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31 09:08李芬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问题式教学法爱国主义

摘  要:问题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思考的教学方法。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专题为例,探讨如何通过问题式教学法,帮助学生拨开思想迷雾,真正使爱国主义教育取得实效。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  爱国主义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2-0032-02

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进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等特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思维、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专题为例,探讨如何运用问题式教学法,让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内心。

1   分析问题:大学生对爱国主义存在的认识误区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基础”课教学的重点之一。要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必须清楚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思想和行为的现状,才能更具针对性。总体看来,虽然绝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但不少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比较片面、模糊,甚至出现一些行为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大学生为什么要爱国”的问题认识不清。部分大学生认为小人物爱国不爱国无关紧要;还有的认为只有在战争年代才需要特别提倡爱国主义,在和平年代爱国主义更像一个空洞的口号。

对“什么是爱国主义”的问题认识片面。部分大学生把爱国主义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情感抒发。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眷恋;因祖国的繁荣发展而由衷自豪;对败坏国家荣誉的言行感到气愤等等。

对“大学生应该怎样爱国”的问题认识模糊。有的大学生认为爱国就是当我国跟别国发生冲突时热血沸腾、喊打喊杀。

2   思考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环节

针对大学生在爱国主义问题上存在的这些认识误区,纯理论地说教、灌输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问题式教学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凸显,用问题将学生引入课程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探究性活动中自主学习、相互启迪,这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因此“基础”课的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式教学法,通过课堂演讲、辩论、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大学生先自主思考“什么是爱国主义、为什么要爱国、怎样爱国”等重要问题。

2.1 课堂演讲

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学生思想上的困惑,有针对性地给出若干思考题,要求同学们以“我心中的爱国主义”为题准备演讲稿,然后在课堂上开展演讲活动。例如:在这个和平年代里,不需要我们用胸膛去堵敌人的枪口,那什么才叫爱国?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不是了不起的大人物,平凡的我们该如何去爱国?爱国就是喊口号?爱国就要护短?爱国就要仇外?等等。

2.2 讨论辩论

教师可选择若干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讨论。如针对体育赛场上给别国运动员喝倒彩的行为,砸日资企业、毁日系汽车等事件,以“这样的爱国方式好吗”为主题开展课堂讨论活动;针对南充市通缉犯于志军参加市民欢庆申奥成功活动暴露行踪被警方抓捕、参加过中美黑客大战的“爱国青年”于喆为了获得创办公司的资金入室抢劫杀人等真实案例,以“他们是不是真正的爱国者” 为主题开展课堂辩论活动。

3   解决问题:教师解惑答疑

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课堂演讲、交流研讨、课堂辩论等活动,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探索性,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学生们能解决部分思想上的困惑。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答疑,使大学生真正掌握爱国主义的相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把对爱国主义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最终落实到行动中去。

3.1 讲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回应“大学生为什么要爱国”的思想困惑,教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讲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国家》,启发学生们认真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就像歌曲里唱到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家既是我们物质利益的保障,更是我们精神家园的寄托,所以爱国绝不是大道理、空口号。

3.2 讲清“爱国主义的三个层次”

回应“什么是爱国主义”这一问题,教师应着重讲清“爱国主义的三个层次”。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列宁很早就对爱国主义进行过精辟的阐述:“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可见爱国主义首先就直观地体现为热爱祖国的情感。爱国情感是爱国主义的感性基础,其表现十分丰富,如升国旗奏国歌时情不自禁地热血沸腾;为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对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言行感到愤慨等等。

热爱祖国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爱国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抒发的层面上,爱国情感需要理性力量的引导和提升。俗话说“知道之深才能爱之切”,只有了解国家的历史、关注国家的发展,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真正把爱国情感提高到爱国思想的高度。

爱国主义最后必须落实到行动上,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责任,转化为积极建设祖国的行动。只有做到爱国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爱国的行为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在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时流血牺牲,当然是令人敬佩的,但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爱国应该主要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虽然绝大多数人平凡人都不太可能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爱国不在于做大事还是做小事,一个人尽己所能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就无愧于爱国者的称号。

3.3 讲透“理性爱国的要求”

解答“大学生应该怎样爱国”这一问题,教师应透彻分析理性爱国的重要性。中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侧重于用观看爱国影片、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等感性熏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针对认知水平更高、思维能力更强的大学生,引导他们理性爱国,是高校“基础”课爱国主义教育专题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爱国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性,缺乏理性精神引导的爱国主义容易走向狭隘的民族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趋时代,国与国之间联系更为紧密,在这个过程中小冲突、小摩擦在所难免,任何偏激的言行只会损害国家形象、损害国家利益,我们应当采用文明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表达爱国情感,避免过激行为。

3.4 指出“青年一代的使命”

愛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同时热爱祖国又是我们民族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今天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应该自觉传承民族传统,积极承担时代使命,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将来才能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引导当代大学生为中国梦的实现多做贡献,正是我们“基础”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标。

综上,笔者就问题式教学法在“基础”课爱国主义专题中的运用做了粗浅的探讨。当然,在这一专题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还有许多,如:“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还要弘扬爱国主义吗?” “如何看待大学生出国现象?” “爱国一定要爱社会主义吗?” “如何看待明星加入外国籍的现象?”等等,教师都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法,精细设计,巧妙引导,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激发强国志,引领报国行,不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针对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 徐曼.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

[3] 王琼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问题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新丝路(下旬),2016(12).

作者简介:李芬(1981-),女,湖南郴州人,副教授,哲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伦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修养问题式教学法爱国主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高医学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关于民办专科院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思考
丰富大学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模式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