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禹
(福州大学 福建 福州 350100)
【关键字】后现代 乡村旅游 文化复兴 身体体验
本研究以后现代为理论视角,基于传统村落,对游客的身体体验进行叙事,希望能从“氛围”与“情感”的身体路径,尝试建立体验者模型来更好的说明影响传统村落旅游空间构建与游客自身体验之间的复杂联动。
鲍曼认为后现代是一种“社会状态”,费瑟斯通则认为后现代与社会结构有所关联,D.莱恩提出“后现代性涉及一些假定的社会变迁。”罗伯特·顿指出后现代性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发展,米歇尔·迪尔认为“后现代性指涉人类生存状况方面的一种激进断裂”[1]。后现代与现代有所区隔,聚焦到旅游消费领域,王岳川认为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有了显著的变化[2]。后现代突出非理性、个人经验及文化在消费中的作用[3]。后现代正影响着理论与日常生活,后现代主义不仅是一种哲学理论,因为其强调个人的经验、多样化,正在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4]。王学基等通过对川藏旅行的研究,认为身体作为旅行中游客体验的中介,形塑了旅游空间的构建[5]。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同时亦是传承、恢复与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6]。理论认知与游客感知两个层面所构成的乡村性及其乡村意象共同构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7]。乡村旅游依托乡村传统文化,孔翔等认为“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具体形式,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8]。要打造美丽乡村和新农村,我们要依托于传统乡村的文化。王宁从消费者赞助视角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复兴,认为乡村文化衰落的原因主要是现代化和人口外迁,要实现乡村文化的复兴也应从这两方面着手[9]。
参与观察法。本研究中,笔者本身就生活在这个研究框架内,因此可以通过参与式观察得到对于研究主题的大量感性认识。例如通过对身边乡村旅游的游客的观察,可以了解他们是如何通过身体体验的形式来形成对旅游地的感知与旅游体验的建构。
半结构式访谈法。本研究以游客的身体体验作为访谈的重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整个过程中,共访谈了乡村旅游的游客24人。从年龄分布来看,83%的受访者的年龄在35岁以上;从收入来看,89%的受访者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外部氛围指的是乡村旅游过程中游客的身体对外部环境做出的反应与交流:
“近在咫尺”。乡村大多数分布于城市周围,距离不算太远,交通也较为方便。A13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自己在城市工作,周末又不想待在城里……私家车到乡村很快,交通也很方便”(A13,男,福建)。可以看出,虽然工作日的身体困乏,但周末时间短。乡村凭借着距离近,交通方便,成为了游客首选的旅游目的地。
民风民俗。在乡村旅游中,游客最看重的是乡村与城市呈现出的不同民风民俗。这种民风民俗主要包含于乡村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对待人和事物的方式以及乡村文化上。A5经常来往于乡村与城市,“第一次来乡村旅游的时候,我还害怕东西被偷,结果发现想法完全是多余的……他们这的房子和城市的是真不一样,吃的也很不错,最重要的有自己的文化”(A5,男,广西)。
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始终伴随着各种情感,例如摆脱城市束缚的喜悦,对于乡村人民善良、质朴性情的感动,以及对于乡村文化的好奇等。
自由与喜悦。从乡村旅游的游客的年龄和职业分布来看,他们大多处于中年,并且事业有成,之所以会选择乡村旅游,A9认为“我在城市每天都是‘朝九晚五’的生活,充满各种压力,总想找个地方释放这些负面情绪”(A9,女,福建)。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游客摆脱了城市工作中的人和事,远离了压力,把负面情绪转换成对生活的喜悦,能够给予乡村旅游更好的反思。
善良与感动。与城市给人冷冰冰的态度不同,游客对于乡村旅游反应最多的是村民的热情与善良,例如A11说的:“我现在很怀念在村民家中他们热情邀请我们一起吃饭,拉家常的情形,让我非常的感谢他们”(A11,男,河南)。乡村与城市居民所表现出的待人态度能够很好地反应乡村文化的差异。
文化与好奇。在当代社会进程里,大部分传统文化在城市出现了断层,尤其是非物质文化,但是这些文化却在乡村地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巨大好奇心驱使着游客前往乡村一探究竟。A1在回顾自己去过的乡村时说道:“一直听父母辈提起一些我们这独有的传统节日,但是在城市我都没有体验过,听说村里还保留有,我就非常好奇的去了一趟,果然和我爸妈说的一模一样”(A1,女,广东)。
后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休闲时间的增加,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其需求也大大增长,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村落旅游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并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形成了身体体验-文化感知-评价的模型。该模型主要以身体外部氛围以及情感体验为前提,对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进行评价。发展乡村旅游还要应重视游客的身体体验,然后完善评价体系,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乡村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