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 桂林 541000;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桂林 541006)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许多城市传统街区进行着大刀阔斧式的改造和整齐划一的规划,而与之对应的则是缺乏社群交往活力的街道与割裂人情纽带的街区消极空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主题定位“共享与品质”,希望将“共享”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领域,城市传统街区的建设则是“共享”理念的重要落实点。
共享空间是将公共空间资源进行有序的整合与重构,在一定的整合与设计后,将公共空间转变为一个脉络分明的有机整体,使得街区公共空间的资源配置达到一种最优化的状态,目的是促进和改善人际交往和强化街区场所精神。共享空间关注“城市”与“生活”的共生,日常生活的主体、事件、空间和时间则是认识城市传统街区生活的多样性以及空间的功能性与复杂性的切入口,目的是激发街区整体日常交往活力,恢复街区原本因日常交往而产生的人情纽带。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日常生活是人类文明构成的重要方式之一,不断重复和组合的日常生活为城市注入了新鲜血液。所以城市发展要在关注城市更新的同时,首先关注居民的日常生活。研究者雅布各斯1961年从日常生活视角剖析了城市社区、街道等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日常生活与城市环境的互动关系[1],城市环境是人发生日常生活的空间容器,城市环境的规划最终目的是供人使用,脱离日常生活与城市环境互动关系的城市规划则会造成大量不近人情的城市消极空间。张杰、吕杰2003年反思大尺度城市设计,提出了以“日常生活空间”为核心的城市设计思想[2],纵观现阶段大量城市更新案例,大尺度的规划忽略了人的原真空间体验,“日常生活空间”的概念不再仅限于家庭,城市的街区也是发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陈晓鸿2014年提出“日常生活”是城市形成的本质,并在广州解放中路旧城改造上践行“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的观点[3],通过不断变化的日常生活来理解城市空间的变迁,也让城市空间的发展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因为日常生活才是人类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日常生活视角在建筑和规划领域的研究初具规模,通过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件”入手更能发现传统街区的真实问题,对于传统街区的共享设计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恩宁路是广州市最长和最完整的骑楼老街,也是一条集民间粤剧观演文化之大成的特色骑楼老街。恩宁路街道两侧的街区有着浓郁的岭南风情和西关文化特色,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八和会馆、李小龙故居和詹天佑故居等文物古迹,以及连片的西关大屋和竹筒屋等岭南传统民居。2015年,广州市城市更新局提出微改造概念,以恩宁路永庆坊为首个试点,采用“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的改造更新模式。恩宁路永庆坊经过两年的微改造,街区面貌焕然一新,保留了当地街区文脉,吸引力大量外部游客。同时,恩宁路永庆坊也成了“网红景点”,大量原住民的迁出和生活空间商业化造成了街区原真性的降低,大量历史社会结构的破坏使街区缺失了原本居民真实的日常生活状态。
反思广州市恩宁路永庆坊更新改造案例,商业资本为主推动的更新模式优化了整体街区风貌,保留了传统街区的空间肌理,促进了当地旅游消费,为街区带来积极的经济效益和地方知名度。同时,也造成了街区情感纽带的缺失,降低了街区凝聚力。人才是城市的主体,居民则是街区的主体,在整体街区更新中,强调居民自发的日常生活更新模式更符合“社会型城市更新”的多元目标,共享空间设计则是促进街区日常生活交流发生的场所。
西津渡古街是镇江千年老城的历史缩影,是集镇江历史文脉于一体的传统街区。西津渡位于镇江主城区的西南角,分布着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英国领事馆旧址和韶关石塔,一批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救生会、江南饭店、镇江商会旧址等。2006年4月,受镇江市西津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委托,东南大学、同济大学进行了城市设计工作。西津渡改造项目本着“可走可留,可修可换”的改造原则,搬迁了五百户居民,收购工厂三处及学校两万多平方米。