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斗门区国家级非遗装泥鱼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2020-01-02 13:42李淑珩姚衍洵田秋霞
文化产业 2020年27期
关键词:习俗文创发展

◎李淑珩 姚衍洵 田秋霞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广东 广州 610009)

2008年,各地开始搜集可发展的非遗项目。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市民艺术中心站长周永燊开始接手乾务文化保护传承工作。2009年通过前期摸底调研发现乾务镇内较多村都存在装泥鱼习俗,便于同年申报此非遗项目。2010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2011年装泥鱼习俗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装泥鱼习俗是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一项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习俗,起源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至今已有240多年历史。装泥鱼习俗承载着当地活态的传统技艺发展历史,具有一定的历史、人文、艺术、科学、经济和学术研究价值,也承载着自古传承的工匠精神。装泥鱼习俗的编织技艺与捕鱼技艺,需耗费较长时间和较多工艺,传承人在传承装泥鱼习俗文化精髓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钻研探索新时代发展道路,继承和发扬其内在的工匠精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加之装泥鱼习俗本身所存在的特殊性,装泥鱼这一传统习俗因生态环境遭破坏、传承断层等原因,逐渐走向衰落。因此,对装泥鱼习俗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迫在眉睫。

一、溯源:地利人和,应运而生

乾务镇地处珠海西部,濒临南海,属滨海大沙田地区.滩涂面积达3万多亩,生长着大量藻类植物,腐殖质丰富,为泥鱼生长提供了独有的、必不可少的水质条件和食物来源。泥鱼又称花鱼,在清同治十二年出版的《香山县志》(本衙藏版)卷十四中便有记载。后又因其颜色与泥土相近,村民们习惯将它称之为“泥鱼”。

装泥鱼习俗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集传统手工编织和捕鱼技艺于一身,有过很长一段辉煌时光,于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一带广为流传。装泥鱼习俗在虎山村村民黄元亨、黄子常及其族人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应运而生,随后代代相传,成为他们当时主要的谋生手段。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虎山村村民们耕作之余,在天时地利人和适宜装泥鱼的日子,仍会将其作为副业补贴家用。

二、困境:传承断层,发展受阻

市民艺术中心站长周永燊指出,非遗工作存在传承和发展两个问题。传承,并不意味着所有非遗项目都能发展,有的项目只能以历史的形式保存下来;发展,是指能够进行产业化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严格来说,装泥鱼习俗还未达到只能载入博物馆保存的程度,但也面临着诸多无法大面积扩展的困境。

第一,工业发展,生态环境遭破坏。装泥鱼习俗依附于靠近海岸线的生态环境。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生产关系逐渐发生转变,工业发展日益迅速,富山工业园落户乾务镇,滩涂数量渐渐减少;经过处理后合乎标准的工业污水排放或多或少改变着水质,泥鱼也日益减少,为满足大众对泥鱼的需求,半人工养殖技术逐渐成熟。

第二,生活水平提高,传承断层。装泥鱼习俗是一份耗时耗力的工作,与传统农业耕作相比,成本高但收益甚微。经过不断权衡,选择以农业为生的村民逐渐多了起来,装泥鱼不再是他们谋生的主要手段。加之年轻一代多选择外出务工,乾务镇熟识装泥鱼习俗的村民以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为主,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艰难局面。如今黄国富先生已是该非遗项目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之一。装泥鱼习俗在虎山村渐渐成为一个老一辈用来消遣时光的兴趣爱好,正在由谋生手段演变为文化载体,这一原本在当地家喻户晓的传统习俗逐渐淡出人们的生产生活。

第三,装泥鱼习俗特殊性强,宣传推广难度大。初期装泥鱼习俗鲜为人知,主要是通过媒体、举办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但由于装泥鱼习俗的捕鱼技艺存在易受环境影响,“看天捕鱼”“看天吃饭”的特殊性,媒体前往拍摄时需在特定时间节点和场地才能满足拍摄需求,加之由于捕鱼技艺的传授传承需在危险系数高的滩涂进行,“非遗进校园”的课堂以传授编织技艺为主,因此装泥鱼习俗的捕捉技艺成为目前宣传推广的最大难点。基于这些现实状况,目前所做的宣传推广工作大多集中于艺术巡游、装泥鱼比赛等活动,让人们间接或直接地接触此非遗项目,进而了解它。

三、延续:多元实践,增添活力

第一,寓教于乐,唤醒年轻一代传承意识。2008年,为了更加系统地传承非遗,市民艺术中心站长周永燊提出“非遗进校园”这一举措。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于2015年申报装泥鱼文化基地,2016年成功开设“装泥鱼”第二课堂并出版了《装泥鱼》特色课程校本教材以供学生学习。装泥鱼习俗传承人黄国富经常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寓教于乐的课堂传授予学生鱼笼编织技艺,以期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此同时,五山中心小学艺术科组梁晓丹老师受装泥鱼习俗的启发,于2014年编排出了第一版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织鱼笼》,多次在比赛中获奖。梁老师将装泥鱼习俗中“捕”与“织”的精髓用舞蹈形式展现,让学生通过舞蹈间接接触装泥鱼习俗,了解当地的非遗文化。

