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振红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文化意识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梅德明和王蔷认为:文化意识的要素主要指中外优秀文化,既包括人文知识,也包括科学知识。鉴于此,英语课程应发挥好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为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基于整体语言教学理念,从整体上梳理、统筹教材并设计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具备一定跨文化沟通及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能力的人。
教材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为此,2019 年6 月,译林版《英语》教材进行了部分内容的修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本次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修改中,编写者增加和融入了不少中华文化元素。首先,增加了中华经典故事。如六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Checkout time)中的Read and write部分,在不改变单元话题、语法项目的前提下,教材将原来的故事The Beauty and the Beast 替换为中国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再如:六下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 中的Culture time板块呈现了《狐狸和乌鸦》和《猴子捞月》中外两则寓言故事。在教材中增加中华优秀文化,能丰富学生的中华文化体验并提高学生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其次,教材增加了相关中华历史成就的素材。如:六上Unit 4 Then and now(Culture time)中“The Americans invented the aeroplane.”被改为“The Chinese invented the compass.”由此可引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北京外国语大学陈章云教授认为,新时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方面是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修订后的译林版《英语》教材中有明显的体现。如:五下Unit 6 In the kitchen(Culture time)的内容原为“I eat with chopsticks. I eat with a knife and fork.”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多,学生已经普遍知晓中西方的餐具及用餐礼仪知识,因而教材将内容调整为“Chinese food is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I love Chinese food.”插图则呈现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以展示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下,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教材在介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上,五上Unit 6 My e-friend 中还增加了“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希腊和俄罗斯,以增进和丰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修改后的译林版《英语》教材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文完整表达和缩略表达——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PRC。“饺子”的英文表达则由“dumplings”改为“jiaozi”。此外,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时,也将原来的英文表达调整为英文加汉语拼音组合表达的方式,如将“Dragon Boat Festival”改为“Dragon Boat Festival(Duanwu Festival)”,将“Double Ninth Festival”改 为“Double Ninth Festival (Chongyang Festival)”等。这样的表述方式更为精准、规范,且能体现中华文化和汉语的国际影响力。另外,教材还将部分公共场所的标注改为中英文结合的形式,这更加符合国际惯例和生活实际。
当然,由于英语教材融入中华文化的尝试刚刚起步,且教材篇幅存在一定的限制,所以,教师仅仅依靠教材进行中华文化的教学显然是不够的。作为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中华优秀文化素材,也要基于教材拓展相关中华文化元素和素材,从而将中华优秀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当下,教师可以通过预设融入为主、随机融入为辅的方式将中华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下文,笔者以六下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 的教学为例,试述之。
单元教学目标是单元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将文化知识目标和文化品格目标纳入单元教学目标,中华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才会有依托。中华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融入,还应包括文化态度层面的融入,如文化自信,更应涵盖价值观层面的融入,如文化价值等。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将该单元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能听懂、会说、会读large、strong、weak 等形容词和quietly、loudly、happily等副词以及其他新词汇,能掌握The mouse said quietly. The lion laughed loudly. 等句型;(2)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复述Story time 板块的故事《狮子和老鼠》以及Cartoon time 板块的故事《Sam 智取乒乓球》,并了解其寓意;(3)能够按照节奏和指令,准确朗读语篇和儿歌;(4)拓展对比阅读成语故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鹬蚌相争》,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5)能用英语说成语故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鹬蚌相争》《猴子捞月》,提高文化自信和跨文化沟通能力;(6)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能做到独立思考和客观判断,提高思辨能力。
由于受篇幅的限制,教材中融入的中华文化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地方化、校本化。因此,教师需要基于课标、区域的具体情况以及学情,适度增加中华优秀文化素材,从而给学生提供更丰富、更个性化的文化体验。
