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的“精加工”策略再探

2017-02-15 18:45高云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20期
关键词:精加工有效教学初中英语

高云

【内容摘要】有效的英语教学,需要瞄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记忆方面做好文章。精加工策略可以扩大学生的记忆容量,增强知识进入长时记忆的效果。设计先行组织者、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并针对学生的认知结构不足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是精加工策略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 精加工 有效教学

精加工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其是为了增加学习者的记忆效果而提出的一种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对不少知识的构建是存在困难的,其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无法进行有效的记忆。因此,精加工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肯定是有用武之地的,关键在于如何使这一策略变成真正有效的教学措施。

所谓的精加工策略,具体到英语知识的教学中,由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材料补充,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在较长时间内重点加工这一思维材料,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用以致记的效果。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设先行组织者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原有经验基础之上的,对于初中生学习英语而言,除了有限的英语学习经历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材料可以支撑相关内容的直接学习,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在丰富学生的原有经验上做文章。显然,先行组织者就是最为有效的策略之一。

所谓先行组织者,就是为了丰富学生学习某个知识的经验而设计的学习材料,以及由此生成的学习过程。在Do it yourself(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的教学中,Grammar中有Using should and had better的教学要求,教材中给出的注解是:We use should and had better when giving advice and telling people what we think is the best of right thing to do. The tone of had better is stronger than should.然后分别给出了两者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仅凭阅读,则对两者是难以产生感性认识的,而如果让学生自己通过例子的呈现去加深对该段描述的印象,又是存在困难的。因此,教师此处可以通过先行组织者的设计,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笔者的设计是这样的:结合should 和had better的语法使用特点,给学生提供两种不同的使用情境:一是两个人之间商量着去超市购物的情境;二是家长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的情境。根据教学实施情况,学生举出的例子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一点,就是第一个情境中买哪些物品常常具有商量的余地,而后者一个情境往往就带有命令的意思。在学生读懂了这两个情境的区别之后,让学生用中文举生活中的例子,即在这两种情境中,通常都有哪些生活语言。最后,结合学生所举的生活语言的例子,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能在should和had better之间作出比较准确的选择,而且这个时间相对较长,符合精加工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这种选择往往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去进行所谓的认真思考,往往凭着直觉就能够作出判断。这种近似于语感驱动下的学习效果,在笔者看来其实就是先行组织者的作用。

二、注重逻辑思维

精加工的另一个实施策略就是逻辑思维的运用。在很多人看来,英语作为语言的学习,有的时候不需要太重逻辑思维,只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生成语感即可。理论上来说,这种思路也不能说不对,但毕竟是第二语言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必然会走一定的逻辑道路,因而逻辑思维是不可忽视的。如School life一课的学习中,教材设计通过Eddie 与Hobo的一段对话:Why don't dogs go to school. Eddie? Because we're cleverer than people. They have to work harder… 这段对话对于教学起什么作用?笔者尝试从逻辑角度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要让学生掌握后面的相关的语法要求,就可以在这段内容上做点文章:分析这段对话可以看出,两个卡通人物的对话之间实际上是有逻辑关系的:为什么不上学?因为“我们”很聪明!学校像什么样子?就像看电视一样,只是广告少一些罢了!在跟学生分享了这段对话的趣味之后,笔者提问:这段对话对学校生活的描述准确吗?不准确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描述学校?为什么Eddie会这样描述学校?

这些问题看似与教学无直接关系,可如果课堂上花五六分钟的时间对此进行讨论,你会发现由此衍生出的关于学校生活的描述,可以集中在学习、生活两个主题上,且学生的回答内容可以沿着学校生活这个逻辑展开——这正是本课教学的主要线索,这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角度来看,相对于将原本可能零散的知識串联在一个思维主线上,这可以形成知识组块的作用,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记忆容量,增强了记忆效果。这样的过程,就是精加工策略的另一种体现;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建立在此逻辑上的学生思维,其实也为后面的内容学习提供了许多具有先行组织者性质的基础。

三、适当拓展延伸

学生每学习一个新的内容,都会存在一些疑惑,只是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太愿意将这种疑惑说出来,当然也有学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疑惑,而这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意味着认知结构中是存在缺陷的。而适当的拓展延伸,是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的。

如上面第二点所举的School life一课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对more… than、few… than、less… than等的运用存在一种机械性的认识,认为利用这些词汇生成句子,就是将相应的词汇“嵌入”到空白的地方,而教材中所给出的例子恰恰也似乎能够证实学生的这一想法。但事实上,这一组词汇的运用,更需要学生在认识到情境所起的作用,即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些词汇。事实上这也是所有重要词汇使用所要注意的地方,因此如果教师能够适当拓展,多给学生设计不同的情境,或者给出一些不适合使用这些词汇的情境,让学生在比较中意会这些词汇在什么情况下如何使用。如果说学生的词汇学习相当于栽下一株树苗的话,那这样的拓展就相当于浇水与施肥,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但对学生生成默会知识是极有好处的。

四、引导自我质疑

学贵有疑,有疑问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就为学习提供了驱动力。对于初中英语学习而言,自我质疑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宝贵,也非常稀有的学习意识与能力。这与英语学科的特征有关,学生在学习中本就显得比较吃力,哪里还有意识有时间去质疑自己呢?而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则存在着更值得思考的问题:学生不质疑,说明学生的学习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是符合事实的,从英语词汇的学习与记忆,到英语语法的记忆与使用,到英语篇章的理解与语感的逐步形成,基本上都是处于一种任务驱动之下的被动学习状态;因而如果能够让学生学会自我质疑,那就意味着学生多了一种学习动力,而且这种动力是来自于学生自己而不是外界,是一种真正的内驱力。笔者以为,如果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成了这种内驱力,那就可以化解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问题。

那么,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自我质疑的意识与能力如何形成呢?

先说自我质疑的意识,这一点与其它学科的学习其实并没有质的不同,关键在于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当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发生表面上的矛盾时,当一个新的学习情境用原来的语法或语态无法解决时,学生自然就会形成问题,这种问题如果能够被学生有效地组织并提出来,就是良好的问题意识形成的过程。

自我质疑不是为质疑而质疑,质疑贵在质在有疑处。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习个体存在的问题往往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分层教学的思维,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指导。笔者在教学中,最基本的做法就是结合每课开始时的Eddie与Hobo的对话,去引导学生思考新的一课可能学习的内容。由于这个卡通对话是贯串初中英语始终的,因此基于这一材料培养学生的自我质疑能力,就是一个持续的工程,这就避免了教学中的随机性。事实证明,这样的措施既不对原有教学内容任意拔高,又保证了学生注意力的长期集中,基于卡通的对话内容而进行的有效质疑,已经成为深化理解英语知识,形成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

总之,初中英語教学要扩大学生的记忆容量,增强长时记忆的效果,就必须实施精加工的策略,瞄准学生的学习细节给出时间空间,这样可为有效教学提供细节保证。

【参考文献】

[1] 高彦赟. 浅谈信息加工心理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文理导航旬刊,2015(6):42-42.

[2] 戴佐倩、杨伟. 英特尔创新思维工具提升初中生学习力的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6):70-74.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吴窑镇吴窑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精加工有效教学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三次参数样条在机床高速高精加工中的应用
椭球精加工轨迹及程序设计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高校学习方式从知识精加工型到知识贯通型的探讨
精加工数控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