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聚焦重大需求导向 全面推进学科发展提升
——青岛农业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0-01-02 12:30刘新民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科青岛战略

刘新民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

学科是组成现代大学的基本元素,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1],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综合性、根本性的建设任务。学科建设水平体现了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特色和办学优势[2],贯穿于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3],已成为大学争创一流的重要核心内容和提升竞争力的热点。学科建设水平是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显示指标[4],学科水平弱或缺失学科支撑的专业很难为人才培养提供全面的能力和素养[5]。农业院校是典型的行业特色高校,这类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紧跟“三农”建设需求,因行业发展而生,长期依托于行业,主要服务于行业,形成了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立足“三农”领域,以深耕“三农”为重点,以助力乡村振兴为优先,突出服务“三农”职能,服务好涉农领域的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本身就是农业院校大学功能的题中之义,也是农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为突破传统农科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6],进一步适应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提升新时代农业农村领域所需人才的培养质量,我国提出了发展“新农科”的建设任务,其发展方向也必然需要聚焦服务重大需求。青岛农业大学坚持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海洋强国、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农业学科提升工程;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己任,集聚学科优势力量,积极承载服务国家脱贫攻坚使命,聚焦科技扶贫总要求,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培育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全面提升学科服务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强化推进“新农科”建设,不断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方向,夯实学科水平与服务能力提升的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在服务国家、区域和社会重大需求过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方面进行了初步实践和探索。

一、 服务国家各类重大需求是高校的政治责任,也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思路和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为农林高校办学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给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提出了要坚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办学方向,要“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7]的办学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先后提出“乡村振兴”、海洋强国、军民融合、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和重大政治任务;在区域层面,山东省聚焦八大发展战略,着力布局“十强”产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农业院校作为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意志为意志,以党和国家的使命为使命,以党和国家的需求为需求[8]。面对“三农”领域的脱贫攻坚、转型升级等重大战略需求,破解好“三农”问题,全面对接重大战略、重大需求,就是农业高校坚决完成的政治任务,是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

当前,一些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服务重大需求的意识还不够到位。国家和区域的重大战略、“三农”领域的现实需求就是农业院校服务社会的核心任务。地方农业院校要想实现学科建设快速发展,在“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突围,更必须理清农业学科建设思路:突出学科优势特色,紧扣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积极全面对接,围绕“三农”做文章,在做好服务过程中提升学科水平。但是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是学科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不紧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要任务意识不强,理解不深;学科交叉融合不足,没有形成全产业链研究优势,无法有力支撑系统性重大战略需求。二是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不足。对现有传统农业学科改造升级不充分,不能很好满足区域经济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脱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回馈不够。三是学科专业体系不能很好适应社会需求。学科专业设置“同质化”,专业和课程更新调整滞后,跟不上农业产业发展步伐[9]。

“新农科”建设三部曲为农业院校学科建设吹响了号角,理清了发展思路。“安吉共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要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的“四个面向”新理念,明确了新农科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责无旁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任在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义不容辞、打造美丽幸福中国大有作为”四大使命;“北大仓行动”从中观层面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北京指南”从微观层面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百校千项”新项目[10],细化了实施新农科建设大田耕作新项目。新农科建设体现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的时代要求,地方农业高校应利用好新农科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坚持以服务国家、区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立足优势,科学定位。立足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发展需求,深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水平学科平台,强化创新与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农业高层次人才,努力建设一流学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

二、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实施学科提升工程

长期以来,青岛农业大学主动满足新时代、新目标、新任务、新标准的要求,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形成了“对标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面向‘三农’,服务‘三农’,整合内外资源,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突出传统特色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实现优势突破”的农业学科建设思路,积极对应国家生态文明战略、海洋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战略需求,实施学科提升工程,努力推动学科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一) 深度融入生态文明战略需求,发展草学与畜牧学科

青岛农业大学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路径,抢占全国农区生态草牧业制高点,助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打通“两山”双向转换通道,着力培育绿色新动能,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学与技术供给,服务山东省畜牧业供给侧改革,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近年来,青岛农大立足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改良,将牧草产业与盐碱地改良治理工程相融合,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建设了国际盐碱地苜蓿种质资源圃、草业遗传改良与利用中心、智慧牧场、草牧业一体化试验示范基地,成立了山东省唯一一个草业学院,全职引进了国际知名草业科学专家担任学院院长,相应学科获批山东省一流学科,并获得立项建设经费,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苜蓿产业发展和盐碱地改良起到了较好的科技引领作用。

