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航天精神 成就航天强国伟业

2020-01-02 07:00姬晴杨单媚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
航天工业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壳体强国

姬晴、杨单媚 /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

时光回溯到1956 年10 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根据聂荣臻副总理的提议,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确定第五研究院的建院方针是“自力更生,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自力更生”便是我国航天精神的伊始。1986 年底,当时的航天工业部党组对航天精神进行了总结,凝炼成为24 个字——“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尊重科学、严谨务实、献身事业、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后来根据聂荣臻副总理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精神,并结合航天科技工业的特点对航天精神作出了新的提炼,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固体动力的纪元

几十年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中国航天事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遥想那风风雨雨几十年,老一辈的航天工作者在物资匮乏、技术空白的条件下,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航天精神,开始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的老领导陈克明同志是“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者,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首批研制人员。

1970 年4 月24 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在随后几天的“五一”庆祝大会上,陈克明同志在天安门城楼同钱学森、任新民、孙家栋、戚发轫等17 名同志一起,接受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陈克明出身在江苏南通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成绩优异,高中毕业为响应国家号召放弃北京大学选择了华东航空学院学习火箭导弹设计,毕业时应征入伍进入我国首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院——七机部第四研究院。1966 年,七机部第四研究院接到了研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任务。而这个项目涉及机械、化工、材料、力学、燃烧等多种学科的复杂工程的研究,且面临着实验室和厂房在建以及国外对中国的严重封锁的局面,研制过程中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引进和参考,陈克明同志只能抱着一本《火箭推进》的原版书籍,边翻译边学习,反复计算验证。

总体设计要求发动机装药量跟总重比要大于某等级,这个要求对于当时的生产条件和能力来说是非常高的。为了找到合适的材料与生产厂家,陈克明等科研人员带着技术资料,踏遍十几个省市也没找到一家能完全独立承担燃烧室壳体的厂家。无奈之下只好化整为零,把一台壳子拆给几个能完成一些工序和零件的厂家干。到1967 年,发动机试制工作全面展开,燃烧室壳体成为技术瓶颈。这一瓶颈受到了党中央和钱学森的关注,当时的压力之重可想而知。陈克明与设计组的工作人员将压力化为动力,一律停止休假,甚至推迟婚期,技术人员下厂跟班跟产,攻坚克难,最终于1967 年7 月成功交付两台发动机,送到总装单位。

整整3 个春秋,陈克明和他的团队试制出几十台发动机,进行了近20 次试车,经过大大小小无数次修改完善,解决了地面旋转试车、高空模拟试车、推进剂配方调整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最终获得连续试车的成功。1970年1 月,通过鉴定试车,确认发动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完全达到“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总体设计要求,可以待命参加卫星发射了。

1970 年4 月24 日晚9 时48分,“星箭分离正常”“卫星入轨”,1 小时后,全国人民通过广播听到了从太空传来的歌曲《东方红》。自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而太空传来的乐曲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激励着一代代航天人自强自立、不断探索、力争完美。

二、大力协同,无私奉献,构建航天事业坚强的阵线

创新共享,协同发展是航天事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推动力。“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我国航天事业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艰难险阻、风雨坎坷,但是航天人有着协同奉献的精神,在疾风险浪中仍能逆水行舟奋勇前进。滴水汇聚成海洋,数百万名航天战士构筑出航天事业坚强的阵线。

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就有许多这样的航天战士,他们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放弃小我、顾全大局、协同奉献,突破一道又一道的难关,推动航天事业朝着更为高端的方向发展。

石祥,非金属机加队伍中的一名普通航天工作者,每天12小时在公司,初为人父的他在工作休息的间隙常拿出手机翻看孩子的照片,因为孩子出生到现在他很少陪在孩子身边。

夏治国,某重点型号非金属机加工人,身患腰疾,每天要带着护腰干活,一站就是一天。他从没想着要请假修养几天,只要腰不是很疼,他就坚持着来上班,家人劝他换个轻松的岗位,他摇摇头拒绝了,说:“这条线上的人太紧张了,有经验的也不多,我不能在组里需要我的时候往后撤。”

