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芳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医院,福建 福州350004)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流涎,口角歪向健侧等。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要认为周围性面瘫是因面神经位置浅表且临近咽部,易受风寒侵袭或受急性咽部感染影响,加之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因素,引起局部面神经的营养血管痉挛、缺血、缺氧及水肿反应所致。面瘫发病无明显年龄限制,近年来小儿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因小儿机体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加之其容易哭闹,治疗方法有别于成人。笔者采用浅针配合艾灸治疗小儿面瘫,疗效显著,小儿及家属易接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在福州市第一医院儿童康复科就诊的62例周围性面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左侧面瘫18例,右侧面瘫13例;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12岁,平均(6.5±3.5)岁;病程最短3 d,最长11 d,平均(5.5±2.1)d。对照组左侧面瘫16例,右侧面瘫15例;年龄最小12个月,最大11岁,平均(7.0±2.5)岁;病程最短5 d,最长12 d,平均(6.3±3.7)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1]中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首次或急性发病,单侧病证;患儿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中枢神经系统、脑血管病变及感染性病变等引起的面瘫患儿;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患儿;无法坚持治疗的患儿。
2.1 对照组 给予艾灸治疗。操作方法:嘱患儿仰卧位,医者点燃艾条,对准患侧阳白、太阳、四白、迎香、牵正、颊车、地仓及双侧足三里等穴,距离皮肤3~5 cm进行温和灸。同时施灸者将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置于施灸穴位两侧,以便随时调整施灸距离,待灸至皮肤潮红即可。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 治疗组 给予浅针配合艾灸治疗。艾灸操作方法同对照组。浅针治疗:选取福建省长乐针灸用品厂生产的浅针。操作方法:用适量薄棉球包裹浅针针尖,对准患侧攒竹、阳白、太阳、颧髎、牵正、地仓、颊车、合谷及双侧足三里等穴,以右手拇指指腹轻抵针柄顶部,用食指或中指指甲在针柄上做连续上刮下推动作。操作过程中用力需均匀柔和,以持续上刮下推81次为一个刺激量,每个穴位行3个刺激量,平补平泻;最后用右手拇指指腹点按针尾9次,再以针尖为中心将针体行逆时针旋转6次收尾。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表情自如,闭眼不留缝,鼻唇沟、口角左右对称,鼓腮不漏气;显效:症状基本消失,静态下表情基本正常,哭笑时闭眼稍留缝隙,鼻唇沟、口角稍有不对称,鼓腮稍漏气;有效:症状较前改善,静态下仍可见口眼歪斜症状;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2]。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周围性面瘫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艾叶性温,味苦,归肝、脾、肾经,其通过点燃后产生的热力促进面部血管扩张,助药性吸收,发挥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艾灸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具有抗感染、抗病毒、抗炎作用[3]。此外,艾灸还能兴奋面部神经,改善局部肌肉组织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炎性水肿,增加面部肌肉张力,从而改善面部瘫痪肌力量[4]。
浅针源于古代“九针”中的“鍉针”,其通过指甲刮动和按推针柄,使面部颤动以行气,因其作用于皮肤浅表,故又称“浅针”[5]。目前浅针疗法主要流行于福建省福州地区,是福建省的特色疗法之一。临床研究表明,浅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确切[6]。浅针治疗的作用原理与针刺基本一致,通过震动产生的物理刺激促进血液运行,调节经络、脏腑阴阳平衡,从而达到祛邪扶正、治疗疾病的目的。脏腑的疾病可通过经络反映到皮肤体表,而皮肤体表受到刺激时,同样可通过经络将其冲动刺激传导至相关脏腑。故浅针通过震颤产生的共振波作用于颜面部,由点带面、由点带线沿经络循行感传,对病灶处十二皮部形成有效的良性刺激。研究发现,患儿年龄越轻,用浅针治疗的疗效越好;年龄越大者,疗效较差。
本研究采用浅针配合艾灸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操作手法较为简单,且浅针有别于普通针刺,无须直接刺入皮肤,患儿及家属易于接受,适宜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