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与思考
——以西南大学为例

2020-01-02 12:30赵倩陈金凤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双一流战略农业

赵倩,陈金凤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 在加快“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各高校已形成高度共识,即需求是推动建设的源动力,必须主动对接重大战略。紧密服务国家战略是“双一流”建设的一个重大标志,也是一个重要判断依据和标准。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科教支撑。涉农高校具有“学农、知农、爱农、兴农”的优良传统,是践行“一懂两爱”要求的先锋部队和主力军,承担着满足人才培养、科技支撑、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责任。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涉农高校的首要责任和第一任务[1],是学校自身本质属性使然,也是凝练学科方向、引领学科布局、坚持优势特色发展的必然。

一、 乡村振兴战略对涉农高校提出的新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引领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到来,基于“互联网+”以高度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4.0已崭露头角,“农业”这一概念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2]。高校是创新资源的集聚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现代农业科技的新需求、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农科交叉的新趋势均要求高校主动有为、有所作为。

(一) 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创新

乡村振兴,理念更新是前提。“三农”工作队伍是党的“三农”事业的基础和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西南大学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温铁军教授曾提出“一懂两爱”新三农人才的内涵是“懂生态农业、爱合作农民、爱环保农村”。“懂农业”即不仅掌握以追求产量为核心的农业技术,而且要明晰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清晰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变以及农业的多功能性,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爱农民”即不仅是从情怀上对农民同情及扶助,而且要增强农民文化自信和主体地位,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爱农村”不仅是离乡游子的乡愁乡情,而且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乡村良治和可持续发展,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因此,“一懂两爱”人才的培养理念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同时,长期以来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高度专业化”与乡村振兴要求的人才综合化不相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尚未能完全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创新[3],应从深度和广度上培养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领导骨干人才、企业运营人才以及基层实践人才。

(二) 新时代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是基础。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更是责无旁贷[4]。但是,随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在坚持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建设的道路上,推进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的强度和力度相比之下并未得到凸显。高校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大量资金保障,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均需要经费投入,但是由于农业高校筹资渠道比较单一,并且农业科研具有公益性强的特点,农业学科发展通常面临经费不足的压力[5]。同时,大部分高校并未形成科教兴农的激励机制与评估机制,缺少了政策的保障与指导,涉农高校科技兴农便缺乏组织性与合作性。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作为支撑,容易导致高校重教学科研、轻推广的现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意识不强、工作缺乏热情,造成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出现严重缩水。因此要探索完善涉农高校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有效激励机制,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薪酬待遇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

(三)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农业科技和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农业要走绿色发展之路,农业的供给侧改革为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绿色发展的大旗帜下,如何做好农业科技创新至关重要。为了组织和引导高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要围绕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区域农业产业重大发展需求,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卡脖子”领域持续发力,形成能真正促进乡村振兴的技术支撑集群,为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注入强大的原始创新动力和科技活力。针对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和掌握一批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之重器[1]。

(四) 乡村文化振兴与传承

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灵魂。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 而且具备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可见,文化传承是农业本身具有的重要功能之一。乡村文化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农耕文化中的许多思想和理念以及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构成了华夏文明的主要哲学内涵, 维持中华民族繁衍至今[6]。我国传统农业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内容对今天的实践仍存在指导性意义。为更好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涵养村民文明素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基层纷纷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农村文化建设基础差、资金缺口大,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农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流失现象仍然严重。为了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了避免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中走弯路,涉农高校要充分认识到传统农业文化的重要性,肩负起传统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任务,寻找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间的结合点[7]。发挥文化对文明乡风的引领作用,促进人文乡村建设,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内涵和实现社会化利用,达到“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合一。

二、 涉农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困境

从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到生态文明建设,再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战略,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始终坚持服务农业发展,涉农高校围绕国家在解决农村和民生问题上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做出迅速反应并积极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但是,农村人才不足、农业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智慧农业发展落后等因素严重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一) 农村人力资源匮乏

目前农村空心化问题仍然严重,留守群体以老人和儿童为主。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使得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上是老年劳动力,他们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和接受水平远远低于年轻人,农村人力资源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首要瓶颈问题。近些年,各涉农高校依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成立多种创新实验班,统筹培养高层次“三农”人才。西南大学通过实施顶岗支农、顶岗支教等实践教学项目,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验农场等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埋头苦干,把一生浸在稻田里”的“三农”情怀。但是,农村人才短缺问题单纯依靠“输血”难以彻底解决,必须提升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以及凝聚人才的能力,在营造“近悦远来”环境上精准发力,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二) 农业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农村面积广大,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一些农村农业资源贫瘠,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同时,即便是同属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农业资源也存在千差万别的情况,发展农村经济的措施也应因地制宜。以重庆市为例,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同时具有多重海拔、地理条件丰富、生态多样化的显著特征。地理条件决定了重庆难以实现大规模农业、大机械作业,必须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近年来,各涉农高校坚持“扶贫扶智扶志”理念,结合区域农业特色和自身研究基础,纷纷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研究中心)等平台,构建乡村振兴战略高端智库。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制约本地农村发展问题的具体举措。根据农村的自然生态和社会资源禀赋,设计不同的发展规划,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三)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由于农民生态环保意识薄弱、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农村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各种原因,造成农用化学物质过量施放、农作物处理不当以及工厂排污、过度开发等现象频发,带来面源污染、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灾害频发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乡村生态保护任务艰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绿色发展转型任重道远。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涉农高校农业领域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原始创新的主战场、技术突破的策源地的作用以及多学科综合优势,围绕政策、技术、经济等各个保障体系开展深入研究,建立健全生态效益农业发展机制、生态企业调控机制以及生态乡村治理机制。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基础上,加大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力度,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增强生态环保意识,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四) 智慧农业任重道远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科技的快速进步、信息的大数据化逐渐改变并冲击着传统农业模式,农业进入数字化时代。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市场潜力巨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要求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国人口基数大、土地面积广,且东西部发展不均衡,智慧农业大规模发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同时,智能化设备成本较高,掌握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对年纪偏大的传统农民而言更是如此。涉农高校要围绕国家数字化农业战略重大需求,结合“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持续开展信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研究,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及应用推广,形成“互联网+农业”产业生态体系。

