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晶
《哈姆雷特》以“复仇”为主线,它通过对一系列复仇事件的描述,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性格特点展露无遗。文学作品《哈姆雷特》并不是在单纯地呈现一种复仇悲剧,而是着意展现主人公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彷徨,并将这种性格特点与整个作品的悲剧性相联系。从不同角度讲,个人的不幸究竟该归咎于何种因素呢?当然不能全归咎命运,不能全归咎社会,这也与自身的行为与选择密切相关,即性格。就哈姆雷特来说,社会与性格因素交织融合,种下了“悲剧之果”[1]。
在文学作品中,主人公悲剧性的人生从来离不开社会现实的影响。《哈姆雷特》的社会背景定位在14到16世纪,这一世纪正是文学枷锁破解,文艺开始复兴、繁荣之际。中世纪封建社会对人个体与人性的压抑到了人们忍无可忍的地步,社会矛盾急剧激化:宫廷挥霍无度,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苦不堪言,矛盾丛生且不可调和。文艺复兴为社会带来了光明,哈姆雷特接受了人文主义新思潮,对人的价值、尊严、关怀等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但当其怀揣希望与梦想步入社会时,却发现“人文关怀”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黑暗、失望、没落、欲念,这让其无法接受。哈姆雷特有人文思想,但其个人性格上的局限性和其封建统治者的身份,让其身上的人文思想也附带着“局限”。哈姆雷特在与强大的封建社会较量中头破血流,最终以失败告终。作为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有时候会盲目自信而不相信民众,他在斗争中过于孤立自我,脱离实际,这也是其社会悲剧性的体现。
“残酷阴暗”的社会现实与“安乐幸福”的社会理想在哈姆雷特心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是社会悲剧产生的必然[2]。哈姆雷特得知父亲死讯回国后,一切都变得异常残酷,让人失落。仪表堂堂、威望极高的叔父居然是嗜权杀人,被杀者是自己的亲兄长,这种“杀兄篡位”的剧情在某些趋炎附势大臣的眼中是居然被认为是“正义之举”,是“辞旧迎新”;父亲刚遇难,母亲却急着改嫁,成为“新妇”:这一切丑恶的嘴脸呈现在哈姆雷特眼前时,他一度难以接受,难以置信这颠覆人生价值观的一切。但不可否认,这便是社会现实,而这种社会现实是封建社会的劣根性造就的,是人类的自私贪婪在作怪。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打碎了哈姆雷特的“美梦”,在理想破灭之际,他想扭转乾坤,为父申冤复仇。但面对异常庞大的封建社会团体,他开始退缩、犹豫、忧郁,畏首畏尾,这些性格与社会现实融合辉映,加剧了哈姆雷特整个人生的悲剧性收场。
在丹麦,哈姆雷特是个高贵的王子,他追求美好事物,善良、真诚,他既优雅亲和,又学识广博,深受子民爱戴。尽管大灾大难降临到自己身边,他对自己的子民依然是和蔼可亲的。无论是和他同一个阶层的抑或是较低阶层的人民,他都能彬彬有礼相待,真诚亲切,他笑容可掬、和蔼洒脱,让子民感到温暖。但是,其性格上的忧郁、犹豫以及寡断似乎粉碎了他所有善良、真诚、谦逊等钩织的美好与和谐,最终导致了其必然性的人生悲剧。
从性格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性格对其发展、成长的影响是直接的、显著的、划时代的,且不可忽视的。纵观《哈姆雷特》全局,主人公的性格其实是十分鲜明的,忧郁、犹豫、善思考不善行动是伴随着哈姆雷特这一人物生存始终的性格缺陷。先说“忧郁”。哈姆雷特的忧郁是有原因的,在他无尽的美好幻想破灭后,残酷现实摆在了面前,这让他逐渐忧郁起来。他的这种“忧郁”不是短暂的,而是长久存在的,甚至成为“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标签”。从刚开始的“丧服登场”到中间的“戏中作戏”,再到后来的“墓场葬礼”“宫廷比武”等等过程,忧郁如影随形,从未离开。再说“犹豫”。从哈姆雷特立志为父报仇的那一刻起到付诸实践行动,“犹豫”的性格一直从中作梗。他认为敌方强大不可摧,而自我渺小力量弱,他一而再再而三思考,并不断犹豫,犹豫的结果也只能是苦闷彷徨、忧伤忧郁,原地打转。匡世之策、报国之心、伶俐之行(即行动伶俐干脆)三者唯有同时具备,复仇方可施展。但事实上,哈姆雷特空有“报国之心”,却无后两者,复仇的悲剧下场是注定的。最后再说“多疑寡断”。性格多疑是致命伤,哈姆雷特之母背叛其父另嫁后,其对所有女性忠诚持怀疑态度,从此不信爱情。由于其多疑多思、缺乏决断,最终导致女友奥菲利亚“落水而亡”的戏剧性悲剧。
