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丽
(大理大学 民族文化研究院,云南 大理 671000)
云龙早在公元前109年就设为“比苏”县治,“比苏”一词为古白语,是指有盐的地方。[1]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著名的“蜀身毒道”与“茶马古道”穿境而过,是古代西南地区著名的盐井产地。境内有八个世居民族,白族人口占大多数,是一个典型的白族古今文化展现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理州“国家级生态保护试验区”的核心文化保护区域之一。“千年白族村”诺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先后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等荣誉称号。
整个村子从谷底开始,傍山依台建筑,层层叠叠,如台如榭,错落有致地建在陡坡上,造就了诺邓村别具一格的村容村貌,也尽显了诺邓人依恋自然而又利用自然、生存于自然的独特风貌。建筑布置和工艺都各具特色,古色古香,完整地保存着山地白族传统民居的风貌。[2]独特的地势造就了独特的房屋建筑,“五滴水”“三滴水”“一颗印”的建筑完整地保存着山地白族传统民居的风貌。诺邓悠久的盐井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别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丰富的饮食文化、多元的宗教文化、浓厚的教育氛围、杰出的人才、古朴的民风民俗等传统文化,无不显示出诺邓文化的深厚底蕴。
百年来,在这个伴随着诺邓盐井文化的兴衰而兴衰的诺邓古村,村民凭借着这张小小的纸,减轻人们生活中的恐惧,给人们带去心灵的慰藉。诺邓人们对利市也是崇拜有加,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在结婚典礼、过春节、祭山神、清明节等重大节日里,用这张纸来躲避邪恶,达成心愿。在家中把利市粘贴于门头便能保护全家清吉平安,在人们心中,就是看家护院、辟邪避灾的法宝。[3]诺邓生活中的利市有着重要的位置和价值,而无论是在私人空间还是在公共空间,利市都为人们提供庇佑,带来吉祥万福。但在诺邓白族村里,人们却未把利市当做民间艺术看待。
利市是诺邓村民对甲马的称呼,又将其称之为“利纸”“利市仙官”。当问到是否知道甲马时人们表示迷茫,但指着图片问村民,他们会告诉你是“利纸”或是“利市仙官”,也有部分村民会告知你是“对联”。可见人们对利市的了解甚微,问到利市上的图案时,很少有人能够说出其中的渊源和文化含义。但诺邓的利市上印刷着名目繁多的神祗鬼灵、飞禽走兽等各类图形,是诺邓先民高超的刻板艺术和印刷艺术的体现,是重要的诺邓民间文化遗产。
作为一种民间宗教文化现象,利市在虞兆湰《天香楼偶得·马字寓用》中,王棠《知新录》中和袁枚《子不语》等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利市于汉晋时期从中原内地传入到云南边疆,也随着人们的迁徙和商业的往来传到了盐井文化发达的诺邓,成为诺邓宗教活动中重要的物件。利市在诺邓的民间宗教中被赋予了神的灵性和使命,是诺邓人民与众神沟通的主要媒介,成为人们向神表达愿望的信件,是天人感应的精神载体。祭祀时请神驱邪、镇妖降魔、招魂送灵、祈福禳灾、清吉平安等一切活动,全靠焚烧一张张利市或者粘贴颜色鲜艳的利市,把祭祀者的请求或心愿迅速地传递给神灵。[4]
利市在诺邓村分布较广,也较为集中、代表性强,最有特色的首推河西村。诺邓地区使用利市的民族比较广泛,在众多的民族信仰神祗中,增添了诺邓利市的民族宗教色彩。诺邓白族利市与诺邓白族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诺邓白族信仰在白族利市中占有重要地位。诺邓的百姓把他们的信仰刻印在灵便又灵通的利市纸上,我们就深知利市纸的份量了。
诺邓古村里利市刻板大约有五块,分别在黄文光、黄锐、何正春等村民家,主人表示,利市刻板都是从祖先手中流传下来的,为了节省材料和便于管理多与“往生咒”和“七月十四日具”刻在一起。平时刻板都收藏在自己家中,放在柜子中或楼上,人们踩踏不到的地方。在节庆时,凭借着友好的邻里关系和朋友关系,这几块古老的刻板就在村落里流转,使需要的每一个家庭都能在新的一年里印刷出五彩的利市纸,因此这块小小的刻板维系着邻里关系,促进着诺邓白族村村民的友好和谐。
