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礼恒,1938 年12 月生,江苏省镇江市人。1962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火箭发动机专业,先后任七机部三院31 所工程组长、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1984 年10 月任航天部三院副院长,1988 年10 月任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1990 年5 月任航空航天部副部长,1993 年5 月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1999 年6 月—2001 年11 月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领导和组织完成了多项重大航天工程的立项与实施,积极推进航天工程管理与机制创新,为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 项,当选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1 年当选为欧亚科学院院士,2003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63 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航天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建成了独立自主且完备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当前,中国航天处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正在加速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值此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之际,我刊就中国航天的科学管理实践和航天强国建设面临的问题采访了为中国航天事业永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领军人物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王礼恒。
本刊: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航天科技工业培育形成了航天“三大精神”,它们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航天文化的具体体现和继承发展,能否结合您的经历,为我们简要介绍航天“三大精神”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
王礼恒:航天科技工业发展到现在已有63 年,中国航天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国家战略需求和决策,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航天在创业中自力更生,在探索中创新发展,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跨越,在实践中形成了航天文化,同时也形成了航天科技工业的科学管理体系。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但总体来说,取得了辉煌成就,发展形成了航天“三大精神”,探索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实施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
航天部门刚组建时开始仿制前苏联的“1059”火箭。但是在1959 年6 月,前苏联宣布撤走专家,也带走了有关资料。当时毛主席就说:“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核心技术,极好!如果说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聂荣臻元帅也指出,一定要争口气,自力更生,立足国内,无论如何要搞出来,造出“争气”弹,为国争光。与此同时,美国也一直在封锁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两弹一星”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利益,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所以,航天工作者们下决心要“大干一场”,但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以我为主,自力更生”这个理念就慢慢形成了。经过航天工作者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和创新发展,我们在航天科技工业的管理和实践中凝练总结并形成了“三大精神”,即航天的传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以及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对于航天“三大精神”的核心,我认为:一是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二是自力更生、勇于登攀的创新意识;三是艰苦奋斗、严谨务实、大力协同的作风。
“三大精神”对航天工作者来说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人是要有精神的,航天人能够如此地拼搏奉献、勇于攀登,主要是靠精神的支撑,包括改革开放初期,外面的吸引力很大,人才外流,但是航天型号的基本队伍稳住了,且依然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奋斗。当然,后来航天的体制机制逐步改善,改革开放以后提出了“以精神为主,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模式,处理好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本刊:进入新时代,您认为航天人在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方面应有哪些需要持续继承并作出新的探索及实践,而新时代又赋予了航天“三大精神”哪些新内涵?
王礼恒:在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弘扬、传承航天“三大精神”,持续不断地创新发展,且在行动上还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创新是航天发展的不竭动力,过去我们自力更生、勇于攀登、不断创新,走到今天更是如此。而人是创新的主体,我认为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首先是要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其次是不拘一格选用人才,不论资排辈;最后是注重发挥研制团队在型号研制过程中的创新活力和骨干作用。因此,我们保持核心团队的稳定,锻炼队伍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是运用系统工程实施科学管理,强化型号总体研究院为基础的型号科研生产组织体系。要加强型号总体设计部建设,充分发挥型号两条指挥线作用,严格按科研程序办事,充分进行地面试验,包括仿真试验。系统工程理念比较重要的就是做好顶层设计,以及总体的规划和方案,然后按照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同去推进。钱学森同志曾提出:“系统工程是一个科学管理的方法”,对航天科技工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历代航天领导集体比较强调的就是要加强航天型号系统工程总体设计部和两条指挥线(型号指挥系统和型号设计师系统)建设,以充分发挥总体部的顶层抓总作用和型号两条指挥线作用,并从系统工程管理角度追求整个型号系统的最优。
航天精神的形成,实际上它是在发展过程、实践过程中逐步孕育、凝练形成,并在最后上升到一定高度,即精神层面、文化层面。今后在实施过程中会形成一些新的理念、新的价值观,这就需要领导和领导机关能够及时敏锐地抓住这些创新点、亮点,经过培育发展形成新的理念,指导后续发展。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将会不断发展,但最重要的是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本刊:“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航天强国是实现航天梦的重要目标之一,您认为建设航天强国的时代意义是什么?
王礼恒:太空探索是人类认知宇宙的重要领域与路径,对人类文明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未来都具有重大意义。探索太空是世界科技前沿之一,需要创新、需要攻坚克难,它又将引领相关学科的发展。同时,太空资源的开发利用将造福人类,维护太空的安全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因此,世界大国及一些新兴国家都致力于航天的发展,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我认为这是为全人类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们应尽的历史责任,体现了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期望,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当前,世界航天已进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发展模式不断创新,空间技术快速发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正在深化,商业航天迅速兴起,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正加速迈向更远的深空。对于我国航天的未来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和加强体系能力建设。回顾过去,我们坚持创新与登攀比较多的是集成创新,当然也有一些消化吸收再创新,但原创不足。因此,需要在过去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推动原创,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前沿技术研究等。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并在十九大报告中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航天强国首先要支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时要支撑创新型国家与科技强国的建设,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支撑。
本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将从科技、质量、航天、网络、交通、数字和智慧社会7个方面着手实施强国发展战略,我国航天强国建设的总体原则与目标是什么?
