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探讨

2020-01-02 03:10李蔓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政治课立德思政

李蔓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校要始终明确立德树人具有的核心地位,并及时对高校思想政治课予以改进,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更强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以此更好地推动学生成长与发展。这不仅为新时期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明确方向,而且在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支撑下,也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1 立德树人的提出及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提到,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重点与核心,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实现奠定基础。总书记上述讲话内容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和战略高度为立足点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予以的明确阐述,是新形势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予以培养的重要载体,应借助多元化途径实现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对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积极探索,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获更大的成效。

2 立德树人具有的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是实施高校教育教学活动时的重要任务,高校立德树人教育需要始终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足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下,实现对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成果的有效兼收与整合,从而为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奠定坚实基础,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的实施[1]。

首先,立德树人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利于大学生政治觉悟的提升,确保了政治方向的坚定,另一方面对政治信仰树立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觉性提升也大有裨益,从而更好地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与国家民族事业相融合,促进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

其次,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推动了大学生道德文化水平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各个层面都有融入与渗透,不仅保证了德育教育渗透的润物无声,滋养了大学生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而且也教会了大学生以德为先,为大学生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最后,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措施。就高校课程体系来讲,具有健全性等特征。同时,在教师引导下实施各类实践活动、科研活动的背景下,大学生人格也获得了持续的完善,并在健康心态辅助下实现对生活工作中各类问题的客观看待和有效解决,进而实现真正成长。

3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路径

当前,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路径主要可以从6 个方面着手:第一,以立德树人为抓手,创新思路,调整优化课程内容;第二,借助思想政治课的主阵地作用,推动立德树人的落实;第三,高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促进立德树人落实;第四,强化思想政治课教育中的社会实践,增强立德树人教育;第五,强化思想政治课教育中的社会实践,增强立德树人教育;第六,注重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具体内容如下。

3.1 以立德树人为抓手,创新思路,调整优化课程内容

教师在调整优化课程内容时,要将道德教育、时代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今,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民族的复兴产生直接的影响。高校负责思政教育的教师,要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出来的要求,确保大学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要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将理论性较强的观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情境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及情感,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同时,还要形成正确的三观。

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调整优化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在结合思政课程的要求及标准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自主课程的研发,适当增加与学生现实需要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比如:合理消费、学习生活、安全就业、人际交往、权益保护等,让学生掌握生活、生存的技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要密切关注国际范围内以及国内的形势变化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来对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将自己或他人创造的新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必须要在教学内容中充分地体现出来,让大学生及时掌握国家的政策及发展方向。

3.2 借助思想政治课的主阵地作用,推动立德树人的落实

思想政治课其本质目标就是要促进立德树人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到,要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化,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与落实,进而带动全民道德素质的提升。

立德树人是实施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而思想政治课则发挥着载体和渠道作用。思想政治课要始终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并持续改进,从而更好地与大学生发展需求相一致。据了解,人的受教育程度和生存环境是决定立什么样的人、树什么样的人的重要因素。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对立德树人示范作用予以重视,强调其特征的突出,对其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着重把握,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的完善性,确保高校思想政治课知识教学体系的与时俱进[2]。此外,还要以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环节为面向,推动思想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与完善,并注重人才队伍的强化,从而有效促进立德树人实效性的提升。

3.3 高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促进立德树人落实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主要可以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个方面来进行。思想政治课要坚持改进中提升这一原则,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同向同行,推动协同效应的形成。同时,要以现代化手段为辅助,实现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有效性,例如,可以对超星学习通进行运用,从而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专业课教学的课程制作、课堂互动等服务,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思政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加大对教学的深入研究力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特点,保证后续教学的针对性。同时,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教学方法的系统化和合理性,对于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讲,也要促进其规范性的提高。此外,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还要将经验总结作为重点内容,以多维度出发进行有效反思,这样既可以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得到强化,又能够实现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从本质来讲其并不是对一门课程的特指,也不是在以往基础上增设的活动,而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各个课程教学及环节的融入,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推动显性思政的强化的同时对隐性思政予以强化[3]。前者将人的综合素养培养过程中根植理想信念作为了侧重点,而后者关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主流价值引领。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协同下,也为课堂教学主渠道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立体化立德树人实现提供了保障。

3.4 强化思想政治课教育中的社会实践,增强立德树人教育

想要使大学生具备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要引导学生进入到实际生活环境当中,从而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背景下学以致用、深刻领会。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践资源,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其与服务社会进行整合与合作,保证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契合性[4]。同时,要促进学校这一主阵地和校外实践基地的整合,将实习实践落到实处,或者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空余时间进入到贫困地区支教或参与志愿服务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社会产生更强的体会,利于其潜能的发掘,而且还能实现对成长空间的有效延伸,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贴合度。

要增强社会实践育人的作用,促进实践课程在课程中的所占比例的提升,从而依托社会实践这一平台推动大学生的成才。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推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学习的融合,这也是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进行联系的基础与前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经验的总结,从中感悟真理,促进正确三观的养成,另一方面也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提供了保障。

3.5 借助网络新媒体,促进立德树人的有效落实

现阶段,互联网已成为思想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文化生活的阵地,凭借信息海量性等特点,无论对于大学生思维方式还是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十分关键的影响。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明确当前新形势,并及时调整自身,更好地提升与新形势的适应性[5]。同时,还要以新媒体传播手段为载体和辅助,使思想政治教学传统优势和信息技术相融合。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要以“互联网+”武装思想,加大对科技网络技术的运用力度,使其更好地与思想政治课整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网络载体的完善性;其次,要明确和掌握网络的传播规律,对现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予以整合,并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下,实现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建立等都是可以应用的方式,以此促进高校思想政治课质量的提升;最后,就校园网络新媒体平台来讲要建好、管好、用好,以此建构起精神方面的防线,给学生创造出安全、干净的网络空间,更好地守护学生的精神家园。对于重大问题来讲,要引导和鼓励大学坚持和明确自身立场,并在自身力量下积极、大胆地与不良言论作斗争,以此使大学生始终坚持自己正确判断,强化其抵抗不良思想诱惑的能力。

3.6 注重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

思政教师是确保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力量所在,对此,想要做好立德树人,还需要着重强化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6]。一方面,高校要以思想政治课教师为面向开展相应的培训班,督促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并设置相关课题,围绕课题进行深入探究;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大“四有”教师标准的建立,注重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并在现有考评内容基础上增设道德品质考核。就青年思想政治教师来讲,高校除了要注重对其道德品质的培养外,还要强调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优势的发挥,并针对青年思想政治教师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以此促进其教学能力的充分发挥[7]。

4 结语

综上所述,坚持立德树人,并以此为导向进行素质水平高和道德素质高的人才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开展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基于此,教师首先要对立德树人及其意义予以明确,并继续加大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路径的探索,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得到充分展现,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政治课立德思政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