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党委党校科研处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挂牌,开启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幕。“旅游是载体、文化是灵魂”,这是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政策的核心理念。当然,这里的“文化”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而不仅仅指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对于边疆民族地区而言,依托乡村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等文化样式,进行休闲农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等跨界融合,对转变边疆落后的农业发展方式、延长产业链、振兴乡村文化、改善村容村貌、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高农牧民收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推进乡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具有重要作用。调研组深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文简称“巴州”)一些特色乡村,深度调研乡村文旅融合情况,看到了文旅融合发展给这些乡村带来的新变化,通过深入剖析三个典型案例,探索进一步推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新疆巴州有丝路遗迹、西域古城、民族风情等众多旅游资源,为打造乡村文旅融合品牌、助推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巴州乡村旅游市场主体以特色资源为驱动,以农家乐、牧家乐为基础,以节事活动为激励,依托优质景观资源和可感知的文化资源,充分把握新疆稳定红利和文旅融合发展巨大潜能,通过“特色文化+特色优势产业+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当地居民广泛参与,为构建乡村振兴下旅游富民产业体系奠定基础。
近年来,巴州注重政策引导,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统筹发展的思路,引导休闲农业和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在推动“农业、林业、渔业+文化+旅游”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和探索,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示范点。其中尉犁乡村组团式发展渐成规模,焉耆乡村非物质文化亮点频现,博湖鱼文化让乡村农人吃上旅游饭,进一步巩固了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这些示范点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民族文化为特色,以生态农业为基,突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将休闲农业、特色文化、体育项目、康体等产业融入到巴州乡村旅游开发中,拓展了乡村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有效延长了各县市产业经济链条,催生出诸多休闲农业文旅融合新模式。
文旅融合发展使巴州乡村旅游品牌的内容日益丰富。巴州以森林草原、湖泊农场、红色景观、田园风光、乡土农舍、美食文化等资源为基础,打造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带动性的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和静的草原文化、焉耆的美食节事、博湖的鱼文化、达西的红色文化等成为乡村旅游名片。通过文旅融合,重点打造了巴音布鲁克旅游小镇、巩乃斯康养度假小镇、焉耆七个星葡萄酒小镇、博湖乌兰再格森渔文化小镇等一批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镇,各类特色旅游商品(骨雕、石雕、羽毛画、芦苇画、胡杨纪念品等)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
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根本价值最终是为了当地农牧民。通过乡村文旅融合,巴州培育了一批带动性强、示范效果明显的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巴音布鲁克景区、若羌阿尔金禹龙山庄、焉耆县北大渠村努尔兰合作社、尉犁县新疆罗布人村寨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入选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将文旅融合有效融入精准扶贫战略的典型案例。此外通过文旅融合,还建构了一批符合实际的旅游扶贫模式。比如焉耆县包尔海乡依托设施农业+非物质文化技艺,创建多途径脱贫模式;巴音布鲁克镇巴西里克村发展股份制牧家乐,争取旅游扶贫资金用于江格尔文化园项目开发建设,与景区建设经营捆绑发展,增加贫困牧民收入。这些各具特色的“文旅融合+扶贫”模式在精准扶贫中实现了对村民的“扶技”“扶智”和“扶志”,让农民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
焉耆县七个星镇是绿色无公害有机酿酒葡萄基地,入驻企业30余家,独具地域特色的“焉耆酿造”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认可,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之一。
第一,整合文旅资源,延伸产业链。通过挖掘葡萄酒文化内涵,发挥酒庄的休闲旅游功能,延伸葡萄酒产业链,催生出景观农业、生态工业、商贸购物、文化旅游、基地展览等新经济业态,形成“葡萄酒产业+葡萄酒文化+旅游”文旅融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打造集酒庄度假、美酒品鉴、采摘体验、酿造体验、康养旅游为一体的“七个星葡萄酒小镇”。
第二,开展节庆活动,促进文旅融合。节庆是乡村文旅聚集人气、拉动消费的重要抓手,也是打造品牌形象的有效方式。不同季节开展以葡萄酒为主题的各类旅游节庆活动,春季开展葡萄酒展销会、夏季开展葡萄园纳凉游园会、秋季开展葡萄采摘节、冬季开展葡萄酒文化交流会、美酒鉴赏会等。
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是土尔扈特蒙古族东归部落的聚居区,是“江格尔”“那达慕”“萨吾尔登”“蒙古族长调民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被评定为首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在“发现·2013中国最美村镇”评选活动中,巴音布鲁克镇荣获“中国最美村镇”荣誉称号。