第二,大力推动文创产业发展,焕发新活力。装泥鱼习俗的传承,除了在教育层面下功夫,目前还把重点放在发展文创产业上。2018年,斩获省级文创大赛第一名和厨艺比拼第一名的作品均以装泥鱼为创作元素。如今正致力于与文创公司合作,以装泥鱼习俗为原型,推出为年轻人所喜爱的文创产品,以地区特色纪念品的形式呈现在大众视野,以此扩大该文化影响力,唤醒年轻一代对装泥鱼习俗的关注,助力文化传承。

第三,政府支持,为传承发展提供平台。为宣传推广装泥鱼习俗,2010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后,将乾务镇大角头水闸至连湾闸海滩一带划定为泥鱼生态保护区。除此之外,政府还积极出资打造传承基地,于富山工业区附近的滩涂地建设观景台,每年不定期组织装泥鱼大赛等大型装泥鱼习俗系列活动,为传承和发展装泥鱼习俗提供平台。为培养年轻一代成为传承装泥鱼习俗的主力军,在政府的资助下于乾务镇虎山村黄氏宗祠设立“装泥鱼习俗传承基地”。“非遗进校园”举措正式实施前,当地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前往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为传承和发展装泥鱼习俗出力。

四、关于非遗文化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和挖掘力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装泥鱼习俗存在的意义与目的已悄然发生变化,传承人成为装泥鱼习俗“活态传承”最重要的传承主体。加大对传承人的关怀与保护,积极挖掘新一代传承人,改变今后继无人的现状,是让装泥鱼习俗得以传承发展的关键。虎山村民风淳朴,如今村内仍有熟知装泥鱼习俗的老一辈,为挖掘和保护传承人提供了可能性。

装泥鱼习俗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运而生,其民间传承人大多为当地村民,经济收入以农耕为主。要加大对装泥鱼习俗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可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从而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传承人能够在更好更稳定的生活中开展传承保护工作,激励其挖掘新一代传承人。

年轻一代是新一代传承人的接力军,传承人可以在“非遗进校园”特色课堂或装泥鱼大赛等与装泥鱼习俗相关的非遗活动中挖掘有天赋、感兴趣且有意愿的年轻人作为传承人候选人培养对象,为传承装泥鱼习俗增添新活力。

(二)组织开展“装泥鱼习俗文创大赛”

装泥鱼场景生动有趣,鱼笼造型独特兼备实用性与艺术性。在保留其传统精髓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推动文创产业发展,文创产品除了以纪念品的形式展现其艺术性,还可赋予其实用性功能,如以灯笼、笔筒、灯罩等新面貌呈现于大众。

为唤醒年轻一代对装泥鱼习俗的关注,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传承装泥鱼习俗的使命感,相关文化部门可组织开展鱼笼编织大赛、鱼笼文创大赛等文化活动,吸引文创爱好者前来参赛,让更多人通过参赛了解装泥鱼习俗,感受非遗魅力。在赛后可开展装泥鱼习俗文创展览会,面向社会展示优秀文创产品,营造传承非遗人人参与的文化氛围,以期扩大该非遗项目的知名度。

(三)打造装泥鱼习俗“网红餐厅”

如今,在自媒体热潮与城市中产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网红餐厅”成为了人们探店消费的热门选择。传承装泥鱼习俗可尝试紧跟时代热潮的步伐,打造装泥鱼习俗“网红餐厅”。

装潢以鱼笼造型为灯,以装泥鱼习俗介绍、故事、壁画为墙,店内装饰品、服务员着装均具装浓厚的泥鱼习俗元素,同时积极探究泥鱼的半人工养殖技术,扩大产量以满足餐厅需求,推出泥鱼特色菜品,从店内装潢到特色菜品都融入浓厚的装泥鱼习俗元素,让顾客进店即可感受到装泥鱼习俗的魅力,从而了解关注装泥鱼习俗。同时积极配合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做好相关宣传推广工作,以吸引消费者。但在如今“网红餐厅”风靡的年代,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推出性价比高的服务与菜品,讲好品牌故事。

(四)推动装泥鱼习俗戏剧化

以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展示装泥鱼习俗精髓,除舞蹈外还可通过话剧、音乐剧、舞台剧等戏剧化形式呈现。打造“装泥鱼习俗溯源与发展”系列戏剧,向大众生动地讲述装泥鱼习俗这一地域活态的传统技艺发展历史及其背后劳动人民的故事。同时还可将其发展成当地一大旅游资源,吸引旅客观看系列戏剧,了解装泥鱼习俗,以期扩大该非遗的传播范围。

(五)完善更新装泥鱼习俗影像资料数字库

现存的装泥鱼习俗影像资料以记载其源头、工具、步骤、劳作过程为主。随着创新传承工作的开展,不断更新充实“装泥鱼习俗影像资料库”,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将创新传承的过程和成效纳入其中,真实、全面、系统地对装泥鱼习俗进行纪录,改变大众对其刻板印象,让人们更为全面地了解装泥鱼习俗的起源、发展与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的新活力。

猜你喜欢
习俗文创发展
陶溪川文创街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