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艰难百战多

2020-01-02 07:00吴继云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航天工业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东方红钱学森国防

吴继云 /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57 年10 月4 日,在距离莫斯科2000 千米之遥的哈萨克丘拉坦荒漠上,苏联拜科努尔秘密基地发射场上空升起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18 天之后的1958 年1 月31 日,大洋彼岸的美国佛罗里达半岛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升起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人造卫星的起步

1957 年底,中科院钱学森、裴丽生①裴丽生,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原全国政协常委和政协科技组组长,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赵九章②赵九章,我国著名大气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我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东方红”一号卫星总设计师,我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等几位著名科学家也要叩响“天庭之门”,让中国人的卫星在太空占上一席之地。他们在一次科研会议上明确提出:“我们要研制中国的人造地球卫星。”

钱学森

裴丽生

赵九章

科学家们的大胆设想,引起了新中国总理周恩来的高度重视,他亲自把专家们写的有关报告和文稿一一找来阅读、思考,经过数日权衡后终于定下决心。周恩来总理郑重地、满怀激情地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中科院几位科学家的设想和自己的看法,他春风满面地说:“主席,航天科学向我们敲门了!”

几个月后的1958 年5 月17 日,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满怀豪情地向与会代表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紧接着,这位气吞山河的伟人以其特有的幽默说:“我们要抛就抛两万千克的,也许要从较小的抛起,但像美国那样只有鸡蛋大的,我们不抛!”

王希季院士

1960年5月28日,毛泽东到上海新技术展览会尖端技术展览室参观了T-7M火箭

要发射卫星上天,就必须具有能送卫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的火箭推进技术。而火箭发射技术的前奏曲,就是导弹发射。早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七年,即1956 年10 月8 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就已经正式宣布成立,并由钱学森担任院长。然而,万事开头难。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由于是白手起家,没有可作基础的老机构,加上研究导弹在中国还是第一次,既没有图纸资料,也没有仪器设备,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摸石头过河。但1960 年2月 19 日,由王希季院士主持的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发射,使中国“两弹一星”工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从大渡河勇士到导弹司令

1957 年深秋的一天下午,身为志愿军第二十兵团代司令的孙继先被突然叫回,接受新任务。总政治部肖华副主任向孙继先表明,中央军委决定让他执行一个新任务——筹建导弹试验靶场。因为世界已进入原子时代,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导弹(火箭)工业,如果我国落在后边,就会被动挨打。至此,孙继先奉命组建的导弹试验靶场(20 基地)部队成为我国最早承担陆、海、空三军各种类型导弹试验任务的综合型发射试验部队。后来,孙继先受命承担了对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任务——筹建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

1958 年1 月18 日,在料峭的寒风中,孙继先随炮兵司令员陈锡联、总参作战部部长王尚荣以及苏联专家组组成的导弹试验靶场勘察小组,乘坐专机从北京出发,先向北到东三省,再从内蒙古坦荡的草原到宁夏、甘肃、新疆的无垠沙漠,从上海至青岛一线的海滩,再到大西南崇山峻岭……分别对陆上、海上靶场场址进行了空中和地面勘察。经历一个多月的考察,最后决定定点内蒙古自治区弱水河畔的额济纳旗地区(位于甘肃酒泉附近)。

1958 年3 月11 日,孙继先按照中央军委的号令,率部进驻地处戈壁滩的场址。他第一次来到了戈壁滩,真正见识了“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天空飞鸟绝,大雁不落脚”的景象。1959 年2 月18 日,国防部长彭德怀签署命令:“奉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59 年2 月5 日命令:任命孙继先为20 训练基地司令员。” 但此时正遇上我国3 年困难时期,全国性的大饥荒使创业者们原本十分艰苦的生活雪上加霜。当有人提出“先上天还是先生活”时,孙继先明确表示:“二者不应对立起来。搞生产本身就是为了导弹上天,但是花钱要有个度,要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完成基地建设任务。”1960年11 月4 日,聂荣臻元帅和钱学森同机飞抵20基地,在孙继先等基地领导人的陪同下视察了技术阵地和发射场。

中国第一枚导弹是仿制苏联的P-2 短程弹道导弹,命名为“东风”一号导弹。该导弹于1958 年4 月开始仿制,1960 年11 月5 日试射成功,射程约600 千米,但并没有实战部署,仅作为技术储备。它的仿制成功,为我国后来研制射程达1300 千米的“东风”二号导弹打下了坚实基础。

困难时期全国协作共度难关

20 世纪60 年代初,我国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普遍严重缺乏粮食,连毛泽东主席都是定量供应,我国国防科研战线上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们也都处于忍饥挨饿状态。