本单元的Story time 板块呈现的是狮子和老鼠的故事,该故事的寓意是弱小者看似微不足道,但有时也能给强者提供帮助。这与中国成语故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揭示的道理是一致的。因此,在学习教材语篇后可以拓展阅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同时在第二课时学习Grammar time 和Fun time 板块时可补充阅读《鹬蚌相争》,从而培养学生用英语介绍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Culture time 板块介绍了两个动物故事:一个是伊索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另一个是中国寓言故事《猴子捞月》。教师可以为这两个故事寻找或创编符合学生水平和单元语言目标的英文故事,在教学该板块时可以请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故事来说一说或演一演。
Cartoon time 板块中Sam 智取乒乓球的故事(Sam 将水倒入洞里,使不小心掉入洞里的乒乓球浮起来,却意外地发现浮上来许多乒乓球)与《司马光砸缸》中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有相似之处。增加这一中国故事的英文版,可以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豪感。
要将中华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且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师生须在统一的单元主题下,在统整的语言情境中,紧扣单元学习目标整体设计并开展语言学习活动。
1.紧扣单元主题,在情境中交流。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因此,融入中华文化的英语教学也应在单元主题下开展,否则会使教学显得凌乱且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呈现了不少中外经典故事。Story time 板块的《狮子和老鼠》选自《伊索寓言》,Culture time 板块介绍了Mike 和Yang Ling 喜欢的动物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猴子捞月》。因此,笔者拓展的中华文化素材也同样是经典的中外故事,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鹬蚌相争》。这样的中华文化素材贴合单元主题,教师可以基于单元大主题,设计“你我共读中外经典故事”的主情境,并引导学生在统一的情境中学习和交流。
2.紧扣语言目标,在活动中探究。
语言学习须依托语言活动。鉴于此,教师可结合本单元的语言学习目标,开展如下语言学习活动。
(1)多种语言活动导入,激活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学家Anderson 和Person 指出,阅读理解的每一阶段都会涉及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而语言学家Coady 也认为,当读者的背景知识尤其是文化背景知识和概念能力互动时,阅读理解才能产生。在本课第一课时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图片、视频等激活学生对经典故事的记忆。首先,教师在PPT 上呈现童话故事、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等多种故事书的封面,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说一说最喜欢读哪种类型的故事书。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储备后,教师提问:Do you like Aesop’s Fables? What story from Aesop’s Fables do you like?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自己喜欢的《伊索寓言》故事。接着,欣赏《狮子和老鼠》英文故事片段,引出Story time板块的故事。
(2)多种方式阅读,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狮子和老鼠》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教师可以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个故事,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基于学生的叙述,教师提出两个问题:How were the lion and the mouse?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运用寻读跳读结合的方式快速阅读故事,感知文化重点。在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基本了解故事内容后,教师请学生细读故事,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A.The lion caught the mouse.B.The lion and the mouse became good friends.C.The lion could not get out from the net.D.The mouse woke the lion up. E. The lion let the mouse go. F. The mouse helped the lion get out.
在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后,教师提了三个问题:The lion was strong. Why couldn’t he make a hole in the net? The mouse was small and weak. Why did he think he could help the lion one day?What if the lion didn’t let the mouse go?并请学生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课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首先须对课文内容进行认真分析比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从而逐步理解故事的寓意:再强大的人也有弱点,再弱小的人也有优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善待他人,才能感受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善有善报等。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不同的观点。
(3)多种途径读后拓展,提升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学习语篇后,学生总结故事的寓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师可请学生自主了解这一谚语在英语中相似的表达,也可以适时补充英文故事Every inch has its advantages,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进一步了解该典故及其由来,同时提升学生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Every inch has its advantages
Long long ago,a little goat met a large camel near a tree. They were very hungry. The camel looked up the tree and got to eat the leaves happily. The goat also wanted to eat them,but the tree was too tall,and he couldn’t reach the leaves. Just then,the goat found lots of fresh and juicy gras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od fence. He got into it easily and ate the grass for a full meal. The camel tried and tried,but he was too big to climb into the fence. It could only look on in envy.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深化文化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并提升跨文化理解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