第一,挖掘特色民族历史文化,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链。有历史的乡村,一个乡村就是一个历史文化博物馆。一是通过文化创意,把蒙古风情、东归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植入旅游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挖掘、保护、集聚、提升与整合蒙古民俗文化,以蒙古风情、东归文化为主题研发系列高品质旅游商品,培育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二是推出了大型品牌实景剧《东归·印象》,在旅游旺季常态化演出。该剧生动还原了蒙古族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率部回归祖国的历史,弘扬了土尔扈特部东归文化。更重要的是让当地牧民们带着马匹参演,使当地牧民成为文旅融合的参与者,最大限度调动了巴音布鲁克牧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美化蒙古风情旅游小镇景观,打造文旅融合的旅游形象。一是围绕“蒙古风情、东归文化”主题形象,对原有沿街建筑进行外观改造,打造统一的蒙古文化建筑风格,加强环境整治与绿化、美化,全方位营造小镇鲜明的旅游形象。二是建设蒙古风情餐厅、特色蒙古包民宿、蒙古大营等,丰富文旅活动的体验性和本土化,激活吃、住、行、游、购、娱一条产业链。
巴州若羌县依托地域优势和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以实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双赢为目标,全面启动红枣富民工程,建设中国最优干食红枣基地。若羌县吾塔木乡红枣种植基地是若羌县红枣产业示范点,被誉为“中国最优红枣之乡”。
第一,借助优势经济林果产业,构建田园休闲度假文旅融合综合体。借助红枣产业优势资源在吾塔木乡发展红枣庄园、果园农家乐、乡村旅馆,制定统一的准入制度、管理标准,围绕“田园林果、乡村文化、养生健身、休闲娱乐”特色,建设体验现代生态农业文明、富含乡村情调的旅游服务基地。
第二,通过红枣生态体验之旅,增强对若羌红枣品牌的认同感。选择具有区位交通优势、资源基础好的红枣基地,开展红枣果树观赏、采摘品尝、红枣文化和科普知识宣传等活动项目,打造集红枣生态园林农业观光、红枣加工园区参观、红枣农家乐风情园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枣生态体验之旅,让游客们在体验之旅中增强对品牌的认同度。
在调研中发现乡村文旅融合往往存在系统性不强、联动性不够、关联性不足、文化浸润力不够,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等问题。由此可见边疆民族地区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所谓深度融合既不是“1+1=2”的机械叠加,也不是流于形式的表面整合,而是要形成整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融合系统。基于以上问题,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两个关键点,结合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做好整体的乡村文旅融合顶层设计。
根据边疆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民族文化、特色产业布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编制乡村旅游文化特色村镇规划,与乡镇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资源环境保护规划等统筹考虑、一并谋划。规划指明发展路径和发展特色,明确旅游空间布局和开发重点。按照“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的思路,科学定位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目标和内容,以农村、农业和民族民俗文化等产业优势为基础,以民族地区特色项目为核心,找准乡村文旅融合发力点,不断提升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质量和效益。
文旅融合最重要的抓手就是在旅游中植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和文化活动。边疆民族地区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囿于经济、理念、人才、技术等客观因素,各类乡村文化资源未能充分转化为旅游产品,导致文化资源的搁置闲散。尤其是散落在各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须相关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进行系统深入的整理提升。一是坚持精品战略,以地域特色文化为主题创作和推广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推动反映地域文化特色作品向质量高、作品精、形式多样化方向发展。二是加强非遗代表性名录体系建设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建立健全文字、音像、实物档案,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
针对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匮乏问题,结合乡村文旅融合新特点,以“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凝聚多方面的教育培训资源,创新思路、加大力度,提高行业培训工作的质量与综合效益,为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是重点对规划、宣传、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等方面人才开展专项培训,进一步拓宽视野,拓宽思路,打造满足文旅融合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二是抓好文旅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者职业培训,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提升文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营销、文旅产品开发、节事活动策划等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
一是建立网络宣传和营销共享合作平台,运用知名网络、电商平台和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自媒体APP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开展精准化、主题化、差异化、创意化的体验式网络营销活动。二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精心筹划和举办各类农事节庆、节会活动,扩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知名度,进一步强化乡村文旅融合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