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青岛农大统筹学科发展优势,设立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将涉及盐碱地建设的各学科项目集聚到黄河三角洲国家农高区进行科学研究、技术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年来,涉农学科先后开展耐盐植物筛选、种植养殖新模式创建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核心技术研发,服务黄三角农高区产业振兴,其中,“青麦6号”被列为国家渤海粮仓计划盐碱地小麦主推品种,连续3年创盐碱地小麦高产纪录,被原科技部部长万钢评价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进步史上两大重要成果之一”;10个耐盐花生新品种为企业提供适合加工特性的花生原材料,促进当地花生产业高效发展;新型集雨隔盐设施结构创新设计,提供设施农业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中国智慧农业黄三角样板,在东营河口区、利津县和垦利县的盐碱地上示范和推广应用面积超过5000亩,为增加国家耕地面积的有效供给,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青岛农大智慧。

(二) 深度融入海洋强国战略,发展水产与食品学科

积极发展壮大水产学科。蓝色硅谷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建设的核心区,也是山东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大工程,日益发展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海洋创新高地”,成为国家层面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海洋事业发展的大好形势,青岛农大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地处青岛这一区位优势,将水产学科整体搬迁至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积极与周边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融进海洋创新新高地,实现资源共享,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全面提升了学科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学科跨越式发展。近三年,水产学科共承担国家948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7项,引进培育国家杰青、“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17人次,获批山东省一流学科及其专项建设经费,新增省市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选育的国家新品种扇贝“渤海红”“青农2号”和“青农金贝”成为我国北方海域主要养殖品种,全面助力国家战略盛开“蓝色之花”。

对接军民融合战略发展食品学科。青岛农大紧密结合国家粮食安全和山东省建设国家粮仓的战略需求,积极发展作物学、植物保护等学科,汇聚江南大学等单位,打造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高地,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和国家战略做出积极贡献;紧密结合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稳定需求,发展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兽医学、畜牧学等学科;紧密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等战略,发展农业工程学科,推进了相关学科发展实现新突破。

(三) 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青岛农大围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需求,按照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通过优化调整学科布局、突出强化优势学科、促进发展交叉学科、改进提升涉农学科等措施,充分发挥学科整体实力,努力寻求乡村振兴战略学科增长点。在山东省高校率先成立第一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和山东首家市级乡村振兴研究院,并先后在省内部分县市设立了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分院,依托优势学科,整合各学科资源配置,增强特色学科驱动力,做乡村振兴研究的“领头雁”。两年来,累计投入1000万元,先后完成了四个市(县)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搭建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推进机制,打造了样板村、示范村、提升村阶梯式乡村振兴模式,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奉献了青岛农大力量。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组团式”技术攻关优势,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先后创建出台田降盐、暗管排盐、上农下渔、稻鸭共生等盐碱地高效利用原创性技术21项,技术模式在CCTV-7的《农广天地》栏目播出,并被山东农科频道、山东新闻联播广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三、对标区域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提升学科服务能力

地方高校立足区域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职责所在,也是学校拓展办学空间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坚持以山东半岛为核心,立足山东,立足“三农”,将学科建设与区域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 面向省市重大工程需求,聚焦凝练学科方向

聚焦地方发展战略凝练学科方向。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高标准提振创新驱动,多领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山东省落实总书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指示的重大举措,是农业院校学科发展由大到强、全面求强的重大机遇和重大挑战。青岛农大聚焦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精准对接“十强”产业中的高端装备产业、现代高效农业、智慧海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依托新农科优势,优化学科布局,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先后获批省级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服务青岛产业发展重点学科等项目,专项建设资金近8000万元。

与驻地政府联合打造经济增长点。为进一步促进高校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青岛农大坚持“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与驻地人民政府联合共建了青岛国际农业生命智慧谷,实现了优秀科研成果在当地转化。智慧谷入驻的中外项目全部投产运营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亿元,为地方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提供了新动力。

(二) 承载服务国家脱贫攻坚使命,聚焦科技扶贫总要求

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优势。农业高校具有与农业农村发展紧密相关的人才、智力、科技优势,是精准脱贫的生力军[11],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大有作为。青岛农业大学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总要求,大力推动精准扶贫、科技脱贫深度实施,各学科服务“三农”主动发力,各显神通,逐步探索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平台,统筹学校学科与科研、培训与培养、服务与推广等特色优势,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美丽、农民致富的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1+5”的科技扶贫模式,推动高校社会服务提档升级,走出了一条“农字号”学科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科技扶贫和科技特派员案例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10多家媒体宣传报道30余次,受到政府部门通报表扬,并在全国教育扶贫论坛上分享了青岛农大经验。

(三) 立足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服务“三农”