进入诺邓村就可以看到鲜红的对联和引人注目的利市垂直的贴在门框上,随风飘扬,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利市纸大部分已经褪去了原有的色彩,但也不难看出面对大门右边的为粉红色,左边为浅绿色,两张利市呈对称图形。进入大门,在卧室、堂屋、厨房、浴室、家神、祖宗牌位等都贴有利市,站在院子里,最多可以看到13处粘贴着利市,分别在左右两侧的四扇门上,堂屋左右两边的门上,两侧楼梯的入口处,以及房屋的梁上都不同数额的粘贴着利纸。
品种齐全、图案精美的诺邓利市,是高超的诺邓祖先雕刻、印刷、造纸等技术在诺邓文化上的集中体现。它的制作过程工序复杂,且比较注重个人的雕刻技术,以及耐心和细心程度。诺邓的利市制作一般由家中具有话语权的男性完成,包括印刷和粘贴,女性一般不去触碰。
1.雕刻工具
版材(木雕版),现在诺邓雕刻的版材多以红豆杉砧板为主,用红豆杉砧板切割成大小和厚度一致的木板。各类加工雕版的工具:有大小和用处不同的雕刻刀,美工刀,白色棉纸和以及画图的铅笔等。
2.印刷工具
墨汁、刷子、棉纸、剪刀、美工刀、纸巾。
3.粘贴工具
印刷好的利市,可用胶布或胶水,面糊或米糊粘贴。
1.模板的雕刻
诺邓利市模板的雕刻方法:先将文字和精美的图案用画笔写在棉纸上,再把棉纸正面贴在红豆杉的木板上,使其雕刻的一面呈现反面的图案,再用雕刻工具进行精工雕刻,使其雕刻出来的图案呈反面。整个制作流程中,木板雕刻最为重要,这是一个版画制作的过程,要求有完美精致的图案构思,得体的图案设计和雕刻的功夫与耐心。
以前人们雕刻利纸的模板,都是采用稠密的梨木,梨木要在盐水里浸泡一段时间,以此避免木材生虫。但近几年由于生态的保护,村民们很少上森林里砍伐树木做雕刻利纸的刻版,现在人们通常秋末后到市场上买回砧板自己进行切割,一块50元的砧板可以切割成四小块雕刻利纸的木板,四块木板正反面都可以雕刻,便可以雕刻8个图案。选择砧板是因为觉得整块买的成本比买砧板的成本还要高。红豆杉树都是人工培植的,春季的树木正处于成长期,容易变形;夏季的木材水份含量多,雕刻出来容易缩水;冬季的木材相对干燥,容易开裂;唯有秋末砍伐的木材雕刻出来的利市不易变形,且牢固耐用。
2.纸的印刷
在先前雕刻好的木板上,用刷子均匀的刷上墨汁,再将裁剪好的棉纸轻轻按在刻板上,用纸巾轻轻的按压棉纸,使其棉纸的墨汁均匀,才能显现出清晰的图案。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颜色的棉纸,一般白事使用黄、白棉纸,春节、结婚等节庆时使用红、绿纸。
诺邓利市种类较多,使用方式也不一样,有粘贴的,也有祭祀焚烧的,不同的利市图案用处也各不一样。
金童玉女:两动静结合、硕大丰满、完整团圆、对称的童男童女双福像,有的两人手持如意,有的上面写有和合,表示喜庆、祥和、招财,包容性极强,贴在卧室、厨房、堂屋、大门等门口,表示吉祥如意,在统一和谐的内涵中充分且合理地表达对于钱财的主观需求,表达着人们的心声,体现人们愿望。这让百姓无需费劲心思思考其中寓意,能够非常轻松的通过特色独特的图案呈现完成“人”与“神”在精神上的碰撞,领略到美好的寓意以及深刻的内涵。画面内容名称可在边框中予以注明,例如“和合”“和合如意”,且位于画面的左右方或上方,整幅画无拘无束地表达着人们的心声,用“童子”憨厚天真身份,二人合起挂铜钱的形象,充分地体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招财进宝:两个财白星,中间为烈焰,结婚、春节、办喜事、建新房时通用。结婚的时候,人们会在升上装满粮食,插上香,贴上利市作为祭祀用,祭拜天地。表示新人结婚后能够财源广进,金银满仓。
囍神:圆润的笑嘻嘻的囍神手捧元宝,用于结婚时,表示喜庆和招财之意。
三界功曹:一人身骑白马,手拿圣旨,上面雕刻有三界功曹。贴在天地,玉皇会祭堂的中间,多用于仪式中。
五官本主:五官明显突出,周正的神像,孕妇临盆之前贴在孕妇门上,祈求孩子五官端正,平安诞生。
奏上堂:中间的图像为玉皇大帝,两边的为招财童子,在堂屋上使用,有玉皇大帝庇佑之意。
月宫:月兔和嫦娥在树下,用于人们结婚时,祈求有月老庇佑,两人能够白头偕老。
报喜甲马:身骑骏马的人手持旗子,旗子上写有“清吉平安”祈求人们平安,少点病痛的折磨。
厩神保佑:刻有六畜(马、牛、羊、猪、鸡、狗),旁边写有“春夏秋冬保平安,六畜兴旺多清吉”。保佑家畜兴旺。
粘贴利市一般采用粉色或者绿色的棉纸,一左一右贴在门楣上。一般面向门楣,左边的为粉色,右边的为绿色。也有人解释粉色的代表男人,绿色的代表女人,粘贴时遵循男左女右的规则。还有人解释,绿色的代表阴间,粉色的代表阳间,粘贴在门楣上,表示不让阴间和阳间不干净的东西进入房间,对屋内的人起保护作用。在人类的早期,白族先民对自然万物的信仰,期望借助超自然的力量解释不可知的现象,以获得心理的慰藉,是一种民俗习惯,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寄愿,对先人宗族的追忆报恩。
