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摘 要]
在语言学习中,通过“举三反一”,由变式到本质,把握小说类文本的语用本质规律;通过“举一反三”,由本质到变式,促进迁移运用。唯有如此,语用教学才能打破高耗低效的尴尬局面,引导学生在语文本体性活动中自主建构,发现小说类文体中描写的语用本质规律,促进学生的言语智能和语文关键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用规律;“举三反一”;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郭华教授在《深度学习及其意义》一文中提出,“迁移与应用”与“本质与变式”有着内在的关联。在一个学习活动中,先有对事物本质联系的把握,才有“迁移与应用”。“迁移与应用”是对“本质与变式”的印证与检验。深度学习是以“学”为中心,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学习活动。“活动與体验”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
就语文学科而言,“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其基本性质。语言文字的运用有其内在的规律。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围绕语言学习主题,引导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充分地感悟和体验前人的言语智慧,从而把握语用本质规律,促进迁移运用,提升语用能力,是语文教学必须直面的问题。
笔者以小说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如何精心预设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小说类文体的言语密码,把握此类文体语用本质规律,以就正于方家。
一、“举三反一”:由变式到本质,把握小说类语用规律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描写和环境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核心任务是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借助“情节+描写(包括环境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典型语用特征。
信息加工理论研究表明,语言规律的把握需要在众多的同类语言现象的反复出现、刺激,在认知结构发生同化、顺应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具有“这一类”语言现象本质属性的心理图式。因此,在语言学习中,应从某一言语现象的语用特征出发,引入同类语言现象,通过多角度变式训练,引导学生经历理解和批判、联系和建构等高阶思维活动,提取相同的语用规则,从而“举三反一”,把握这一类言语现象的语用本质规律。唯有如此,语用教学才能打破高耗低效的尴尬局面,促进迁移和创新。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教师的任务是在学生现有和潜在的认知水平之间搭建学习支架。为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小说类文体语用本质规律,在学习《三打白骨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初步感知小说类文体语用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同册的同类文体课文《半截蜡烛》(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搭建阅读支架,引导学生在对变式的比较阅读中,深入品鉴小说类文本的言语秘妙,把握小说类文体核心知识及思想方法。
(一)搭建描写比较支架,体验描写的语用规律
小说中的描写可谓是五花八门,手法多样,有肖像、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描写及正、侧面描写等。在小说阅读中,学生往往只关注某一描写刻画了人物的某个特点,不能统观地认识到种类繁多的描写在塑造人物上的作用,导致认知的片面化。为了让学生的思维由单一走向丰富,由线性走向立体,教师搭建描写比较支架,多角度展现小说中的描写,帮助学生梳理、提取、归纳,步步逼近小说中描写的语用本质规律。
描写比较,首先是异中求同的比较读,让学生通读两篇小说后,发现这两篇小说中都运用了哪些描写以及描写的语用指向是什么。学生就会发现这两篇小说同样运用了种类繁多的描写,所有的描写都指向人物形象的塑造;然后是同中求异的比较读,让学生将同一类型的描写放在一起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来。如,将两篇小说中的动作描写单独拎出来,组成此类描写言语场域:
(1)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出自《三打白骨精》)
(2)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出自《三打白骨精》)
(3)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出自《半截蜡烛》)
(4)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出自《半截蜡烛》)
比较动作描写,学生就会发现《三打白骨精》中的动作描写与人物的性格、心态密切相关,如“闪”字表现出这个“老妇人”与常人不同,暴露了白骨精的阴险狡诈;“笑”突出了悟空的自信。《半截蜡烛》中的动作描写也是如此,“吹”字表现了伯诺德夫人的沉着、机智;而“生”和“坐”刻画出大儿子杰克的镇定、心思缜密、做事不露痕迹。在对两篇小说中的动作描写比较读中,学生很容易发现共同的语用规则,感悟到虽然使用同一种描写手法,但是由于所描写人物的个性不同,选用的言语形式也就不同。俗话说“千人千面”,选择什么样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是由要塑造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所决定的。选用的言语形式必须与人物的个性吻合,能有效凸显人物的形象。
再如,这两篇小说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用反衬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把侧面描写组成一个言语场域,在比较中学生会发现,《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越是狡猾、诡计多端,就越能体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魔诡计和降妖除魔高强的本领。同样,《半截蜡烛》中的德国军官越是凶狠、危险,就越能体现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从容、镇定、机智和勇敢。通过比较读,学生就会发现小说中侧面描写的共同语用规则,即侧面描写也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运用什么样的言语形式刻画什么样的反面人物,是由小说所要刻画的正面人物来决定,反面人物要能反衬、凸显正面人物形象。其他描写,如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都可以搭建类似于以上支架,来达到这一目的。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在对同类语言现象的比较、分析中,把握小说中种类繁多的描写语用本质规律。即,小说中所有的描写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且一切描写要服从于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以突显人物形象为最终的追求。
以上教学,就是将小说中的描写进行整合,通过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语文本体性活动中自主建构,发现小说类文体中描写的语用本质规律,促进学生的言语智能和语文关键能力的发展。
(二)搭建正、反例比较支架,体验环境描写的语用规律
作为小说的三大要素之一,环境描写对营造氛围、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步了解其写法的基础上,出示正、反例,引导学生去探究小说环境描写的言语密码。
