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爱芹
【摘要】 目的 探究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表现与治疗预后。方法 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骨化三醇进行治疗, 实验组采用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实验组血磷(1.78±
0.12)mmol/L、血钙(2.14±0.13)mmol/L、iPTH(344.9±156.3)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2.20±0.14)mmol/L、(2.40±0.26)mmol/L、(512.3±214.1)pg/ml, 白蛋白(40.31±2.68)mg/L、血红蛋白(112.84±7.52)g/L高于对照组的(38.12±5.14)mg/L、(98.14±15.26)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尿毒症血液透析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手术治疗, 其治疗效果最佳, 适合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尿毒症;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预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3.028
慢性肾衰竭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威胁全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国际肾脏病协会统计资料显示, 慢性肾衰竭每年发病率达到(98~198)/100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死亡以及心血管疾病突发事件的关键因素,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血液透析技术的迅速发展, 慢性肾衰竭需要透析的时间也在不断延长, 因而患者更易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大量数据指出, 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有5%~25%的患者会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其主要特征为甲状旁腺腺体的增生、甲状旁腺素 (PTH) 过度分泌和钙、磷代谢紊乱, 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骨痛、骨骼畸形、转移性钙化和肾性贫血,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而转变为全身性疾病, 该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都极高, 所以针对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是现如今临床上的重中之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手段有药物、介入和手术治疗, 早期疾病可通过药物控制进行保守治疗, 而疾病进入晚期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相关报道中,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在进行10年左右的透析治疗后约有15%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 20年左右的透析治疗后大约有38%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现如今, 国内外关于手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大量文章, 大多数文章旨在描述手术治疗对于患者实验室指标、症状以及生存率的重要作用[1, 2]。临床上, 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最佳治疗方法, 其手术危险系数低, 手术结束后可见患者各个生化指标发生改善, 且症状得以缓解。患者会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而产生异位钙化与肾性骨病临床现象, 使患者更易出现心血管疾病, 患者死亡率提高[3, 4]。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经过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后, 皮肤奇痒难忍、骨骼疼痛、骨骼形变、贫血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甲状旁腺素、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均比手术前指标有所降低。本次实验选取本院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究其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2018年共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 女21例;年龄34~66岁, 平均年龄(41.8±10.0)岁;透析时间1~22年。实验组患者中男20例, 女20例;年龄32~68岁, 平均年龄(43.2±11.5)岁;透析时间1~2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知晓并同意本次实验患者;经2名或2名以上资历深厚的医生共同确诊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患其他肿瘤患者;不愿配合整个治疗过程的患者;有脑卒中病史;正处于昏迷的患者;具有精神病史患者;处于妊娠期与哺乳期患者。
1. 3 方法 对照组采用骨化三醇进行治疗, 骨化三醇软胶囊(商品名:盖三淳, 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491, 规格:0.25 μg),每次透析后顿服4~8粒(1~
2 μg), 2~3次/周, 符合iPTH>300 pg/ml, 同时钙<2.5 mmol/l的患者[5]。患者iPTH>500 pg/ml的情况下进行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实验组采用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治疗。手术方法:首先根据影像检查找出位于左右甲状腺上下极的数枚甲状旁腺(一般左右甲状腺上下极各一枚, 共4枚, 极少数人有5枚)。分离, 切断, 结扎甲状腺悬韧带前部, 沿包膜分离甲状腺背侧, 暴露上下极背面甲状旁腺, 钝性加锐性分离, 完整摘除上下极甲状旁腺, 注意保护喉返神经。上述方法切除甲状旁腺。取切除的甲状旁腺, 修剪2 mm×2 mm×2 mm大小薄片, 植于患者前臂橈侧肌组织内(一般避开患者动静脉内瘘手臂)共数枚, 最后检查冲洗缝合创面。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血磷、血钙、iPTH、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导致骨质遭到破坏, 皮肤瘙痒难忍, 周围神经出现病变, 肿瘤样异位钙化等症状。上述症状均会导致患者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高,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一般情况下, 医生推荐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大量资料显示, 如果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iPTH>500 pg/ml的情况下, 对患者进行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可以使机体血液中1, 25-二羟维生素D3[1, 25(OH)2D3]的药物浓度在短时间内上升, 从而恢复正常甲状旁腺反应性。但是如果长期服用药物会导致人体的钙磷含量失衡, 严重危害到人体的健康[6]。
临床资料显示, 小部分患者在长期使用药物治疗后出现了甲状旁腺增生的情况, 发病早期可通过影像学观察发现甲状旁腺呈现弥漫性增生的情况, 发病后期甲状旁腺转变成单克隆性的增生, 此时可见甲状旁腺的体积出现增长的趋势, 形状呈结节样的增生[7]。因而该类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效果不明显, 并且治疗期间使用的新型药物价格昂贵, 许多普通家庭无法负担。所以, 越来越多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开始接受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 患者并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且术后患者症状得以缓解。目前, 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具有安全系数高、效果显著等优点[8]。
综上所述, 对尿毒症血液透析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给予药物和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治疗均疗效显著且安全, 但是手术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磷、血钙等含量, 明显减轻患者骨头疼痛、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因此手术治疗疗效更为理想, 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晓禾, 郝丽, 季蓉, 等. 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旁腺增生类型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7(11):993-998.
[2] 陳乐, 谢国明, 杜文泽. 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及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4(10):30-32, 35.
[3] 梁萌, 尤燕华, 黄雪蕾, 等. 甲状旁腺全切术和甲状旁腺全切术加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分析.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 19(10):866-869.
[4] 张少华, 王杰, 贾艳辉.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研究.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41):150, 152.
[5] 郭宝帅, 赵雪琦, 连丽新, 等.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进展. 中国血液净化, 2018, 17(9):617-620.
[6] 廖丹, 郑厚普, 曾琳, 等.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手术中寻找甲状旁腺的技巧和方法.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 11(8):746-748.
[7] 李仁英. 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其前臂自体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23):164-166.
[8] 王艳, 何学勤.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关因素分析.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8, 24(4):113-115.
[收稿日期: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