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消费价值视角探析实体型非遗转型基础
——以接龙傩戏为例

2020-01-02 17:50
文化产业 2020年23期

(重庆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 400056)

21世纪,经济的快速转型和发展让价值观受消费模式影响巨大,尤其是技术的革新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实体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产生了巨大影响,越来越多的传统艺术和技术濒临消失和消亡。互联网引导下的实体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现代消费型产品转型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大势所趋。消费观念体现了一种商品价值可追求的取向,是消费群体或个体消费者对商品的总体认知和价值判断,一种商品被消费后形成的观念体现了商品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通过对现代消费者的消费认知和行为的调查、分析,发现商品能够快速被消费群体接受,其商品内在的文化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独特性。

傩戏也是实体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戏曲文化。受现代西方文化和现代娱乐技术发展的影响,傩戏正在急剧消失,如何更好地抢救古老的傩戏,去其糟粕,传承优点,值得探索和研究。而重庆接龙傩戏已经处于消失边缘,亟待探索出一种符合现代消费价值观念的保护方法和途径。

一、接龙傩戏的文化价值

傩戏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所包含的内容、形式元素较多,从人物内心情感、形成的面具,表演时的着装、舞蹈姿态、音乐旋律和表演动作形式等都能够为现代产品开发提供创意源泉。傩戏中的面具形神兼备,其夸张的造型值得工艺学、美学等深入研究和弘扬。傩戏的文化中包含宗教学、民俗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在表演过程中,其表演的内容、面具、着装、说、唱等,都值得从心理学、美学和教育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学习,同时,现代文学、戏剧、舞蹈和歌曲也可以从中获得科学的研究价值。

傩,是一种古老文化的象征。傩的本意指“行有节度”。《诗经·卫风·竹竿》曰:“巧笑之瑳,佩玉之傩”,其含义:“巧笑时牙齿雪白,佩玉行动有节奏”。据考,“傩”的本源基本信息有两个方面特征,一是发音特征,“傩”音源于驱逐疫鬼之“nuó”,《乐府杂录》却载“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黄金四目,衣熊皮,执戈扬盾,口作‘傩傩之声’,以除逐也”,中傩为表演者发的一种声音;一是“傩”的字形,通假“nuó”,“nuó”从鬼从堇。随着社会发展,因傩与鬼神有关和民众精神需求,逐渐演变成多种行为所包含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重庆接龙傩戏亦被称为“接龙仪式戏剧”,是重庆民间的一种人生礼仪风俗。传统的重庆接龙傩戏主要表现为婚丧习俗和祭祀活动中,盛行于清末民初。新中国初期,傩戏因其表演传播内容中含有鬼神信仰一度被取缔,直到20世纪80年代又才开始复苏,于2007年被确定为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接龙傩戏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因需求民众需求不同,其有阳戏、庆坛戏、延生戏、丧戏、师坛戏、杂俗戏、祈丰会戏、贺神会戏、行业神会戏、祭祖会戏等10种类型。又因不同傩戏内容,其具体的表演形式有9种艺术形态:仪含戏因、代神演仪、扮神演仪、戏仪交错、戏仪相融、以戏演仪、将仪戏化、戏仪并行和隐仪显戏。在重庆的传统生活中,礼仪一般是通过戏剧来传播并潜移默化民众,在民众观赏各种戏剧中,培养民众的各种生活礼仪,因此,在“无戏不仪”生活习俗中,决定了重庆接龙传统傩戏与民俗祭祀的相伴而生。

傩戏的原始文化表现是解决人与鬼神之间的一种沟通,以达到让俗世民众在生活中,相信善恶之分,行善将受善神庇护而免受恶鬼伤害的目的,因此,傩是作为人与灵之间的中介物质。古老的傩戏文化的精华优势,既精神和心理信息可以弥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归一思想。接龙傩戏10种表演类型和9种艺术形态丰富的表演和扮演形式,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其本身的舞、戏、乐、面具、服饰、造型和色彩等艺术形式异彩纷呈,人物的表现力精美绝伦,动作率真自然,艺术审美价值丰富。傩戏中的音乐、舞蹈、表演和艺术造型、色彩等也为当今艺术文化中的美术、舞蹈、音乐、戏剧等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傩戏全程表演的综合内容也可以为当代小说创意提供创意灵感。接龙傩戏文化语言形态与现代艺术、媒体技术等结合,既可以创作出更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作品,又可以促使古老的傩文化传承、发展与时俱进。接龙傩戏的丰富性和包含性,对我国的戏剧起源、戏剧形态等具有意义非凡的学术价值。

二、傩文化的消费价值视角

现代的快消费模式和消费行为以及西方文化影响,使得接龙傩戏处于一种势微状态,因此接龙傩戏及其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傩戏文化承载的是先民对自然天地的一种认识和信仰精神,是特定地域民众在特定时间内形成的群体意思反映,经过历史变迁,代代促进,最终演变为今天的模样。傩戏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要以当下和未来的消费价值观为导向,才能很好的继承和持续发展。傩戏的表演中,夸张的面具造型、特殊的舞蹈装扮和歌唱的节奏,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以及人与他人的种种对话,并通过这种对话达到了精神沟通。

