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20-01-01 21:14:40李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理统计概率论

李霞

(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00)

现在的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难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社会人才,许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问题。这是因为对于传统的教学而言,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太少、太杂乱,并没有对教学知识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导致很多大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轨[1]。 因此急需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培育极具创新力的新一代大学生。

1 目前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现状

1.1 教学模式

传统的大学教学通常是教师以讲授的形式完成,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并不严格,可谓让其自由发展,包括学生来不来上课,迟到与否,教师也不会太过于重视与严格要求。 虽然有的教师会采取点名制度来控制学生的出勤率,但是对学生而言,总是有更多办法应对,例如,找人代点名,有的学生甚至也不在乎点名与否,这部分学生往往学习积极性很低,有自己的想法,不容易被人左右。 本质上来看,这类学生其实是更具有创新能力的,然而放在现实大学中,这类学生中的大部分往往存在严重的挂科现象,更有甚者连毕业都成问题。 而教师对学生的松懈管理也源自诸多因素,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基本上都已经成年,好不容易脱离了高中魔鬼式的教育,也远离了父母,实现了所谓的“人生自由”,此时如果还被严格管控,显然这些学生是无法接受的,而教师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对学生管理严格与否对教师的绩效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许多教师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任其自由发展了[2]。 并且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传输式教学法为主,虽然可以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更加完善的传输给学生,但是却并没有关注到学生对于知识的自主理解能力,学生的学习相对被动,缺乏学习积极性,学生长期处于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状态下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1.2 考核模式

普通大学的考核方式通常是平时成绩与期末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而且平时成绩的大部分构成是看学生的出勤率以及学生平时留给教师的印象分,更有甚者和教师关系好一点就可以让平时成绩分数高一些,总之对于平时成绩是很难把控的。期末测试也是差强人意,很多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及格率,通常会在考试前进行“划重点”,对于平日里学得比较好的学生而言,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许多学生觉得反正期末考试之前教师会划重点,于是更是助长了逃课缺席的风气,更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3]。 为了改善这一现象,让当代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关键,而大学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经管类以及理工科类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这门课程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理解和细化,因此将以此门课程为例讲解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1 提炼课程哲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们往往对死记硬背的概念没多大兴趣,而且靠死记硬背也不能够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得灵活贯通,因此十分有必要将学习知识点进行有效拆分,将其用哲学表述的概念抽象出来。 学生对于哲学性的故事往往会记忆深刻,同时也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及激情[4]。如“期望”这一概念,通常看到期望,人们往往想到期望这是一个动词,代表的是对某人或某事的一种盼望,但是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期望是指离散随机变量的一切可能的值与对应的概率P 的乘积之和,若期望设为E(X),则E(X)=X1×P(X1)+X2×P(X3)+X3×P(X3)+X4×P(X4)+X5×P(X5)+......+Xn×P(Xn)。 当学生看到这么抽象的概念解释以及全是未知变量的数学公式,想必已经失去了学习的欲望。换种思维,如果将这一概念引入哲学思维,给学生讲解期望的起源,再从中引入哲学冲突,想必学生理解期望这一概念就不是一个难题了。如在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可客观反映我国发展结构;加入社会收入分为高、中、低3 个层次,最理想的社会体系结构为“橄榄型”,虽然在我国一二线城市中已经初步完成,但城乡县级镇并没有记录,若量所有社会指标融入,我国社会体系的图示则表现为“土字型”结构,那么低收入人群仍然较多。因此在数理统计中,其哲学思维表现方式在于客观描述整体结构之下的概率表现机制,而并非抽样调查结果。