如《三打白骨精》中的环境描写仅有八个字——“山势险峻,峰岩重叠”。然而,仅凭这八个字远不足以表现出环境描写的言语秘妙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把原文呈现给他们。多媒体出示:“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读着这些语句,只觉得心惊胆战、寒气逼人。作者为什么要不惜笔墨把环境写得如此险恶?如果把这段文字改为“温山秀岭,碧水环绕。牛羊成阵走,鸡鸭成群行。十顷桃花,百亩杏林……”可不可以?学生在正、反例比较读中会发现,作者其实是在根据白骨精的特点来进行环境描写,是在渲染气氛,“山怪必有妖”,暗示师徒三人此行凶险,突出白骨精的可怕。从而让学生明白原来环境描写也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再如,《半截蜡烛》一文中,能否把描写环境的语句“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去掉呢?把去掉这两段话的文章和原文比较读,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学生在正、反例比较读中发现,此句写出了当时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反映了当时无比险恶的生存环境,不仅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环境越是险恶,情况越是揪心,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沉着、勇敢和机敏的表现越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形象就越发鲜明。如果去掉了环境描写,人物形象也就因此黯淡了许多。从而让学生领悟到此处的环境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是十分必要的。
接下来,学生在对两篇小说的环境描写的比较读中,就会发现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是必不可少的,发现共同的语用规则,无论作者是借助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还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描写最终指向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的个性决定环境描写的言语形式,要根据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来进行环境描写。从而把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语用本质规律。
搭建正、反例比较支架,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深入环境描写的内核,发现环境描写的秘妙,触摸此类描写的语用本质规律,使学生的言语习得落地生根。
(三)搭建情节曲线图支架,体验情节语用规律
小说的故事情节皆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由于受到年龄特点和阅读经验的限制,小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往往被精彩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只感受到故事情节的惊险、刺激,却忽视了这种言语形式的语用功能。导致小说阅读只见热闹,不见情节内涵。情节曲线图,可以直观呈现出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凸显矛盾与冲突,深化人物形象。搭建情节曲线图支架,能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在对情节的比较读中发现故事情节的言语密码。
如《三打白骨精》的情节曲线图可绘为:
《半截蜡烛》的情节曲线图可绘为:
以上情节曲线图直观呈现了这两篇小说中剧烈的矛盾与冲突。通过比较,学生就会发现,《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而绞尽脑汁“三变”,孙悟空为保护师父而嫉恶如仇“三打”;《半截蜡烛》中的人物围绕藏有情报的蜡烛,中尉军官“两燃一夺”,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三护”。为什么要“三打”“三护”呢?“一打”“一护”行不行呢?设计这样的情节,故事是不是有点啰唆呢?其实,这恰恰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隐含着小说故事情节的言语密码。如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把握情节的言语秘妙呢?教师建议把“一打”“一护”后面的内容去掉,让学生把“反例文本”和原文比较读,看看效果如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不仅能使故事更加曲折、惊险、刺激,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在文本所呈现的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中,人物斗智斗勇,个性会更加鲜明。而且故事情节愈是曲折,人物形象就愈加丰满。通过情节比较,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两篇小说的作者之所以把情节都设计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都是为了展开故事叙述,尽可能地丰富小说中的人物,深化人物形象,感悟到情节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从而把握小说情节的语用本质规律。
借助情节曲线支架,由品鉴感悟,到对比分析,再到提取概括,在语言与思维的交融中体验前人的言语智慧,把握情节的语用本质规律,学生的学习也就具有了广度和深度。
(四)搭建主问题支架,体验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本质规律
在比较读中,学生充分体验了小说中描写、情节和环境的语用规律,但谈到综合运用还为时尚早。因为,此时学生对小说的语用规律的掌握还显得支离破碎,并未建构起知识的体系,形成多维能力。这就需要从小说类文本的特点出发,设计一个能统摄该类文体的主问题支架,直接指向该类文体核心教学内容,引导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该类文体塑造人物形象的本质规律。
小说的核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是该类文体的核心教学内容。教学时,教师抛出“这两篇小说篇幅不长,作者究竟是如何将孙悟空和伯诺德一家人刻画得栩栩如生的呢?”这一指向小说类文体塑造人物形象言语表达密码的主问题,将人物、情节以及描写串联起来,统观小说的言语表达。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将感悟人物形象与探究小说类文本表达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体验小说言语形式的秘妙。学生就会对小说如何运用描写多角度地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如何设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丰富故事中的人物,如何巧妙地运用环境描写丰满人物形象,以及如何统筹运用“情节+描写”来安排表达顺序,如何布局谋篇等小说言语密码有一个逻辑性、体系性、结构性的认识。
叶圣陶曾说:“凡是学习语言文字不着眼于语言形式,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以上教學中,通过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展开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步步逼近小说的言语表达内核,认识到小说的语用本质规律,学会综合运用“情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描写、情节就不再是支离破碎的、孤立的知识点,而是有联系、有结构的知识,沉淀为读写图式,储存于学生的大脑之中。进而实现了由“个”到“类”,由变式到本质,举“三”反“一”,把握小说类文体的语用本质规律,丰富学生的策略性知识,为下一步的迁移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举一反三:由本质到变式,促进迁移运用
有学习就会有迁移,甚至“学习就是迁移”“学习为了迁移”。“应用”则是“迁移”的表征之一,也是检验学习结果的最佳途径。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把握语用本质规律的目的是为了言语形式的建构,促进迁移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活动化的言语实践中,由于学生在比较读的言语活动中对小说类文体语用本质规律有了透彻的体验,在写作中的精准对接就会成为可能。课后,引导学生把小说类文体借助“描写+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学生就有可能遵循小说类文体语用本质规律,由“一”返“三”,由本质幻化出无穷的变式,写古人,写今人,写现实中的人,写想象中的人……联系重构,迁移创新,用自己的笔触去刻画人物、描绘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提升语用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