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哈姆雷特接受过最新潮的思想熏陶,也接受过专业而系统的贵族教育,关于是非对错,他有着较同龄青年更清晰的认知,他周身是闪烁着“理性”光芒的[3]。对于人性的思考,他始终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认为人性是美好的,世界是光明的,黑暗与仇恨是不存在的。在“父亲枉死”发生前,有关哈姆雷特的性格呈现几乎是理性、正面的。在遭受了强大的社会冲击后,这一理性又时常伴随着“冲动无知”。
哈姆雷特的性格是复杂的,他是高贵的王子,知识与财富兼有,但他同样是普通大众,有着复杂且不可规避的性格弱点。哈姆雷特很理性,他擅长思考,习惯性将一件事情从头到尾仔细梳理。他是有理性认知的能力的,但在受强烈刺激后,理性会逐渐淡漠,表现出冲动无知。在“亡灵诉情”后,哈姆雷特知道先去核实真实性,再从长计议,这种理性认知正是其优秀人格的直观展现。但“冲动”也是存在的。在某种情况下,哈姆雷特同福丁布拉斯具有相似性,即他们都冲动,且为冲动所犯下的错误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哈姆雷特由于冲动斩杀了大臣,他想当然地认为,只有这样做,自己的痛苦才能告一段落,才能顺利摆脱无休止的折磨。但事实上,冲动下的斩杀给他带来的不是解脱,不是复仇成功,而是一次毫无预料的大流放,这让他的复仇希望更加渺茫,复仇时机几近丧失。
读者对哈姆雷特的认知千人千面,但更多人认为,哈姆雷特是坚强勇敢的,只不过性格上的软弱无能超越了“坚强勇敢”。哈姆雷特软弱与坚强兼备,但“软弱”是其更为凸显的性格特征,也是导致悲剧性发生的根源[4]。哈姆雷特总是不断地思考、不停地思考,毫无理由地思考、深入全面地思考,但却没有实质性的行动,这是其“软弱”性格的一个形象表现。“思想巨人,行动矮子”便是对哈姆雷特此类人的形象和强烈讽刺。
哈姆雷特肆意寻找报仇时机,但当报仇时机迫近之时,他又开始思考,思考要不要行动,思考行动之后的后果,最终在思考之后放弃行动。从《哈姆雷特》整本书内容的推进中可看出,克劳狄斯做祷告时是哈姆雷特报仇的最佳时期。而且在这之前,哈姆雷特详细观察了与克劳狄斯相关的种种迹象,并通过对各种迹象的分析与判断,确定了“自己的叔叔害死了自己的父亲”这一不争的事实。但时机到来时,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犹豫、思考,一来认为自己这样不仁慈、不善良;二来怕自己报不了仇,会带来其他一些恶劣的后果。不间断的思考让其对自己的行动失去了信心,最终在无数次思考与心理矛盾冲突中放弃了报仇。哈姆雷特的遇事犹豫不决、软弱无能将自己的报仇计划一次次后移,也将自己推进了“悲剧性”的人生深渊。除了思考犹豫,对人生过于失望、绝望也是其软弱性的一种表现。为父报仇本来是热血澎湃、自信果敢的事情,但哈姆雷特过于失望、忧郁、焦虑、彷徨,这在不知不觉中导致其信心、激情、斗志相继丧失。主人公这种软弱无能的性格特点,直接助推了其人生悲剧性结局的加速到来。
综上所述,《哈姆雷特》是戏剧悲剧史上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其给人悲悯的情感和震撼的感触,让人始终笼罩在一种悲凄、冷漠,甚至是恐惧的氛围之中,给人短时间内无法冲破的“黑色迷雾”。在莎士比亚的这部悲剧作品中,主人公虽然最终报了仇,杀了自己叔叔,但其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沉重的,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值得的,这当然归结于社会、性格双重因素的交织化作用发挥。毋庸置疑,哈姆雷特是一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个体,其身上的人文主义光芒十分凸显,这是永远值得夸耀和肯定的,是其巨大进步的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