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璇
20年工龄
40岁的马长好是沈鼓集团转子车间的数控操作工。他生命中一半时间是在沈鼓集团度过的。1999年,刚入厂的马长好第一次接触被誉为压缩机“心脏”的叶轮后,便爱上了用车刀对叶轮精雕细琢,这一干就是20年。他说:“当时感觉用车刀在钢坯上跳舞,真是帅极了。”
14种操作法
20世纪90年代末,数控机床种类层出不窮,先进操作技术百花齐放。马长好沉浸在数控技术发展满园春色的工作氛围之中。他纯熟的数控操作技术,是从一个叫做HANS的系统起步的。马长好有一个坚持了20年的习惯,他工装口袋里总是揣着一本书。工友们都说:“下了工作台,想找马长好很难,他不一定是窝在哪个角落里看书呐。”依靠“角落里的自学课堂”,他熟练掌握了FANUC系统等14种数控机床操作法。
精雕3000
3000这个数字对马长好有着特殊的意义。就像他的生命在延续,这个数字也延续着他的职业生命。马长好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我精加工过的叶轮正好达到了3000个,我为祖国战略装备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我很自豪。”3000个叶轮凝聚着他日夜坚守的心血,平均2天就有一件精加工叶轮出自马长好那双巧手,他始终保持着这种良好的工作状态。
20与100
马长好加工的叶轮被喻为压缩机的“心脏”,这也是压缩机的核心动力设备。在沈鼓集团填补国内空白重要压缩机机型中,马长好凭借一把车刀成为了叶轮雕刻大师。大型开槽焊叶轮、两件焊叶轮、三元叶轮、开式叶轮、整体铣闭式叶轮等急难险重的20个种类,100种不同形态的精加工叶轮,都出自他这双长满重重老茧的厚实而灵巧的手。
头发丝的1/4
“压缩机一响,黄金万两;压缩机一停,效益为零。”这句话时常挂在马长好的嘴边。经他之手加工的叶轮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百万元,个个价值不菲。马长好说:“叶轮精加工标准极为严苛,一般都在0.02毫米以内,是头发丝的1/4。”他严守这一标准,极力用车刀控制公差中线,加工中不断计算,避免一丝一毫的失误。这保证了他加工的叶轮件件都是精品,达到了叶轮与主轴完美契合的理想目标,经他加工的压缩机为沈鼓赢回了“百万黄金”。
300条“金点子”
工友都说马长好的脑袋似乎有合成加工的能力,永远有层出不穷的“金点子”,是个名副其实的“点子王”。每年提出20件工艺改进和工装创新的合理化建议是他的常规速度,20年间这样的“金点子”提出了300条。加工“十万空分”是他的“金点子”闪现得最为集中的阶段。70米长的“十万空分”,叶轮直径达到了1.5米。超重超长的叶轮需要整体铣制。他灵光不断闪现,改变数控车床起动转数,解决了超重运转问题。叶轮盖盘出口位置避免锐角,让超长叶轮整体铣制无划痕,呈现出光洁细腻的“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