从20世纪五四运动以来,受西方文化、生活习惯与行为、审美形式等影响,以及新文化的强势,旧文化的难以融合,使得现代人对实体性和非实体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意识薄弱,乡土意识、民俗文化和传统戏剧认同感越来越弱,促使了傩戏的消失加剧。电视、电影、游戏等对现代人的影响,以及互联网技术、手机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新,进一步让傩戏脱离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老一辈继承者渐去,新一辈由于生活所迫,传承者越老越少,傩戏将面临后继无人之困境。任何一种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从消费价值视角出发,建立与时俱进的消费模式与消费行为和受众对接,都将在历史中逐渐退出舞台,最终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增加、消费能力的提升,让更多的消费者形成了追求多元化、轻奢成本消费观念。消费品是以受众体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为基础引导消费者的关注点,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与他们融入的群体或自我的个体主义价值观有着直接的联系,消费在消费过程中,是需要情感和社会需求进行支撑的,接龙傩戏由于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要求,与消费者所需情感和社会地位、文化等需求的契合度非常的低。在现代消费中显示的个性张扬、享乐思想传播与蔓延影响下,接龙傩戏文化的表现形式、关注内容、舞美技术等,已经显得不适合人们更加注重的自我关爱、享乐、轻奢、个性张扬的消费产品。

当今社会的“快餐式”消费行为多受“从众型”消费心理影响,消费价值观对消费理念、消费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在2010-2011年,董雅丽的研究中显示:消费文化观念对消费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价值观和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起到重要的引导性作用。在2012年,余强的研究显示,不同的价值观会影响消费者形成不同的消费习惯。同时,趋于生活平稳的“网生代”消费群体,对于情感的表现与进入,提出了多元化需求,显然形式单一的接龙傩戏已不再适合现代消费价值观。

从传统文化市场的发展来看,接龙傩戏文化传播性在萎缩、傩戏本身在消失。究其原因,是其本身与现代主流文化、审美意识形态不相符,导致文化功效带来的经济效益降低。在文化功效影响消费价值观的同时,消费价值观又影响了文化的传播,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所以,重庆傩戏要在现代消费模式和消费价值观的引导下,结合自身与现代消费价值观进行发展,推广和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必须要与现代消费价值观形成的消费模式和消费行为相结合,才能被消费群体推动持续发展,形成社会自发性保护。接龙傩戏属于实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较为特别的古老戏种,其表演的祈福、驱鬼驱疫等神鬼文化,也只是一种娱乐文化,因此,可以用现代消费价值视角引导傩戏进行消费视角的转型,形成新的消费价值视角。

三、接龙傩戏文化的转型基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的逐年提高,形成了人们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与转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这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我国普及文化的推广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式也逐渐有原来的“造血式”向“生血式”转变。从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的发展和推广来看,已逐渐形成了新的保护方法和途径,如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向旅游延伸,通过旅游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从而形成保护和继承。在扶贫、脱贫的政策指导和引导下,旅游消费价值观逐渐成为我国消费群体中的一种主力类型之一,旅游消费的模式和行为既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与时俱进,同时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让人们找到了新的脱贫方法和途径,这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转型和推广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接龙傩戏属于实体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表演过程中也包含了一定的技艺,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10大类型的面部造型和9种艺术形态的独特性,构成了具有特定的文化内容和表演形式。接龙傩戏文化所经历的历史过程形成的10大类型和9种艺术形态,印证了人类学家摩尔根学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切要素是必然要先获得文明”,从接龙傩戏文化的发展、内涵,可以证明中华文明进步和发展进程中的“文明要素”与傩戏有巨大关联。接龙傩戏的傩仪、傩舞、傩戏等面具种类众多、造型各异,给人以粗狂朴拙。材料多以木质雕刻为主,敷彩上漆后,粗狂朴拙中又庄典华丽,具有强烈的视觉图腾崇拜感。

接龙傩戏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较好的内容与形式结构体系,可以“由外而内”地进行切入进行保护和发展。“外”建立在傩戏的外在形式上,如傩戏面具、傩戏的表演形式等;“内”建立在傩戏的文化内涵之精华上,如傩戏的艺术语言等。接龙傩戏的类型中阳戏、庆坛戏、师坛戏、杂俗戏、祈丰会戏、贺神会戏、行业神会戏、祭祖会戏等都可以融入地方旅游发展中,由地方旅游带动接龙傩戏的发展,通过消费群体带动接龙傩戏的发展。同时在傩戏原有的外在形式基础上进行旅游产品的转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带动傩戏内涵的保护和传承,为接龙傩戏注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