经济后果:一个研究述评
冯飞鹏(6.55)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困境及
实现路径
冯银东,包欢乐(6.67)
政府数据开放许可协议研究:现状调查
与机制构建
范丽莉,张薷予(9.48)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内陆开放型经济
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赵 维(9.56)
基于GEMS模型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以安徽省黟县为例
周 风,李红梅,沈荣生(9.64)
土地虚拟资本化视角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
成因分析和对策
姚 宇,马皓轩(10.48)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
结构关联度研究
——以陕西省1993—2017年数据为例
王留鑫,姚慧琴,韩先锋(10.56)
物流业集聚影响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以西部7个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为例
王琴梅,张 婷(12.66)
法治与基层社会治理
论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正义实现方式
刘 辉(4.55)
村镇银行不良债权处置研究
陈奕丞(4.61)
生态环保领域社会治理新问题
——福建省“青山挂白”的治理实践及反思
冯楚羚(4.71)
网络问政中公民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佛山市高明区的实证分析
罗英霞(10.74)
大数据在法治政府评估实践中的应用、问题
及对策
陈玲玲,杨思怡(10.82)
语言文学研究
高建群与贾平凹文学创作中的女性观比较论
——以《大平原》中的顾兰子与《山本》中的
陆菊人为例
王俊虎,白翻琴(6.73)
多丽丝·莱辛作品研究现状与展望
——基于 CNKI 学术期刊的可视化分析(1981—2018)
杨百春,冯正斌,田园苑(6.80)
《屈子章句》的注释特点和价值
胡 彦(6.84)
《黄鹤楼》:“昔人已乘”句中“黄鹤”“白云”辨
盛大林(7.71)
人生之帆,由谁掌舵?
——论石黑一雄《小夜曲》
姜 丽(7.81)
《大地的阶梯》的三维文化解读
王 俊(7.88)
撤销·回溯·复魅:托马斯·品钦作品中的事件
孙 乐(9.73)
重叠词“家家”考辨
陈 思(9.79)
比较视域下的安大简《诗经》章次互易异文
产生原因和价值探析
杨 玲,尚小雨(10.65)
高等教育研究
从督到引: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思路转变新探讨
付俊贤,王炳社(2.1)
论大学教育教学的课堂范式创新
陈光磊,李 莉(2.7)
“卓越计划”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艺术人才
培养研究
杨 丽,孙 静,张丽丽(5.1)
政府·社会·大学:地方新建院校转型发展困境
的三维探析
柳 泳(5.7)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素养研究
王昌民,王 凌(8.1)
PBL联合情境模拟在实务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党琳静,任晓燕(8.13)
论宪法学教学范式改革评价指标的构建
李晓波(11.21)
师范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孙晓珍(11.28)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中国70年的青年教育:历史沿革、基本特征
与前景展望
梁志勇(2.14)
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认知状况调查分析
周良发,陈元晴,潘 红(2.22)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建构研究
渠彦超,杨翠美(5.13)
“三全育人”视域下网络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袁宁波,崔俊晨(5.19)
“时代新人”的历史演进与创新发展
师帅朋(8.19)
论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着力点
许广玺,王文博(8.26)
大学生道德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
优化对策
陈 抗(8.31)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
认知对等视角下介词在政治文本英译中的运用
鲁晶晶,张 蕊(2.30)
日语语法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田小凤(2.37)
维诺格拉多夫句子成分理论研究
兰 昊,白庆华,胡丽萍(5.49)
《阅微草堂笔记》百年英译述评:1895—2014
刘 颖(5.56)
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以《废都》两英译本为例
仵雨萌(8.67)
布迪厄社会学视角下《高兴》的英译及接受研究
王阿静(8.74)
日本主流媒体有关“一带一路”报道中的
介入系统分析
卢 琳,张松仪(11.61)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视域下西安高校公示语
英译研究
王旭年(11.69)
基础教育研究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走班制实践中课程
文化要素的变革
高艳红(8.39)
陕西省0~18岁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基于13 094份问卷的分析
陈秋珠,向璐瑶(8.45)
民族复兴·爱国主义·公民素养:百年来我国
基础教育历史教育价值研究的轨迹与启示
周仕德,刘翠青(11.47)
近十年我国小学数学研究热点
——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张乐乐,房亚姿(11.54)
心理学研究
基于“认知—情感—意动—行为”的馆员心态
形成与行为调整过程探析
——以图书馆创客空间中馆员培训为视角
王 宁(2.43)
大学生文本阅读中运用文章标记策略的知识
反转效应
张冬梅,路海东(2.51)
大学生休闲动机与休闲行为的关系研究
韦耀阳,许 怡(5.64)
不同语言学习经验对学生认知控制的影响差异
赵雪艳(5.71)
新闻传播研究
后真相时代科学传播的困境
——关于科学传播民主模型应用的思考
王勇安,李雅静(2.57)
交互涵化与游戏范式:媒介文化批判视野下
短视频对儿童影响的双重维度
刘国强,张朋辉(2.63)
基于区块链技术下的新闻失实责任认定探究
周东华,高焕小(8.82)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陕西农村舆情工作面临的
挑战及对策
昝再利,刘颖鑫(8.88)
图书情报与编辑传媒研究
学术规范的境界与精品学术期刊的打造
张积玉(10.1)
高校图书馆特殊群体阅读推广探析
吴玉玲(10.87)
媒体融合在高校科技期刊影响力建设中的作用
黄崇亚,张敏,陶晴,赵歌,吉鹏程,商丹(11.77)
自然科学研究
环境污染下具有密度制约的两种群竞争模型
稳定性分析
杨秀香(2.70)
基于改进 HOG特征的集装箱锁孔检测和
定位方法
李 岩,方连娣(2.76)
基于嵌入式零树编码算法的图像压缩技术研究
荀燕琴,任国凤,田竹梅,吴莹莹(2.84)
现代应用技术研究
智能恒温饮水机的设计与研究
吕东芳,宋雷震(5.77)
陕西军民融合信息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
曹 静,牛怀岗(5.86)
掺铈宽禁带ZnO薄膜的光学特性研究
薛 红(11.82)
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探析
——以西安市为例
李 鲁,王景荣(11.87)
新书评介
一部天地“互文”和承接地气的地域文化性格
研究的力作
——读《关中秦人文化性格与文化自信》
戴生岐(3.封二)
汉代文学研究领域颇具特色之作
——评《汉代关中文学家族研究》
霍建波(6.封二)
筹策华章美 天空数理香
——《数学的天空》架构、手法与奇异赏析
曹岁红(8.封二)
《人力资本与思想教育创新》评析
刘吉发(9.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