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教育的灵魂

2020-01-02 12:30陈弘曹威伟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灵魂大学教育

陈弘,曹威伟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中国大学教育面临新的转折点:从满足基本的需求,到追求更好的教育。什么才是更好的教育?如何办更好的大学教育?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大学教育是否促进了“人”的心灵成长?是否回应了人类社会发展对大学教育所持有的深切期待?是否真的重视了对崇高价值和终极意义的追寻?对于以上这些问题的再思考,构成了我们对现阶段大学教育的反思与考量。本文试图从理解大学教育的灵魂出发,就什么是“有灵魂的大学教育”、如何办“有灵魂的大学教育”进行探讨。

一、 何为大学教育的“灵魂”

关于灵魂,《辞海》有三个义项:一是指宗教所信居于人的躯体内主宰躯体的精神体,二是心灵,三是比喻起指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1]。本文所指的灵魂意指事物中统帅和主导作用的因素,如精神、思想、感情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所取“魂”之义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倚靠。

“灵魂”以情感、价值观和信仰为重要构成。有灵魂的大学教育,应当是教育情怀、教育价值观和教育信仰三者合一的教育。教育情怀表达人们对教育事业的感性追求,意味着对教育的一种持久、特殊、难以割舍的感情,是教育使命感的集中呈现;教育价值观表明了何种教育理念值得确信,从而构成大学教育灵魂的中枢系统,经过价值判断转换为行为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教育行为;教育信仰是支配大学教育灵魂的核心力量,它构成了全部精神世界的统摄力量。有灵魂的大学教育,意味着大学教育必须是有情怀、有信仰和价值观的教育,离开了信仰、世界观、情怀,教育只能是“非理性知识的堆集”,不可能培养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一代新人。

二、 有“灵魂”的大学教育的理论思考

信仰、价值、精神三位一体地同构了大学教育灵魂的主体框架和本质内容,支撑了大学教育铸牢信仰之魂、铸塑价值之魂、铸就精神之魂的三位一体铸魂逻辑。

(一) 大学教育的信仰:以人为本,为生铸魂

大学阶段是人的精神成人的重要时节,大学教育承担着健全与完善人格的重任,“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是只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2]。然而,功利主义主导的大学教育,越来越聚焦到了“有用”和“有效”上,离“铸魂育人”越来越远。正如刘易斯所谈到的,哈佛大学“不乏关于‘世界问题’‘知识探索’‘成功’之类的词句,却鲜有看到个人力量、完善的人格、善良、合作、同情以及如何把眼前的世界建设得更美好等方面的言辞”,“学校越出名,就越强调在教师、学生和经费市场上的竞争力。”[3]大学教育如果不能饱含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对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注,对人性健全发展的关注,而只是将教育看作一种获得实用技能的手段,那就是信仰缺失、灵魂遮蔽的教育。就必然会出现钱理群先生谈到的“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4]的现象。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承担着为国育才,追求真理、弘扬文化、担当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神圣使命,其本质是育人而非制器。要纠正其工具理性的倾向,回归其信仰,必须重新确立起“人”在大学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让教育的观念与行为,目标、过程与结果都定位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让工作的评价、内部资源的分配都以是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作评判,切实围绕着“完整的人的生成”来展开。大学教育者应当是有教育信仰的教育者,以农夫般虔诚的心,视学生为承载希望的青苗,勤劳而谦卑地耕耘育人热土,为学生浇水、施肥、除害、护根,营造安全、健康、富有营养的环境,让他们在大学里自由而蓬勃地生长。

(二) 大学教育的价值:培育“全人”,完整育魂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应当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即一个“全人”,而不是培养只具有某一方面的知识、能力的人。教育不应仅仅是知识传授和技能习得,不是为了人生在世获得各种现实成功的资本,而是要使人在身体、知识、智力、道德、批判性思维、创造性、精神、价值操守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人成为“完整的人”。

全人教育是一种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融为一体的教育,既关注学生专业成才,也注重对学生的心灵滋养和人格培育,注重陶冶情操、滋润心灵、焕发学生的精神与意志、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品质,使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变得更加和谐。在知识传授方面,全人教育要将知识传授与智慧启发结合起来。“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颗沙子就是一颗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5]任何一种知识背后都指向一种智慧,学习哲学、数学等,并不是为了获得知识本身,而是为了唤起抽象思维的能力,引导人们去探究事物的本质,找出万物的普遍联系,使人对世界规律的把握、对真理的把握更趋完善……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贯穿智慧教育,使学生穿透知识的表征去沉思,去探求,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在能力培养方面,全人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专业的吸纳,更要注重其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结论,更要注重学生是否领悟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笛卡尔认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学问是方法的学问”。一旦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养成了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的习惯,就能做到一专多能、一通百通,学业问题也好,人生观问题也好,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也为自己走向社会找到了立世之本。在价值塑造方面,全人教育是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教育,其使命在于塑造学生的灵魂和终极价值理念。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一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6]原浙大竺可桢校长也说,“既要成为领导人才,社会栋梁,那么只掌握一些专门知识,专门技能是不够的,应该知识广博,拥有科学头脑,做到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考,而不至于盲从”,还说“一个民族内忧外患、贫穷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民,特别是大学里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没有科学头脑,轻信盲从,这样的民族有亡国的危险”[7]。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家国情怀、理性思维、宽容心胸、健康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的成熟的人,是大学教育应有的价值取向,也是大学不同于职业训练机构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全人教育还意味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全面和谐教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全人教育始终坚持德育优先。习近平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原浙大竺可桢校长认为大学“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7]351。坚持德育,意味着要通过习惯的培养,发展人性、改善人格、完善人生,使学生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8]道德的培养应从身边的细节和小事做起,倡导践行“每日四问”,即“今天我的身体进步了?” “学业进步了吗?” “道德进步了吗?” “工作进步了吗?”除了德育之外,还需要有体育、美育、劳育和智育,让学生具有健美的体魄和勇敢的精神,具有对美好事物的欲求和审美鉴赏能力,具有创造的精神与创造的人格。

