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贞
【摘 要】 本文从现代学徒制的视角阐述了会计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分析了当前我国会计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提出了现代学徒制视域下会计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要树立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重构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建设校企互聘的双师队伍。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会计人才;工匠精神培育
2017年,我国政府报告中便指出了在当今社会,应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所谓的工匠精神,原先指的是古代匠人们在制作产品过程中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作态度,以及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而针对高校会计人才而言,培育其工匠精神,是为了锤炼其职业素养,以便最终能够培育出符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会计人才。本文主要研究了现代学徒制视域下,会计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希望能为我国会计人才的发展有所启示。
一、会计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
对会计人才工匠精神而言,精益求精、专业专注、诚实守信以及追求卓越是其精神的主要表征。高校在培育会计人才的过程中,始终应该从匠行、匠心以及匠德三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会计人才的素养与品格,以便最终能够培育出优秀的工匠型会计人才。
1、培育会计人才的匠德——诚实守信的品格
俗话说,人无信则不立。可见无论是从事什么工作的人员,诚实守信都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与素养,这也是会计人才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高校想要培育会计人才的匠德,首先要强调会计人才的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并重,以便培育出政治清廉、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从事会计工作时,要格外重视诚信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将会计专业课程中的职业道德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养,不断弘扬工匠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会计诚信文化,使会计人才能够拥有独立的人格与诚信的品格。[1]
2、培育会计人才的匠心——专业专注的职业素养
高校在培育会计人才匠心的活动中,教师在向学生教授会计知识与相关技能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对教学活动中的内容进行完善,其中涉及到各种知识结构,例如会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会计人才自身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不断加强会计人才的职业素质教育,使其文化素质、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三者之间能够协同发展,这也是培育会计人才匠心的主要目标。
3、培育会计人才的匠行——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
对会计人才而言,高校想要培育其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重点在于培育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其中职业技能包含有假钞鉴别能力、点钞技能以及会计实务技能等等,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提高学生对于会计工作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孜孜以求的匠行精神,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的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全面培养会计人才的综合能力与专业能力。[2]
二、当前我国会计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形势来看,无论是社会需求还是会计岗位的需求,对于会计人才的要求都在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运行过程中,开始在现代学徒制的视角下培育会计人才的工匠精神,但是在此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3]例如,高校会计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教师不能积极引进先进的理念与教学模式,导致培育会计人才工匠精神的活动难以有效开展等,除此之外,当前部分院校在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还不能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一味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却忽视了学生的道德素养,这为将来学生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三、现代学徒制视域下会计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1、树立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想要具备良好的工匠精神,成为工匠型的人才,不仅仅需要将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学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等院校在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要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使会计专业的学生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4]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始终以工匠精神为培育工作的导向,既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又要重视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在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时,一定要以德为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自身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增加学生的实践平台,无论是课堂教学活动,还是实践活动,将工匠精神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工匠精神的含义,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
2、重构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
所谓的工匠精神,在高校对会计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作为一种观念形态贯彻了整个教育活动,工匠精神这一观念形态中包含了职业态度、职业信念、职业素质以及职业理想等等。不同行业之间的工匠精神有所不同,该精神的教育活动应该始终以专业的坚实土壤为基础。高校在基于现代学徒制视域下构建课程体系时,应该对社会中会计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以及技能标准等内容全面掌握,分析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会计岗位对人才的素质需求等。学校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共同构建有关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当前会计行业的特点以及会计工作的内容等,打破以往会计专业中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校企合作中的项目任务以及教材知识,组成新的教学模块。[5]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教学模块中添加有关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容,以便促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使其自身的知识素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以提高,在此过程中,可以将会计专业课程知识与证书考试等内容相结合,在现代学徒制的视域下,构建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3、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高校在现代学徒制的视域下,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开展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可以将有关会计知识与会计技能的传授工作,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将会计教育教学活动整体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在岗实际培养形式、专项技能训练形式、企业基础技能培训形式以及理论传授形式。在此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真实情况,将案例推演、角色扮演、理论与实训相融合等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实训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利用校企合作的这一平台,采用工学交替的模式,全面培育学生的自身素养。完善以审计、公司财务学、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的实验等。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此过程中,无论是会计专业的教师,还是实践企业中的导师,都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严格把关与考核,是会计专业的教学活动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接受工匠精神的洗礼。
4、建设校企互聘的双师队伍
在培育会计人才的工匠精神时,很大程度上是要培养会计人才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等,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现代化学徒制的视域下,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构建专业课教师与实务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加强双导师的队伍建设,形成互聘制度。专业教师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实务教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为培育出符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会计人才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各高校想要在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培养会计人才,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树立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在现代学徒制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会计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不断改善自身教学模式,建立校企互聘的双师队伍,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会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玉婷. 工匠精神视角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优势分析[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18.12(03)21-25.
[2] 张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性研究[J]. 江苏高教, 2019.216(02)108-111.
[3] 刘向兵.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J]. 中国高等教育, 2018.No.607(10)32-34.
[4] 孙颖超.职業教育视域下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培育路径——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视角谈起[J]. 职业教育研究, 2017(11)9-12.
[5] 张君第,焦胜军.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30(2)59-62.
【作者简介】
蒙 贞(1981.10—)女,汉族,海南琼海人,硕士研究生,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