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青岛农大坚持把服务“三农”作为学科建设的目标之一,选派“精兵强将”,投入服务 “三农”主战场,以“软实力”克服“硬堡垒”,从社会需求中找课题,让技术长在泥土里,全面提升学科支撑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年来,农业类学科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70项,科研经费达8亿元;山东省确定 50余项新技术和新品种为主推;27项科技成果向企业转让,资金达6000多万元;在不同地区先后打造了高抗玉米、抗逆小麦、优质花生、光伏大棚、加工专用苹果、耐寒茶树、有机韭菜、高产甜瓜、早熟草莓、优质肉牛、特色水禽、杂交扇贝等20多个特色农业新品种和产业链,大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村脱贫和农民增收。其中,特种经济动物学科进行了水貂颗粒饲料、NCG的应用技术研究,在山东开展水貂繁殖期光控与饲喂外源孕酮缩短滞育期技术示范和推广,普及率已近90%。茶学学科以“育优良茶业品种,建满园生态春色”为目标,累计繁育茶树苗木3亿株以上,相关配套技术累计推广100余万亩,创经济效益8.5亿元。农业工程学科在根茎类作物生产和育种机械装备领域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融合10余家农业机械生产企业联合攻关,完成“花生机械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山东省农业机械类国家奖的新突破。通过机械化作业,让花生收种“挺直腰杆”。

四、 立足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力推进“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青岛农业大学在对农业及相关产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新农科建设的发展理念,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重塑课程体系,优化学科结构、调整专业设置和加强教材建设等手段,进行了一系列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和体系改革。

(一) 适应与引领现代农业新业态需要,重组学院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实施学院重组。建设新农科是拓展传统农业学科内涵,构建高等农业教育新理念、新模式的需要[12]。青岛农大围绕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等新农科建设系列要求,紧密结合山东省即将开展的招生制度改革,对接省现代高效农业、智慧海洋产业和精品旅游产业,瞄准乡村振兴战略和蓝色海洋战略需求,面向农业新业态的学科服务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积极实施了学院拆分与重组工作。比如,成立了山东省唯一的草业学院,争取打造优势突出的高峰学科、高原学科。

构建具有新农科特征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新农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13],为了适应这一特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积极构建具有新农科特征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对传统农科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改造升级,重构了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提升了传统农科专业人才培养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适应性。

(二) 优化涉农专业结构和设置,厚植培养新农科人才土壤

积极改造升级涉农专业。基于“结构优化、重点引领、创新驱动、特色发展”的建设理念,在传统的农科类专业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础上开设了新农科实验班,培养农业技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现代金融技术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特征的新农科专业人才。结合现代农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经济与金融专业,增设了合作社经济、农业合作经营、农产品电商、农旅文化等专业或专业方向;依托电子商务专业增设了现代农产品电商方向,打造经济与金融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亲农”特色。

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基于人才培养需求,围绕青岛“海上粮仓”、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战略实施,促进水产学科与资源与环境、动物医学、旅游、健康等学科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新增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后期将增设休闲渔业、海洋生物医药等专业或专业方向;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设立移动互联、云计算与大数据、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等专业(方向),并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度发展智慧农业;结合马业和马术运动的蓬勃发展,增立马业科学专业,等等。在增设适应社会需求的新专业(方向)的同时,青岛农大停招了部分就业率低、一志愿率低、转专业率高、与市场契合度低的专业,使专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加强校企合作办学。近年来,青岛农大积极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力度,搭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专业平台。当前,青岛农大开设了12个与社会、行业、企业契合度高的校企合作专业方向,打造新工科、新商科专业,构建独特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 重塑新农科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新农科课改教材

调整专业核心课程。为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新模式的要求,青岛农大对原有的大农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造,删减了落后的专业理论和技术课程,淘汰了与新农科人才培养契合度不高的课程,新设置了农业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的专业核心课程,使专业核心课程更加适应新农科要求。

推进交叉融合。为更好地满足新农科专业建设对优质教学资源的要求,青岛农大在重塑的新农科核心课程体系框架下,打破固有的学科边界,推进涉农学科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交叉融合,调整和优化教学资源,积极做好新农科课改教材建设。当前,青岛农大加大了推进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材研发的力度,建设了一批新农科课改教材,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同时,青岛农大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融媒体技术,建设了一批基于新农科专业的网络在线课程,多途径多渠道丰富了教学资源,积极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当前,地方农业院校面向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面向产业发展需求、面向“三农”发展需求,主动作为、超前谋划,加快实施开放办学、开门办学,扎实推进农业学科建设,已箭在弦上。必须建立开放共享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和产业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区分人才培养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面向产业、面向行业和生产一线,深入开展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学科建设支撑度和贡献度。必须坚持需求导向,通过聚焦重大需求,挖掘学科潜力,全面推进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农科青岛战略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