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0-01-02 03:58王靖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王靖宇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 472000)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大学历史上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地位。从20 世纪开始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始蓬勃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遍布各个行业,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延伸,就业愈发困难,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必须更改以往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创新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脱离就业困境,将这门历史悠久的专业传承下去[1]。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并不显著,甚至体现不出来其职业定位,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竞争力,着力培养学生对相关岗位的适应能力。

1 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不全面

汉语言文学专业顾名思义应该重点着手于语言与文学,但是,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时过于重视文学,对语言的重视程度较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相对偏向于文学方面的知识点,对汉语言文学的语言方面知识点接收效果不佳,无法为就业奠基基础。一方面,学生毕业后就业十分困难,虽具备鉴赏和评价作品的能力,却无法满足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语言方面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因为教学内容片面,使得教学目标性不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写作指导,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具备作家级别的写作标准。同时,学生的文章写作数量虽在不断提升,内容却大多浅显。而高校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文字能力,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素养,这在目前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中并未得到体现[2]。所以,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并不愿意接收这类学生,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困难重重。

1.2 不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主,很多教师都表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没有必要开展实践教学,只需要通过背诵和铭记以及理解就可以学习到相关知识点,所以在课堂之外,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也没有相关的实践活动支撑课堂教学内容。而从就业的视角出发,实践是检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准,无论何种学科都需要实践。没有实践经验,只烂熟一些书本知识的学生自然不会引起企业的重视,反之还会使得企业排斥这类学生,同时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会随之削减,没有竞争优势[3]。

1.3 教师教学理念陈旧

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保障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目前很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式较为陈旧,且师资年龄较高,课堂氛围极为不活跃,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长时间要求学生背诵理论知识,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新时代下,就业要求不断提升,企业不仅要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要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本功,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内容和就业实际需求出现脱轨现象,教师还单纯的以应试教育为核心实施教学,高分低能的学生比比皆是,不仅脱离了社会需求,也不符合新教育的理念[5]。

1.4 考评机制单一化

长时间以来,教学评价都非常注重学生理论学习的评价,评价主体和标准非常单一,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来说,单一的评价标准并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需要结合教学活动情境和参与度展开全面的评价[6]。然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考核的模式却以试卷考核为准,试卷以考查学生背诵能力为主,题型并不丰富,对学生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考察较弱,使得学生出现了投机取巧的思想,只专注于背诵,忽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的实际需求。另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多重标准融合到评价标准中,而是以考试结果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这极大地限制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良性发展。

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1 丰富并改进教学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主要有语言学概论、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史、史学等。可见,汉语言文学课程涵盖内容较多,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要理解教材内容,充分领会教材的撰写意图,将作者反复推敲后的文字铭记在心,用心体会和琢磨,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学习的技巧。首先,以就业为导向的情况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应丰富教学内容;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应按照教学目标适当的改进教学内容。在内容上主要以健康教育、思想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为主要丰富点。在教学目标上应全面结合就业需求,树立标准的政治思想,针对社会需求设计教学安排;最后,教师应重视语言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能一味地追求文学教学[7]。

2.2 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想要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含量,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在其中可扮演引导者的身份,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8]。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视频教学、网络教学抑或是多媒体教学等,这些都是能够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之一,而相对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通俗易懂的图像和影像更能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性,加之高校学生的思维已经偏向于理性化,且正处于思维转变的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靠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画面的形式将抽象的画面转变为具象的画面,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形成手脑并用的习惯,刺激学生感官,让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充满灵活性,学生产生学习满足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3 强化教师教学水平

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教学理念,对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其应该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涵养水准,秉承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9]。虽然现有的教学理念方向是正确的,但是目前部分教师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亦需要创新思维。可见学校必须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想要培养出符合就业条件的学生,教师必须有充分的实践经验,且熟悉理论知识。一方面,高校应不断考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了解其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强化教师的阶段性培训,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具备思想政治知识涵养和心理健康知识涵养,具备为学生指明就业方向的能力,唯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要求。

2.4 丰富考评机制

成熟的考评机制能够完整地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而通过考评及时了解学生的弱点,并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强化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10]。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设计考察试卷时可以丰富题型,并且削减通过背诵便可得分的题型,加强理解类、创新类和社会需求类的题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得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局势。同时,教师在考查学生时不仅要根据试卷内容对学生进行指导,还要面对面地与学生沟通,通过记录的形式分析学生的弱点并和学生相互讨论,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削弱学生的知识盲点,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适应现在的社会环境。在考评的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实施双向评价,强化学生好奇心,提高教学效率。互动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过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充分调动出来,才能实现师生互动的效果[11]。帮助学生调整视角、迁移思维,把握好互动的操作程序和运行规律,避免学生情绪失控、观念扭曲、节律错位。

2.5 实现学科的精准定位

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很多高校都有开设,这一大环境下,高校需要以自身的师资力量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基础,制定出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国家重点高校都配备了雄厚的教师资源以及配套的图书资料等,生源基础也十分优秀,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该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能够从事语言类相关的工作,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和管理的能力,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12]。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能够从事汉语训练以及教学专业型人才。高职院校或者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和农村提供汉语言文学有关的专业化人才。综上所述,学校要立足于实际,以学校本身的实力和专业特点为基础,适应不同层次的办学需要,做好学科定位,提高办学的结构性。

2.6 明确就业指导机制

众所周知,对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其职业定位不够清晰,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意向也不明确。有很多学生上完4年大学后没有任何职业规划,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手忙脚乱,不知道做什么。因此,针对这种状况,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建立明确的就业指导机制。大一是大学学习生涯的第一年,也是就业教育最开始的阶段,这一年教师要像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保证学生知道就业工作的概念和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做好大学4年的规划[13]。大二学年是就业储备期,这一年教师要进一步深化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当下就业形势,帮助学生调整职业规划,锻炼学生必备的素质和相关技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业取向分化时期就是大三学年,这一年内教师要实现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不同职业的去向如考研、报考事业单位、自己创业等,以学生的不同选择为基础,通过专题演讲、报告会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大四学年是工作与考研的分流,对于考研的学生要注重学科教育,提高其知识水平,对于准备就业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做好相关课程培训,做好技能训练。

3 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想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高就业率,必须始终秉承创新学习、理解学习的理念,教师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考评机制,凸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让其在社会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专业
我们需要文学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