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宫颈椎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的疗效评价

2020-01-01 07:33刘雪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4期
关键词:内瘤上皮宫颈

刘雪松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种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亦会出现恶性转化而危及生命[1]。据调查[2]:近些年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病率走势不断上升,且越发年轻化,尤其是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及以上疾病的发生率更为严峻。只有临床积极予以针对性的治疗方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宫颈锥切是目前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3]。为了更好的评价出这两种手术类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本试验特选取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集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旨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来源于本院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编号单双号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最小20岁,最大43岁,平均年龄(33.05±10.12)岁。观察组年龄最小21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33.07±12.1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体位,常规消毒会阴、阴道和宫颈,铺巾,暴露出宫颈病变位置,金属导尿管帮助患者排空膀胱,并将0.33%肾上腺素氧化钠混合液注入患者宫颈间质。视宫颈病变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三角形电切环型环,电凝功率维持在40~50 W,顺时针切除病变组织,外缘10 mm,深度2 mm,然后电凝止血。

1.2.2观察组 患者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指导患者取合适体位,一般为膀胱截石位,做好腰硬联合麻醉和常规消毒铺巾工作,缓慢置入鸟嘴式窥阴器,在患者宫颈和穹窿部充分涂抹卢戈液,便于观察病灶范围,在鼠齿钳的助力下牵拉出患者宫颈,选择不着色区域外0.3~0.5 cm的位置,垂直作环形切口,注意切口深度控制在3 mm,呈30°切入至宫颈深度,在此操作中保证锥尖与宫颈内口方向一致,必要情况下可利用探针均匀切除病灶,然后缝扎止血,宫颈管内填入油纱条,48 h后方可取出,并将切除的病变组织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时间、高危HPV感染和术后并发症(宫颈残端出血、宫颈管狭窄及粘连)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高危HPV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高危HPV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高危HPV感染情况比较[±s,n(%)]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高危HPV感染情况比较[±s,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以往临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患者多以全子宫切除术为主,以此方可彻底清除病变部位,然而该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当前现状。当前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的发病率不仅持续走高,而且呈年轻化趋势,一般发病者年龄在21~42岁,加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发生较大转变,不少患者仍强烈要求保留自身子宫,基于此,临床对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的结果进行研究,宫颈锥切术完好弥补了全子宫切除术无法保留女性子宫的不足之处,已然成为现阶段临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以上者的首要术式[4-6]。

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均属于宫颈锥切术。其中宫颈环形电切除术主要是借助高频电流切除患者宫颈病变组织,操作相对简单便捷,手术期间无需缝合手术创面,亦无需术前对患者加以麻醉,所以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也会相对减少[7,8]。而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当前临床发展中较为成熟,除有效清除宫颈病变外,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好子宫的功能,不会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9]。除此之外,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关键性因素,临床对于宫颈癌目前并无根治方法,所以需要做好预防工作[10]。本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48.02±3.13)min长于对照组的(31.13±5.67)min,术中出血量(60.03±12.14)ml多于对照组的(47.23±13.76)ml,恢复时间(21.99±5.23)d短于对照组的(31.27±6.83)d,高危HPV感染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均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但是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中更占优势,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优势在于恢复快、术后高危HPV感染率低。

猜你喜欢
内瘤上皮宫颈
胃镜活检对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宫颈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胃黏膜癌前病变和早癌活检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与高危型HPV 清除率的相关性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