三、 “双一流”背景下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水平的思考

目前,农业特色高校在规模和学科专业设置上基本具备了多科性或综合性特征,但总体而言相关学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传统农科。学科专业结构不平衡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学科交叉融合不相适应,与农业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不相适应。同时,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应用水平与其它类型高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8]。面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新课题和新需求,涉农高校的优势学科结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资源整合力度、社会服务深度广度等方面都还需健全和完善。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思路、整合资源,寻求新突破点,突出重点和全面推进相结合,以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农业赋能。

(一) 整合优势资源,坚持特色发展

办学特色是大学在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上所具有的根本优势,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高等农业教育特色发展是指农科大学在发展中呈现出的整体风格,是农科院校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特征[9]。农业高校作为行业特色高校,对于引领和支撑行业跨越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特色发展就要求高校必须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深入分析产业时代特征,强化学科发展特色。学校探索特色化发展道路过程中,必须始终在坚守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10]。认清自己的独特地位和历史使命,坚持特色发展,形成发展优势,将学校特色化发展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实施特色化发展理念的行为体系。坚持实践育人,培养立志于服务“三农”的高素质现代农林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围绕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立足农业农村综合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环境防控等重大需求,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农村中减员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等突出问题,全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 扶持新兴学科,促进交叉渗透

当今科学研究的条件和装备正在向大型化、综合化和高端化发展,多学科交叉与集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手段。目前传统农科尚未完全实现与人类营养健康、资源集约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有效衔接,尤其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衔接更显不足。新的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加速,产生的问题也不断增多。物联网、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学科与传统学科之间的融合不断加深,靠单一学科已无法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需求,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因此,新型的交叉学科必然会层出不穷,传统的农业知识的边界必将被打破[11]。涉农高校要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按照“扶持新兴、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思路,布局和建设新兴交叉学科,开拓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用新兴学科调整优势学科的结构,以优势学科带动新兴学科发展,全面营造和谐发展的学科生态。

(三) 注重开放办学,协同创新育人

“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建设工作实施以来,农业高校转变科技生产方式,打破传统的封闭、孤立的创新模式,形成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的创新机制,进行了多方位、多样化的协同创新实践和探索[12]。厚植开放,不断深化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积极推进实践育人,协同创新。让广大乡村地区和企业车间成为涉农高校的实践平台,让技能突出的农民、企业技术人员也成为大学生的实践指导老师,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农科发展方向培养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接班人,为推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培养既“顶天”更能“立地”的高质量创新人才[1]。围绕国家和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联合攻关,推进资源共享和深度合作,建立有组织创新、协同管理、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等完善的制度体系,推进大范围、多学科、深层次的协同创新。搭建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平台,升级改造现有涉农学科专业,实现科学与人文、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推进农科教、产教研相融合,重构“新农科”学科专业体系和适应“新农科”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 健全激励机制,做深做实推广

目前高校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绩效衡量缺乏明确、科学的考核标准,考核指标也缺乏细致的检测点,考核体系亟待完善。要进一步健全涉农高校农业推广系统,鼓励推广人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以当前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政府为导向,联合大型农业骨干企业开展农业科研工作。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优化考核指标,以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对当地农业贡献水平为主要绩效考核依据,同时参考农村和农民的反馈意见,开展广泛全面的评价[13]。另外,要进一步完善职业通道晋升体系,建立与当前地方农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晋升考核制度,完善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切实提高从事农业推广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

(五) 突出乡风文明,促进绿色发展

围绕乡风文明建设开展研究,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等的合作,推动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创意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促进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将乡风文明建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引领支撑作用。积极发挥教育资源和培训平台优势,推动社会人才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方法改革,将乡风文明建设融入培训内容,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拓展大学生支农、支教模式,调动青年力量,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活力。以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文明乡风、优化人居环境、完善文化服务为着力点,为农村发展注入更多内涵。促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与农业发展的交叉融合,带动农业向绿色、智能发展的技术变革。进一步发挥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的作用,汇智聚力,以绿色发展、文化振兴等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乡村振兴战略既是长远之策,又是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新时期农业特色高校继续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机遇,涉农高校应当主动肩负起伟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对涉农高校而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学校内在发展需求,也是学校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现实基础和保障。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涉农高校形成了一批具有农业特色的标志性成果,但纵观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名单,农业特色高校的一流学科在总体数量上不占优势。涉农院校做好“双一流”建设,就要将一流学科建设与学校优势特色相结合,与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相结合,与战略新兴产业相结合,厚植开放、协同创新。要聚焦发展理念,革新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式。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强化基础研究,支撑人才培养体系和重大技术创新;推进核心技术研发与突破,增强竞争力。近几年,不少非农业领域高校发力农学,通过新建或共建等形式成立农学院或农业研究院,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农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得到一定提高。随着更多高校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特色高校只有走重质量、重创新、精细化、特色化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更快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 更好地回应国家战略需求,真正建成有中国特色、各具特色的涉农高校,努力为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健康中国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做出实质性贡献。

猜你喜欢
双一流战略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