我国的科研工作者经过研究,发现海水中生长着一种植物海藻,它富有多种维生素,颇有营养价值。在生活好的情况下,没有人注意它,而生活困难时期,科研工作者研究发现南海海湾生长的海藻比东海、北海生长的海藻的营养成分要高出几倍,做为食品可让患有浮肿症状的病人消肿,身体健康的人吃了以后还可以预防水肿。

在1961 年春节后的一天上午,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吴瑞林在办公室接到周恩来总理亲自打来的电话:“中央决定南海舰队立即组织安排打捞海藻,晒干后用船运到广州,由广州军区派部队装车北运,用以解决湖北、河南、山东及山西西部人民因灾情所引起之浮肿病的问题。”

周恩来总理与吴瑞林握手

此后,南海舰队还送了海军几百斤鱼干到北京海军司令部,海军分送了些给中央机关,但这次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没有分到。聂荣臻元帅知道后打电话跟吴瑞林,要南海舰队支援一些给国防科研部门。吴瑞林经过了解得知,刚从海上回来的渔船有二三百斤鱼干还没下船呢,因此,吴瑞林指令将这些鱼干卸船后全部支援给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技术干部。之后,吴瑞林打电话给聂荣臻元帅,元帅说:“很好啊,你们派人将鱼干运到广州机场即可,我的秘书在那里,交给他办,有专机来北京时就可直接运到北京了。” 过了三四天之后,贺龙元帅也打电话问吴瑞林还有没有鱼, 因为想送些鱼干支援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吴瑞林回答“可能有船带回三四百斤鱼干来”。

后来,聂荣臻元帅和20 基地司令员孙继先中将先后打来电话,代表战斗在国防科研第一线科技人员们对南海舰队的支持表示感谢。

中国人造卫星的十八勇士

1955 年10 月,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自此,在中国国防现代化的进程中,他担负起了庄严的使命。钱学森说:“我是要建议我们国家搞导弹,这是很重要的军事武器,将来一定要大发展!”

钱学森的建议得到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1956 年4 月,导弹航空科学研究方面的领导机构——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成立,由聂荣臻元帅担任主任。不久后,在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之下成立了导弹研究院,负责导弹研制工作,钱学森任院长。一大批高水平的科学家来到这里,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1960 年2月,中国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此后,各种不同用途的探空火箭相继上天;1964 年6月,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至此,中国在卫星能源、卫星温度控制、卫星结构、卫星测试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单项预研成果。因此,科学家们认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可以提上日程了。

1965 年9 月,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取得一定进展的情况下,中国科学院开始组建了由赵九章任院长、代号叫“651”的卫星设计院(科学仪器设计院),负责“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方案设计等工作,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正式开始。

1965 年10 月20 日—11 月30 日召开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最后确定“东方红”一号卫星属于科学探测性质。“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时间定于1970 年,成功的标志为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要求“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所谓“上得去”就是首先要保证卫星飞上天;“抓得住”就是卫星上天后,地面设备能对卫星实施测控;“听得到”就是卫星要播送音乐,且可被地面接收和听到;“看得见”就是卫星在轨飞行时能让地面上的人用肉眼直接看得见,以便鼓舞人心。

孙家栋院士

1967 年7 月,时任国防部五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的孙家栋接到通知,为确保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不陷于停顿,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担任院长,钱学森推荐孙家栋负责卫星总体设计。因此,孙家栋到研究院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到第七机械工业部挑选干才。孙家栋在全面了解和分析卫星研制情况的基础上,在七机部详细考察各部门有特长的技术骨干,并最终从中挑选出18 人,他们分别是戚发轫、沈振金、韦德森、张福田、彭成荣、尹昌隆、朱福荣、孔祥才、王壮、杨长庚、王大礼、张荣远、刘泽光、郑忠琪、林殷定、鲁力、王一方、洪玉林。这18 人个个都是披坚执锐的精兵,都是型号技术骨干,日后被誉为“航天十八勇士”。事后,钱学森对孙家栋有过一句评语:“看来,把孙家栋找来还是对的,他的确敢干事,会干事。”

1967 年12 月,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会议,审定了总体方案和各分系统方案,正式命名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东方红”一号,并使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执行发射。“长征”一号是一枚三级火箭,火箭的一、二级采用二级改进型的“东风”三号中程弹道导弹,第三级使用新投入生产的GF-02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我国研制的第一种国产运载火箭。1968 年1 月,国家正式批准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任务书。

“九三八的首长”——罗舜初中将

罗舜初中将主持会议

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罗舜初分管的是科研规划和组织协调工作,这里的干部在私下都称他为“九三八首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聂荣臻元帅在给副主任们确定分工的时候,对罗舜初强调指出:“这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的工作,包括军内各研究院、军兵种、各总部的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全国高等工业院校的国防科研工作,以及其他国防科研机构。总之,是负责全国的国防科学研究的规划和组织的协调、检查督促。”