龙神:祭拜龙王时候用,一般会在摆设的祭台旁把黄色或白色的利市纸烧掉,预示着把龙王请到了该处,进行祭拜,用焚烧利市纸的方式,祈求龙王庇佑人们。
桥神:祭桥是诺邓祖先们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每当人有病魔缠身或者不顺利的时候,人们便在某座桥旁杀只鸡,举行祭祀活动,桥的两边插上香,换取已经腐朽的木头或者往桥上堆几粪箕土,使其桥更加稳固和安全,然后再把祭祀的利纸烧掉,表示病魔和厄运消去。
哭神:在诺邓村的十字路口,经常会有一块碑,上面刻着东南西北方向的村庄名字。“指路碑”又叫“挡箭牌”,指路牌是有时家中的孩子夜里整夜整夜哭闹,或者孩子病魔缠身时,家人就会去订做一块指路牌放于分叉路口,方便告诉大家,东南西北的方向。这种祭祀活动需要用鸡进行祭拜,并加以祷告,表明自家的目的和心愿。人们认为孩子哭是阴间的人给孩子射了箭,孩子因疼痛而哭闹,只要将箭挡住,孩子就不再哭闹。指路牌上刻着“弓开弦自断,箭来石碑挡”很好的诠释了指路碑的作用,给小孩挡住了病魔和厄运。
祭祀利市一般染成黄色或者白色,并且在做完仪式之后焚烧掉,表示与神灵或者魔鬼进行沟通,利市则表达人们的愿望。
对于利市,村民都声称“祖祖辈辈就流传下来的”。诺邓的利市历史久远,许多人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利市开始嵌入他们的生活中,并且一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在诺邓村里,笔者亲眼看到了黄文光、黄锐、何正春家的刻板,他们表明,自家的刻板都是自明朝时期就流传下来了,刻板上积淀的厚厚的墨汁也见证了它的历史。
在厨房门口、卧室门口、堂屋门口、浴室门口、大门上、关牲口的门上、楼上的天地君亲师位、祖先神位、祭拜的观音神位都贴有利市,几乎是有门的地方都会粘贴利市。贴在门楣上、类似于一个门神,保佑人们出入平安。过年时节粘贴,增加了节日的气氛和色彩。诺邓的山神庙、本主庙、三崇寺也会粘贴,表示该寺庙香火旺盛,请愿和还愿的人众多且神仙比较灵。诺邓在清明节坟墓上也粘贴利市,以增加节日的气氛,也表示后代兴旺,子嗣众多。新建房子时横批方木上粘贴利市,预祝房子顺利建成,保佑居住的人平安吉祥、家人和睦。粘贴在其他工具上以备仪式时使用,粘贴在升斗、筛子上,并用红纸写上“金毛狮子在此,诸邪远退;玉面麒麟在此,诸魔远避”,起到避邪避魔的作用。
诺邓白族村的利市种类较多,图案特点鲜明,是研究诺邓白族村刻版画和印刷术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诺邓白族村人民雕刻技术,审美趋向的体现。[5]随着诺邓白族村旅游的发展,利市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旅游产品。
品种齐全、图案精美的诺邓利市,是高超的诺邓祖先雕刻、印刷、造纸等技术在诺邓文化上的集体反应。诺邓利市随着科学的发展,在人们心中的爙灾祈福的作用也日趋下降。而今,国家日益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诺邓利市制作艺人又重拾旧业,传承遗产,但利市这一版画艺术由于制作的简便、销售价格低,很难收到较好的市场效果,加之传承人数量甚微,这一遗产有失传的可能,因此,保护和传承诺邓利市文化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各级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应加大对利市的保护与传承,将诺邓利市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行传承人的培训保护。将诺邓利市刻板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并在诺邓活动中展示,宣传。挖掘诺邓利市刻板艺人,着重培养开办雕刻培训班,进行雕刻传承人的培训和保护。召开利市学术研讨会,对诺邓利市文化内涵等方面进摸底调查及挖掘,制作利市种类和使用手册、建立诺邓利市数据库,包括诺邓利市样板、雕刻视频、印刷视频、传承谱系等进行宣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