王礼恒:当前,我国已是航天大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比较好的基础,而且中央高度的重视,所以我们应该走得快一点。从顶层设计角度来看,重要的就是坚持中央对航天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军民商的协同发展,制定建设航天强国发展纲要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航天管理体系,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
专家们建议,我国航天强国建设的总目标应是:2045 年全面建成航天强国,成为世界航天主要科学中心、创新中心和产业中心;全面提升进入空间、和平利用空间、保障空间安全的能力,空间技术有重大原始创新与跨越;空间应用产业化发展,形成空间经济新业态;空间科学有重大发现;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形式先进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体处于世界航天的前列,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为世界航天发展及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本刊:请您谈一谈实施我国航天强国战略的具体路径及规划设想。
王礼恒:专家们建议,建设航天强国战略路径主要体现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3 个方面,在2020 年进入航天强国行列,2030 年跻身航天强国前列,2045 年在某些领域领先世界,全面建成航天强国。
在空间技术方面,2020 年主要实现空间站的建设(预计2020 年稍后);实现北斗导航全球组网,建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基本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着陆巡视、月球表面采样返回及火星环绕/着陆/巡视联合探测;实现新一代运载火箭成熟应用及研制一子级亚轨道重复使用火箭。2030 年建成空间飞行器在轨维护与服务系统,以及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形成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的空间信息系统;在2030 年前后实现载人环月飞行与载人登陆月球;建设月球科研开发基地;运营空间站并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应用;实现火星取样返回、小行星多任务、多目标探测与采样返回和其他星系探测;实现重型运载火箭首飞。2045 年主要实现载人登陆火星并进行火星基地建设;建成功能完备的月球科研开发基地;实现探测器到达外日球层;建成智能化的空间基础设施;实现单级入轨重复使用运载器应用,等等。
在空间应用方面,2020 年主要实现航天产业规模5000 亿元,国产卫星应用的贡献率超过60%,做到惠及民生,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2030 年主要实现航天产业规模过万亿元,国产卫星应用的贡献率达到90%,应用模式及商业模式创新,商业化及国际化取得重大进展,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2045 年主要实现应用模式及航天产业规模达到世界领先,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在空间科学方面,2020 年主要完善行星科学研究体系,开展太阳物理方向自主探测,并在空间天文等领域取得重大探测成果。2030 年主要在宇宙演化、生命起源、太阳活动规律、行星科学、新物理规律发现等前沿热点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2045 年主要在引领国际热点领域进行探测与研究,并取得重大科学发现与创新突破。
以上是部分专家的意见,非常希望能在更广范围开展讨论,凝聚共识,向中央提出咨询建议。
本刊:面对国际、国内新的形势与挑战,我们应当如何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有利条件,健全并完善航天工业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加快空间立法步伐?
王礼恒:当前,全世界正进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期。新技术不断涌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正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在这种形势下,空间科学与技术、应用产业将会蓬勃发展,但是探索太空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单靠哪一个国家和民族是难以完成的,所以要开放合作,集人类的智慧共同前进。同时,这种形势下竞争是很激烈的。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要建设航天强国,我们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探索与创建新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与机制。新中国成立初期靠制度优势,举国之力实现了研制“两弹一星”的目标,后来我们在火箭等航天器上写了“中国航天”四个大字,表明中国航天是中国人民的航天,绝不是哪一家的航天,单靠一家是做不成的。过去如此,新时代更是如此。要发挥制度优势,首先要发挥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主导很重要,如加强航天发展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加强立法与政策体系的建立。同时要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以及技术创新的主体,要按市场规律科学地、优化地配置资源,促进空间科学、空间技术与应用的全面创新,军民商的协调发展。
本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中国航天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保驾护航的职责使命,请您谈谈如何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中发挥航天工业独特的空间区位优势?
王礼恒: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实施的情况下,这是我们发展航天的必须,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坚持开放合作是我们重要的原则,也是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我们将积极参与国际空间组织与活动,在国际空间法规、标准的制定中贡献中国的智慧,并认真汲取他国的成功经验。我们欢迎其他国家的航天员或载荷参与中国空间站的活动,欢迎参与我国的月球探测、深空探测,有机会我们也希望参加有关国家这方面的活动,同时可合作开展空间碎片的研究等。
我们希望共建“一带一路”信息走廊,在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共建共享,创新合作模式、应用模式与商业模式,特别是在应用方面,以取得更快的效果。但是工作要做深做细,包括法规政策、标准、人文等,做好工作才能落地。我国政府部门已发布了相关的指导意见,表明我们的诚意与愿望,我们将努力推进,以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