2.2 开发新型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为避免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知识脱轨,因此从根本上说来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深层次的变革,既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适用,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创出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及学习创造性,因此要专门为学生打造一套属于其自身的学习模式。一方面,微课视频在近几年的教学模式中十分盛行,微课主要是以简短视频为核心,课程PPT、课程讲义为辅助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为实施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这种模式是非常有效的。 教师或者专门的微课视频制作人员首先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拆分,将重点、难点知识点、抽象的知识点单独罗列出来,再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拍摄制作成短视频,供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将这些制作好的短视频上传至在线教学学习平台,学生们可以自行下载,在课前,学生通过看微课视频对重难点知识点进行预习,保证上课能及时跟进教师的讲授进度,课后学生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进行复习巩固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微课主要是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学生可以随时播放暂停、倒放以及重复播放观看等,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方便性,可供不同种类的学生学习。 在微课的拍摄上也可以打破传统观念,以新一代拍摄方式为主,例如,如今十分火爆的产品“抖音”短视频,不论是未成年的小孩、青少年、 青壮年或中老年人都十分青睐抖音的短视频模式,大家都普遍认为这种方式简短有趣,而且视频简短,可以在不到1 min 的时间内获取有趣的内容,而且以趣味视频的方式呈现,不会让人产生抗拒,反而觉得很有吸引力,更有甚者一看就停不下来。对于教师家长来说,十分希望学生在学习上也有如此的热情,如果真是这样,想必学生也没有学不会的知识了。 因此可以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知识点以短视频形式拍摄,选取学生或者教师为视频故事中的角色,让教师学生参与视频拍摄,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同时也会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激情以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5]。

2.3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完善教学知识体系

俗语有言:“打铁还需自身硬”。不论教学体制怎么改革,教学模式如何创新,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还是会归结到教学资源上,教师如果知识储备量达不到要求,知识得不到更新,对于教学而言便是闭门造车,也不能培育出符合社会市场发展的优秀人才。对于当代大学教师来说,其所学得知识中有不少已经过时落后,继续更新,但是有的教师并不注重自身知识体系的更新,重复使用同样的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而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是无法即刻判断教师传授的知识错误与否的,学生只能全盘接受。显然这样的教学是不合理,可以说是在误人子弟,十分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但是这其中的原因也不能完全归结在教师身上,教师平时课程安排很紧,再加上人到中年后各种繁琐事情比较多,可能并没有过多的业余时间来加强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更新。 因此学校或教育局就应该在此处发挥重要作用,如定期给不同专业的教师进行实时培训,并且对培训结果进行测试,直至测试合格为止,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知识体系库得以更新[6]。而教师的知识体系库得到更新后,在教授学生上自然也就得心应手,学生对于教师能力的肯定也同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4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理论知识的学习始终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最重要的还是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真实应用到实际生活及工作中,才能发挥出其重要价值。国家一直鼓励大学生实践,但是仅鼓励是远远不够的,千万不能高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必须要给予一定的战略措施。 比如,设置实践课课时份数,进行校企合作,让学校与企业合作,规定一定课时在教学实践上,学生必须听从企业的安排,适应企业为其量身打造的学习模式,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满足社会市场的发展需求,学校也能持续输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国外,这种教学模式叫作“双元化”教育。 通过双元化教育学生的教学实践机会得到了提高,其所学的知识不再只停留于书本理论知识,对于很多时间操作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实践教学也使得学生具有独自判断理论知识是否合理的能力。 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即使毕业以后在社会工作中,也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7]。

当然在学校教学期间,教师无法经常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也为学生打造实践性问题,利用生动的背景生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例如,在讲解极大似然估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设置生活化案例:两名射手,一名命中率为90%,另一名命中率为10%。现二人同时向一目标射击结果命中目标,则是其中的哪一名射手射中了目标? 学生能够将知识联想到实际案例中,不仅能够对教学内容的思想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还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来给出相关案例,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接触到未来在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拥有个人看法,即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5 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思维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传输式教学想要将本文学科的所有教学内容完整的传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学习过程极为枯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模式则必须得到创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学科之所以学生觉得学习困难,教师觉得教授困难,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这门学科与传统数学基础学科的理念不同,数学知识虽然相对抽象,但是数学知识是具有单一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固定认识,认为数学问题则必然会拥有单一的答案。 这样的学习思维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的核心教学内容不符,该门学科是揭示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数学学科,因此必须要在教学中改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传统认识。 此时教师就可以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的发展历史融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由“赌徒问题”展开探讨研究,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教学的核心概念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思维[8]。同时还可结合统计概率在金融、保险、生物、医学等行业的作用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该门学科的实践性功能。通过介绍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实践性功能,学生不仅能够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理念有初步的了解,并且不会将学科知识想的过于抽象,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知识的体现,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从生活中去提炼出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3 结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为培育出新一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大学生,必须要从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入手,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猜你喜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理统计概率论
浅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广东蚕业(2019年3期)2019-05-14 05:37:0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创新探究
行动导向教学法背景下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加强计算机技术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8期)2016-10-12 13:10:53
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财经类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探索
河南科技(2014年10期)2014-02-27 14:09:37
多媒体技术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1期)2014-02-27 14: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