西津渡古街项目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延续了镇江历史文脉,在当地率先开创了一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与之带来的则是另一处展示城市文化窗口的景点和缺乏人情味的商业街区。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西津渡古街的保护与更新案例是镇江“看的见的历史”,以整体的建筑风貌和街区肌理展示着城市的个性。反之,大量原住民的迁出,商业投资的引进,原本街区质朴的邻里关系却消散了。反观现阶段城市更新案例,城市的更新不仅要尊重历史文脉,更要尊重传统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才是街区生机的活力点。从日常生活视角入手的街区共享设计,是顺应现在时代发日展的目标,目的是增强街区日常交往活力和恢复街区人情纽带。
人群不仅仅特指街区内的居民,而是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社会人群,可以按不同的年龄、性别、工作和区域分成不同的人群,只要是街区的参与者都是人群共享的研究范畴。人群共享要求考虑不同人群的行为方式,大致分为步行行为和交通行为,步行行为包含行走、停留、商业行为等,交通行为包括非机动行为和机动车行为。人群共享旨在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空间要求、行为习惯,目的是让不同的人群可以共享一个街区,以人为主体激发街区的日常活力。
空间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客观存在的形式,是物体运动范围的表现,又是人类的一种体验。日常生活视角下共享空间设计原则,人对街区公共空间的感知除了受地理关系和空间位置的影响,还包括人在日常生活中规律的个人空间体验和个人感受。传统街区公共空间共享设计既要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性、多层次活动,也要避免功能单一的公共空间,主要包括交通空间共享和功能空间共享。街区共享空间应该引导人们在街区公共空间中积极的发生各种交往行为,唤起人们对场所的身份认同感和街区归属感。
日常生活与时间密不可分,日常生活是由不间断的时间点发生的生活细节过程连贯而成。传统街区的时间共享原则针对街区某一时段空间内活力聚集,其他时段则死气沉沉的问题。具体而言,通过改变空间功能实现时间点的重叠,增加不同人群的交集,让人群活动的时间点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各个时段,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
空间具有再设计和再调整的可能性,为街区参与者预留满足个人需求和创造自我的公共空间。具体包括通过观察使用人群对街区公共空间的弹性使用,发掘规划中容易忽略的生活细节或该地区特有的居民活动需求。例如,根据人群日常生活中的自由行为、停留行为等行为需求以及活动规律,如行走、驻足、坐、群体活动、商业活动等预留弹性空间,引导街区使用人群自发的共享使用这些预留的弹性空间,并结合这些原本未纳入设计的活动,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街区公共空间。
鼓励人们以步行方式在街道上流动,具体设计方法包括交通方式、限速与停车和空间尺度三个方面。交通方式以步行为主,人车共享,利用绿化手段和街道家具的布置制造障碍物、压缩车道宽度,改变铺装路面的方式迫使车辆放慢速度。空间尺度内容包括增加慢行空间,采用人车混行的方式,车行道与人行道无明确分界,不设置明确的栏杆或其他障碍物进行隔离,仅运用不同颜色或材质设计不同图案的铺装、街道家具、绿植等区分共享街道使用区域,街道人行道不升高路沿石,使得街道断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设计内容包括将建筑空间和道路空间之间清除违章违建,设计成半开放性的连接花园和较私密的共享办公空间,半开放性的连接花园给予可聊天、休息的设施,例如座椅、遮阳、避雨的设施等;共享办公空间可供街区市民共享使用,以满足不同的日常需求。通过发掘城市地域性元素,设计与城市环境、地域文化相一致的街道共享空间,例如美食文化共享空间和文化共享空间。
通过改变空间功能实现时间点的重叠,增加不同人群的交集,让人群活动的时间点较为均匀的分布在各个时段,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具体设计包括将在共享街道中设计慢跑步道,供清晨和夜晚慢跑,在慢跑步道转折处和街道的弹性空间中策划室外临时展示台和休闲活动区,创造临时的聚集场所,引发随心而生的聚会;延长夜间照明时间,通过设计景观灯装置增加夜间活动强度,在慢跑步道边设计连续灯带以指引方向。
根据人群日常生活中的自由行为、停留行为等行为需求以及活动规律,如行走、驻足、坐、群体活动、商业活动等预留弹性空间,为居民、使用人群预留满足个人需求和创造自我的可能性。
街区的日常生活由人为主体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时间段发生多样的事件,共同构成了街区丰富的日常生活。传统街区共享设计遵循日常生活视角的基本要素提出人群共享、空间共享、时间共享和弹性空间共享,彰显传统街区是城市的名片和窗口,丰富的蕴含了城市原真的气质、文脉、个性以及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