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小栏目 数学大文化

2019-12-30 09:50竺君斐邬静洁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负数对折轴对称

竺君斐 邬静洁

[摘 要]

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渗透在整套教材中。它往往以“数学知识技能”为载体,借历代中外科学家的务实、开拓、不斷进取的科研精神感染学生、成就学生;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人教版教材还专设“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等小栏目,内容包括数学符号的发展历程、数学家趣事、数学名题、生活中的数学等。如何开发教材中的小栏目,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大文化,发挥数学大文化的育人价值,值得研究。

[关键词]

数学;文化;教材

人教版教材增设了很多小栏目,如“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阅读资料”“数学游戏”等。它们往往在各章节例题的后面,是例题的拓展与延伸。人教版教材的编委,选取这些内容放进教材,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价值无需赘述。这些小栏目短小精悍,往往只有几行字,几幅图,却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大文化。挖掘这些小栏目的内涵,在课堂上结合内容有效实施,能使“枯燥”“干冷”的数学知识显得更有温度、更有人文,更显精神力量,将有利于学生数学精神与良好品格的养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各种能力。

一、数学文化使枯燥的数学知识更有温度有文化

数学是人类的文化活动。但有很多孩子从小不喜欢数学,疏离数学。这是长期过度重视知识和技能,忽视数学文化价值的挖掘与传播的结果。我们曾访谈学生,以“负数”为例,很多学生心目中的负数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让学生谈谈“你心目中的负数是什么样的”。学生的回答基本以知识技能层面为主,如“小数减去大数,得到负数”“负数是比0小的数”,等等;涉及情感态度的极少。教材在“负数”单元的例题后,即六年级下册第4页,通过“你知道吗”栏目介绍了负数发展历程。如图。负数的发展历程使“冰冷”“骨感”的负数变得更有“温暖”更有“文化”。

(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负数是我国最早开始使用的,体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公元260年,我国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用两种颜色的算筹区分正负数。13世纪,我国的数学家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

欧洲大多数数学家到了16、17世纪还不承认负数是一个数。认为从0减去4是纯粹的胡说。直到1712年,才有人承认这种说法是合理的。欧洲负数的提出比我国竟晚了一千多年。

(二)感悟知识形成的漫长与艰难

负数从诞生起,经历了长期不断演变的过程。刘徽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用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现在会计在记账的时候一般用红色表示负数,刚好和刘徽的表示方法相反。如报纸上登载某国经济上出现赤字,就表明支出大于收入,财政上亏了钱)。后来嫌两种颜色记录太麻烦,13世纪时,我国的数学家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而国外数学家创造的负数表示方法又各有不同:有的在数字上加一个小圆点,有的在数字前加一个箭头。如图。直到400多年前,法国数学家吉拉尔首次用“+”表示正数,“—”表示负数,这样的表示方法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

这些鲜为人知的拓展内容,能让学生体会到“负数”内容是鲜活的,是丰满的。

(三)传递科学精神

以上负数的产生,以及负数表示方法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从复杂到简单,从麻烦到方便的过程,是一代又一代中外数学家们不断思考,不懈努力,不断探索真理的过程,体现了数学家们不畏权威勇于创新勇于挑战的精神。他们的勤奋,执着、坚韧、担当,他们对数学的不懈追求,就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精神的传递,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兴趣,更为个别在数学上还有发展可能性的孩子播下希望的种子。

以上仅仅列举了“负数”的开发过程。事实上,每一个内容都各具特色,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将合适的、有效的、有趣的内容恰当地呈现给学生。

二、结合课堂实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各种能力

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在课堂中实施时,要结合例题内容进行。可以放在导入环节,为探究新知积累素材;也可以放在课中巩固环节,作为练习材料;当然更可以放在课尾延伸环节,丰富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文化的渗透既可以为课堂增添活力与深度,还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各种能力。

这是人教版教材二下第31页的内容。紧挨新授内容第29页“轴对称”单元例1。

(一)激趣导入,操作新知,培养创造力与实践能力

可以将以上小栏目“生活中的数学”剪纸引入新授课堂,将导入环节设计为剪纸操作活动。具体如下:

[教学片段]

观看视频,学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并形成轴对称概念

(1)看视频。

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剪纸吗?看看老师在剪什么?播放微视频《轴对称式的剪纸艺术》

(2)学生操作:剪一个你喜欢的简单的图形,先想再画,确认后再动手。

(3)学生作品展示反馈,板书“轴对称”概念。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上面这些剪纸作品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生1:它们两边的形状都一样。

生2:都是对折后剪出来的。

生3: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怎么验证呢?

生:对折。

教师以“大树”为例,将其对折。

师:对折后怎么就能确定它们是轴对称图形了?

生:对折后,两边一样,没有多余。

师:我们把对折后两边能全部重合,没有任何多余的现象叫作“完全重合”。

小结: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

板书: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的智慧长在指尖上”。轴对称图形这一抽象几何图形知识的教学,跟小朋友熟悉的“剪纸”活动结合在一起,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充分认识轴对称图形特征,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二)鞏固练习,艺术欣赏,感受文化美

也可以把剪纸艺术作品设计成巩固练习题,结合艺术欣赏,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轴对称图形。具体如下:

[教学片段]

(1)辨析剪纸艺术中的轴对称图形。

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剪纸作品,是剪纸中常见的一种方法。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剪纸作品都是轴对称图形呢?让我们来欣赏下面的剪纸作品吧,找一找哪些剪纸作品是轴对称图形?

上面这些图中,其中图1、图3、图4是轴对称图形,它们沿对称轴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图2不管怎么对折,两边都不能完全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2)找对称轴。

如果是轴对称图形,请在图中画出对称轴,想一想,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汇报交流。图1、图4只有一条对称轴。图3的对称图形不止一条。有人说2条,有人说4条。

(3)操作验证。

四人小组合作,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看一看,得到图3作品有4条对称轴。

(三)课尾延伸,了解历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了解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从民间妇女装饰自己的方胜,到窗花门楣,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创造,向往美好、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片段]

(1)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的由来。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汉朝、唐朝的时候,民间妇女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装饰自己。后来人们把这种艺术逐步发展成用有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者人物故事,将它们贴在窗户、门楣上进行装饰,叫“窗花”“门签”。

(2)剪纸艺术的价值。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雕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的民间美术。它在2009年时就已经被收录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轴对称是比较抽象的图形,利用剪纸展开教学,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感受了数学之美,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开发教材小栏目,为学生提供有生命、有温度、有人文、有精神的数学知识,借此摆脱数学一贯以来“机械、冰冷、晦涩”的不良形象,让学生在“数学史”“数学与生活”等数学大文化的浸润中,感受美,感受快乐,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秘密,探究规律,有利于培育学生刻苦实践的科学精神,养成开拓创新的思维品格。

[参 考 文 献]

[1]徐晓靓,王祖英.加点“佐料”,让学生汲取更多营养[J].教学月刊,2018(3).

[2]汪晓勤.数学史与小学数学教学[J].江苏教育,2015(17).

[3]付天贵,宋乃庆.数学文化以及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价值[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12).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负数对折轴对称
好玩的纸
《轴对称》巩固练习
指尖陀螺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轴对称”复习点睛
学好乘方四注意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感受“轴对称”的洪荒之力
实验帮我发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