李光胜,车工组组长,也是“急难险重新”任务的主力。某型号绝热层材料特殊,车削时会散发出难闻的刺鼻气味,且加工又费时费力,李光胜不顾难闻的气味和车削的辛劳,一干就是六七年。

航天一线工人数以万计,他们只是一线工人以无私的奉献和无上的代价支持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长期在这里工作的人们拿着并不丰厚的薪资,还要忍受着粉尘的刺激、化学物质的侵害、高温的折磨。是什么给了他们顽强的意志?答案是奉献和忘我的航天精神,是航天报国、航天强国的初心与使命。

三、严谨务实,勇于攀登,实现强军强国航天梦想

以航天强国建设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新时代航天人肩负的光荣使命。

新时代的航天人,继承与发扬航天精神,在攻克难关、改革创新过程中献身航天事业,勇于攀登一座又一座科技的高峰。在航天事业的各条战线上有许多兢兢业业的战士,为实现强军强国的梦想而努力奋斗,这些战士当中有研发人员、工艺技术人员,也有一线的操作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铸就着航天梦想。

胡伟,一名非金属壳体生产的研发技术人员,同事们都称他为“老胡”,虽然是个“80 后”,但是他的背脊已经有些弯曲。学习机械设计的他,刚参加工作便被安排参加某型号复合材料壳体缠绕任务,跟着师傅开缠绕机、给纤维拉张力、给封头做补强,初次接触到复合材料被熏得头晕恶心,但对知识的急切和渴望没有让他退缩,常常独自熬夜奋战在第一线,“啃”书本知识,“大补”实操技术,很快他就拿下了缠绕技术这块“阵地”。壳体固化脱模完成后需要进行清理工序,但工序操作空间狭小,无法实现机械作业。因此,身高一米七几的老胡二话没说就从直径狭小的开口钻进壳体里,默默忍受着刺鼻的橡胶味、壳子内的闷热和扎人的纤维,就这样弓着腰、驼着背完成了一台又一台壳体的清理。一起来的同事总劝他悠着点,不要熬坏了身体,老胡却笑着说:“工作就要争第一,这第一就得是拼出来的,咱们生产要出精品,这精品可是干出来的。”

刘红光,一名焊接工人,凭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刻苦钻研,爱岗敬业,圆满完成了各项科研生产任务。某关键型号零部件焊接合格率一直很低,刘红光通过优化改良焊接方法,使产品合格率达到95%以上;某新型号产品焊接难度非常大,没有可借鉴的工艺,他经过反复试验,在多次总结后提出了一套合格率可达100%的焊接方法。“精工细作”是刘红光对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20 多年来他焊接过的航天产品不计其数,出厂交检合格率始终保持100%。他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就是爱岗敬业,奉献自我,把产品当艺术,对每一个产品都精雕细琢、认真负责。

王胜来,缠绕专业的主要负责人。他的发明专利中有2 项被受理,1 项已被授权,并且参与过多个重要技改项目论证、多项院级课题研究。2018 年,为提高某型号绝热层产品质量,他时常加班跟产,从配胶、浸胶再到缠绕、固化,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找到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后,他对温度、压力、加压温度等多个参数逐个进行调整,开展多次工艺试验,且每次的试验结果如何,还需要通过X 光检测才能知道。那时恰逢分厂生产任务繁忙,调度忙的不可开交,只能抽空帮他运送试验件到探伤工房。为了能尽早知道试验结果,不耽误下一批试验件入炉,他顶着烈日独自推着产品架子从机加工房走到探伤工房,到了探伤工房后他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航天人肩负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挑战更加严峻,因此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继承发扬航天精神,鼓起冲破艰难、在荆棘中开辟道路、在沙漠中种植绿洲的勇气,更需要新时代的航天人坚守航天报国的初心,牢记航天强国的使命,始终保持“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奋斗精神,保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巨浪中扬帆远航,成就航天强国的伟业。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壳体强国
催化裂化再生器壳体关键制造技术
风电机组高速制动器壳体的应力分析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纺织强国再出发
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孙家栋
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推动者
——孙家栋
“学习强国”礼赞
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讲座(一八一)
秦晋争霸
辉煌六十载业绩耀千秋--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