所谓“九”,是指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由罗舜初主持召开的业务会议通常要在上午9 点半钟以后才能开始,经常参加罗舜初召集会议的人包括钱学森、朱光亚、彭桓武、王淦昌、陈能宽、邓稼先、任新民、郭永怀、戚发轫等我国科技界的著名精英;“三”是指这种会议一开起来就停不下来,往往要到下午3 点前后才能结束;“八”则是他正常下班的时间多数是在晚上8 点以后,晚饭后继续挑灯夜战到午夜甚至拂晓凌晨,那更是家常便饭。

那时候,正是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技术发展的关键时刻,氢弹、核潜艇、人造地球卫星正处于攻关的关键时刻,载人航天飞船的研究也提到了日程上。

自从1962 年刘少奇提议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专门委员会领导核武器试验,至周总理去世,据不完全统计,周总理主持或参加了大大小小约500 次有关会议。每一次会议之前,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都要为会议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中国人造卫星飞向太空

1970 年4 月1 日,装载着2 颗“东方红”一号卫星和1 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专列抵达中国酒泉卫星发射场,卫星发射时间预定于1970年4 月24 日晚21 时30 分左右。4 月2 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听取即将发射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及其运载火箭情况的汇报。4 月8 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完成第一次总检查,“东方红”一号卫星与火箭对接,呈水平状态。4 月14 日,运载火箭的第二、三级总检查测试也顺利完成。至此,卫星在技术场地的工作全部完成。但在4 月19 日对卫星进行综合测试时发现故障,将直接影响到地面站的跟踪。在临近发射的日子突然出现问题,发射场工作人员都紧张起来。为此,发射场技术总负责人戚发韧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各种状态下的对照测试,经过昼夜奋战,最后终于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故障很快被排除。

20基地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塔架

1970 年4 月24 日凌晨,毛泽东主席批准实施发射;上午,科技人员给运载火箭的第一、二级加注了推进剂,紧接着卫星与火箭进入发射前的8 小时准备工作程序;下午15 时50 分,周恩来总理打电话告诉国防科委副主任罗舜初,毛泽东主席已经批准这次发射,希望大家鼓足干劲,过细地做好各项工作,要一次成功,为祖国争光;晚上21 时许,当发射指挥员下达“发射前30 分钟准备”指令后,发射架下和场坪上的工作人员全部撤离至指定疏散地点。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发射场区万籁俱静,“脐带塔”上灯火通明,周围的聚光灯把场坪照得如同白昼。

“ 十、 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 一”,21 时35分,酒泉卫星发射场操作员胡世祥有力地按下点火开关,只见一级火箭的4 个发动机猛然喷出了桔红色的火焰,巨大的气流将发射架底部导流槽中的冰块吹出四五百米远。伴随着隆隆轰鸣声,“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慢慢离开发射架,其尾部发动机喷出的几十米长的火焰,光亮夺目,强大的气势似乎要把戈壁滩也掀个斤头。片刻后,火箭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在人们的注目下,直直插入九天。

发射场区的各种地面测控设备,自卫星离开地面起就开始了一刻不停的跟踪,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观测站也同时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当时各观测站不断发出的“跟踪正常”的报告,就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挨着一棒,而地面的遥测系统也不停地报告着“飞行正常”。现场观看卫星发射场景的每一个目击者,每听到一个“正常”的报告,都要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21 时48 分,测控中心根据接收信号情况准确判断后报告“星箭分离,卫星入轨”。21 时50 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声音清晰洪亮。22 时整,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罗舜初向周恩来总理报告:“运载火箭一、二、三级工作正常,卫星与火箭分离正常,祖国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入轨了! ”

1970 年4 月25日,新华社被授权向全世界宣布:1970年4 月24 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439 千米,远地点高度2384 千米,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夹角68.5 度,绕地球一圈114 分钟。卫星 重173 千 克, 用20.009 兆周的频律播送《东方红》乐曲。

苏联第一颗卫星重83.6 千克,美国第一颗卫星最轻,只有8.22 千克,法国第一颗卫星重38 千克,日本第一颗卫星重9.4 千克。中国的“东方红”一号不但超出了原设计的100 千克,而且相当于苏联、美国、法国、日本第一颗卫星重量的总和。这不仅实现了毛泽东主席的“鸡蛋那么大的我们不抛”的壮志,还在太空唱响了悦耳的《东方红》,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得见、听得着。“东方红”一号代表中国人飞向太空,实现了泱泱中华对茫茫宇宙的第一次叩击,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功开启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猜你喜欢
东方红钱学森国防
钱学森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钱学森之答
“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
国防小课堂
“东方红英雄”家族面面观
知国防 爱国防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