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维
革兰阳性球菌引发的肺炎属于呼吸内科多发病、常见病。其中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MRSA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喘息、咳黄浓痰、咳白粘痰、咳嗽、发热等症状。研究显示[1],基础性疾病较多、免疫力低下患者若受到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极易引发重症肺炎。现阶段,能够有效清除革兰阳性球菌,特别是耐甲氧西林MRSA抗菌药物极少,且常伴有严重不良反应情况,治疗难度较大。目前,临床常采用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前者属唑烷酮类抗菌药物,由人工合成,而后者属糖肽类抗菌药物。为探究其实际疗效,本次研究,选取77例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序贯治疗,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7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32例,年龄14~76岁,年龄中位数为4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7例,冠心病39例,高血压34例,糖尿病22例,支气管扩张8例。77例患者均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制定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且均经痰培养确认,经CT检查肺部存在斑片状阴影;患者或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白细胞计数均>10×109/L。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妊娠期、哺乳期患者;本次实验药物过敏患者。
1.3方法 取0.6 g利奈唑胺(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198,规格:300 ml)混合无水葡萄糖13.7 g静脉注射,12 h给药1次,7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改用0.2 g替考拉宁(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40387,规格:0.2 g)静脉注射,24 h给药1次,7 d为1个疗程。药物应用剂量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和病原菌情况适当调整,可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作用为抗革兰阴性杆菌)联合,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等。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治疗期间患者各项症状、体征改变进行观察,并详细予以记录,查看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加以详细描述,如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处理办法。②对患者治疗前、中、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如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③检查病原学。培养痰细菌,时间分别选定在治疗前、中、后。④检查胸部X线片。查看治疗前、中、后的X线胸片。⑤分析动脉血气。监测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以《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依据,分为4级评定临床疗效,包含了无效、进步、显效、痊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以4级评定细菌学的疗效,包括无法评定、未清除、部分清除、清除。以5级评定不良反应,包含无法评定、可能无关、肯定无关、可能有关、肯定有关,将可能有关、肯定有关归为不良反应,对发生不良反应率进行计算。
2.1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后,77例患者中痊愈55例,显效14例,进步7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9.61%(69/77)。其中33例MRSA-SP患者,痊愈26例,显效2例,进步5例,治疗总有效率84.85%(28/33)。
2.2细菌学疗效 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患者细菌清除率88.31%。其中MRSA重症肺炎细菌清除率为78.79%。见表1。
表1 细菌学相关疗效分析(n,%)
2.3不良反应 利奈唑胺给药6~7 d后,55例患者出现轻度血小板下降,发生几率为71.4%。因停药及时,持续下降3~5 d后慢慢开始回到正常水平,最低值为80×109/L;替考拉宁给药后5~7 d,5例患者存在轻度肌酐升高,总发生率为6.5%。因停药及时,数值未持续上升,并慢慢回到正常水平。77例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损害肝肾功能、血小板严重降低,也未出现血细胞减少、心血管事件、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
革兰阳性球菌所致重症肺炎属临床多发病、常见病,患者病情危重、治疗难度大,且预后质量相对较差[2]。目前,临床常以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对革兰阳性菌进行治疗,尤其是MRSA类药物,对MRSA和革兰阳性菌的肺炎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同时具有较高的细菌清除率。但由于抗生素药物不规范使用,革兰阳性球菌耐药严重,同时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因此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利奈唑胺属人工合成唑烷酮类抗生素,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00年批准,将其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发感染的治疗[3]。该药物由细菌蛋白质合成,可对细菌50S核糖的体亚单位产生作用,且与作用部位最为接近[4]。其他药物与之存在差异,该药物不会对肽基转移酶的活性产生作用,只对翻译系统起始的阶段产生效果,对mRNA和核糖体连接产生抑制,阻碍其形成70S起始复合物,进而对细菌蛋白质合成产生抑制。该药物存在独特的作用方式和部位,因此与抑制蛋白合成的它类抗菌药极难出现交叉耐药,即使在体外也极难诱导细菌出现耐药性。该药物对多种菌群均存在较好的抗菌效果,针对厌氧菌也存在一定抗菌活性。血小板下降为该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且大多数患者均会明显下降,少数患者极为严重。患者若为老年人,给药7 d左右血小板会出现下降。由于部分患者自身存在多累疾病,因此限制了利奈唑胺应用范围。有研究发现[5],静脉给予利奈唑胺及口服序贯治疗可明显降低发生血小板下降风险,但临床未予以证实。
替考拉宁为新型糖肽类的抗菌药物,产自游动放线菌,与万古霉素结构相似[6]。因替考拉宁含特有乙酰取代基,其亲脂性约为万古霉素30~100倍[7],所以极易进入细胞组织。它与类糖肽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相似,通过与乙酰胞壁酸五肽的氨基酚尾部结合,形成复合物,阻碍双糖十肽到达合成部位,而双糖十肽为胞壁黏肽基本结构,因此可间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壁完整性,起到杀菌作用。革兰阳性菌对多类抗菌药物存在耐药性,但对替考拉宁较为敏感。替考拉宁常见不良反应有肝、肾功能损害、耳毒性、肾毒性等,其中肾功能损害最为严重,导致患者死亡。
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抗革兰阳性菌效果均较为理想,尤其是MRSA类药物,但因药物本身不良反应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本次研究应用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序贯治疗,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61%,细菌清除率88.31%。其中MRSA重症肺炎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细菌清除率为78.79%。77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提示,相较于单纯选择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治疗,序贯治疗细菌清除率更高,且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出现损害肝肾功能、血小板严重下降等严重不良反应,提示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序贯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患者采用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序贯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几率,药物安全性理想,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