当大学里都拥有这样的教育价值观,将育人“上升到个体精神生长与灵魂化育的高度”,大学才能为学生锻造有希望的人生,也才能寄寓一个民族的希望。

(三) 大学教育的情怀:宁静致远,潜心铸魂

当今的大学里,教育绩效等考核的压力、浮澡的学术风气已经让一些大学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一些老师整天忙着争项目,搞评比,跑课题,无法“仰望星空”,忍受“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寂寞,偏离了教书育人的本位。更有一些教师只专注于专业和科研,公共意识渐趋淡薄。科技部办公厅在新冠疫情期间下发《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技攻关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各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在疫情防控任务完成之前,不应该把精力放在论文发表上,就是针对这类现象而言的。

梅贻琦说,“凡一校精神之所在,不仅仅在建筑设备之增加,而实在教授之得人”[9]。教师的重要性在于通过与学生的交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德行与智慧,铸造学生的灵魂。因此弗朗西斯·培根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设计者”,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则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大学里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平民家庭,他们怀着“读书改变命运”的巨大希望,并把这种希望托付给大学。“教育是平民进步的阶梯”,大学教师和大学管理人员应当始终牢记肩负的使命,拥有一种宁静致远的定力,以信念和良知还原教育的本来意义,启发和指引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提倡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10]。《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也提出,教师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守好讲台主阵地,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铸魂是一项“慢”的志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积淀过程,如果没有潜心问道,不计名利的教育情怀,要让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是不可能的。

三、 有“灵魂”的大学教育的实践途径

办有“灵魂”的大学,不仅需要树立教育信仰、厚植教育情怀、深培教育价值观,也需要现实的途径与办法。这里着重从氛围营建、通识教育、校园环境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 在人文氛围中涵养灵魂

办大学就是要营造氛围。大学,应该是容纳百川万物、吐故纳新的海洋,是生物链中特性各异彼此相依的个体组成的生态群,是具有丰富养料的肥沃土壤,是一方值得终生守望的精神家园,是一个不断闪现创新火花的思想孵化器。办大学在做好专业高等教育的同时,要“办”出“闲花落地、润物无声”般浓郁的文化氛围,营建一种浸润心灵、滋养灵魂的大学文化。教育犹如农业,而不是流水作业、批量生产的现代工业,必须精耕细作,不能急于求成。面对个性各有差异的人,要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敬畏自然法则,心怀大爱精耕细作,用心“培土、播种、除草、施肥”,为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以及学校内部,也要建立起与有“灵魂”的大学教育相适宜的教育教学体制机制、考核评价制度。以农业大学为例,要在校园里营造浓郁的“知农爱农”氛围,通过典型示范,邀请农业科学明星进校与学生面对面、零距离演讲互动等方式,引领学生进德修业,厚植家国情怀、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

(二) 在价值教育中培育灵魂

人文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从而成为完全、完整的人。纽曼认为,受到完备的人文教育会使人“拥有受过教养的心智,精致的品味,正直、公平和冷静的头脑,以及生活行动中的高贵而又有理性的姿态……所有这些,都是一种博大知识的固有性质。它们正是一所大学的目标。”[11]人文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学教育中的缺失,可以说是一种结构性的缺失。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第一,应当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理智与情感的整体发展预期,培养宽厚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德行、理想和责任,引导学生实现精神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第二,应当突破学科藩篱,以人类发展的重大主题为核心组建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古典文明、中国精神传统以及中国所面临的形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懂得中国、理解中国;第三,应当办有特色的人文通识教育,根据各校特色建构课程体系,并融贯于大学整体精神之中,不宜千校一面。如农业大学建设的“大国三农”通识教育,应当着眼于农科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以强农兴农为教育目标来设计课程。通过通识课程增进学生了解国情、农情,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构建起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

(三) 在精美环境中熏陶灵魂

建筑是无声的语言。卓越大学,目之所触,耳之所及,均能激荡情怀,激发遐思,激励追求。学子浸润其中,春风化雨,蓬勃生长。学校的建筑、设施、装修、雕塑、景点以及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应当注重大学灵魂的嵌入与融合,服务于学生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教育灵魂”的生成。农业大学的校园环境建设应当突出“农”的特色,可通过农业博物馆的建设,展示农业的起源、发展、进步以及未来农业的发展前景,教育学子弘扬传统农业文化、唤起民族精神;通过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将农业科普教科书生动地写入环境之中,激发学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热情和动力;通过建造校园农业文化景观,为教学楼、学生公寓命名,为学子传递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想信息,熏陶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通过修缮和保护标志性建筑,展示大学的成长轨迹和中华民族风雨沧桑的历史进程,激发学子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发奋求学的热情和动力。

猜你喜欢
灵魂大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留白”是个大学问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