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环 李劭元 李玉梅
(1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武汉 071000;3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与顾炎武、黄宗羲齐名,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也是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从三十三岁开始明志于山野著书立说,重新梳理儒家思想,批判总结中国封建思想文化。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隐居于衡阳石船山下,在茅舍“湘西草堂”潜心著述,对“及门诸子讲学”,故后人称之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著述丰硕,达一百四十多种,四百多卷,近一千万字。现存的《船山遗书》共七十二种,二百五十八卷。《周易外传》《四书训义》《尚书引义》《春秋世论》《读通鉴论》《宋论》等著作都闪耀着哲学思想的光芒,蕴含着卓越的教育见解。
知与行是中国哲学史上备受关注的一对范畴,朴素的知行观历经数千年的演进嬗变。“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看到了知与行之别,认为行比知更重要,知易行难,开启了中国古代对知行关系的探索。自此,中国古代哲学家着重围绕知行关系的先后、轻重、难易、分合等范畴进行探讨和论争。孔子在他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框架中阐述知行关系,奠定了中国知行观的学统基础。他认为不要只注重理论学习,更要重视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的知行学说被汉唐的儒学家承继阐发,从宋代程朱(程颐、朱熹)学派的“知先行后”说,发展到南宋陆九渊和明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形成了中国古代知行观历史演进的几个重要阶段。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提出了气一元论,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以及理势合一的历史观,见解精辟独到,影响深远。他对中国古代的知行学说进行了深刻批判和创造性总结,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提出了以“未尝离行以为知”为核心命题的一系列唯物主义知行观。“行先知后”“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行终始不相离”“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等独到的见解闪耀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光芒,登上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知行观的高峰,成为中国古代知行观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王夫之反思中国古代知行观,批判了割裂知行辩证关系的程朱学派“知先行后”说,以及混淆知行界限,颠倒行知顺序的王阳明“知行合一”说,阐述了以“未尝离行以为知”为核心原则的知行关系问题。
首先,王夫之认为知与行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其内涵和作用有着本质区别,不能混淆它们之间的严格界限。格物与致知是认识过程不可或缺的两个阶段,知即致知,属于思想认识活动,但他所言之“知”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在中国古代哲学语境中,“行”的涵义非常广泛,程朱学派主张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来体悟封建道德的“天理”,他们所言之“行”并不是具有直接现实性品格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只不过是一些维护封建秩序的道德原则罢了。王阳明的“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行”并不是指社会实践,而是依然停留在主观认识范围内的纯粹的思维活动。王夫之的“行”主要是指“行于君民、亲友、喜怒、哀乐之间”的“应事接物”,是个人身体力行的日常活动,与马克思主义凸显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社会实践有着原则区别。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所谓“行”只不过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其次,在知行的时间先后问题上,王夫之虽然主张行先知后,“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他认识到知行是相辅相成的,“相资以互用”,因此反对“立一划然之次序”,即知行不能强分先后和轻重,这是难能可贵的辩证法观点。他批判程朱学派的“知先行后”观点把“知”放在第一位,“先知以废行”,割裂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他指出王阳明的“知(天赋良知)行合一”因“以知代行”最终逃不出“销行以归知”的宿命。程朱学派与王阳明的知行学说虽观点各异,但是二者“异尚而同归”,即都崇尚知,而忽视行,不是在客观现实的物质世界进行实践活动,而是局限在主观世界里,格物致知穷理不过是脱离实践的纯粹理性思辨活动而已。
他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强调知源于行,“非力行焉者,不能知也”,没有行就没有知;认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依赖于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因此,在知行关系中,知与行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他重视推崇行,认为行是具有本体意义,是第一性的,行是知行关系的首要的根本方面,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不仅知源于行,行还是检验知的可靠程度的标准,“得而信,失而疑,道乃益明,是行可有知之效也”。王夫之认为行是知的目的,知是为了更好地行,知而不行,知就失却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他号召人们“知而后行之”,“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实践之,乃心所素知,行焉皆顺”。
最后,知与行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知与行虽然是相互独立、相互区别的,但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截然分离和对立。认识过程就是知与行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过程,“知行终始不相离”,知中有行,没有完全脱离行的纯粹的知;行中有知,也没有完全脱离知的纯粹的行。“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知与行的内涵和功用各不相同,知行相辅相成,相资为用,在对立面的依存并进中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实现知与行的辩证统一。由行而知,由知导行,在知行的交互作用中,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日进于高明而不穷”。
王夫之深刻地认识到要知行统一,把知行学说提升到对立统一的高度,是我国古代知行学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代表了中国古代知行观的最高成就。王夫之的知行观不可能突破封建时代的樊篱,囿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认识不到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不是单个人的抽象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王夫之认为知行的主体是注重修养的个体,并不是唯物史观视野下作为历史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由于缺乏实践的观点,他所推崇的行更大意义上是个人的道德践履而非社会实践。虽有无法克服的时代局限性,但是他的“知之尽,则实践之”的实践理念依然闪耀着夺目的辩证法的光辉,他的思想远远超越了前人。王夫之就知行问题所进行的积极探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夫之主张行先知后,强调知源于行,重视行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实践教学。在全球政治理念、经济模式激烈碰撞,各种文化思潮激烈交融交锋的时代浪潮裹挟下,当代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依然以教师的讲授灌输为主要模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生活体验,造成一些大学生对理论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逆反情绪。疏离鲜活生活世界的纯粹理论课堂吸引力不足,感染力不强,实效性较差。与社会生活实际脱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社会实践,或者虽有实践教学环节,但流于形式,造成学生“知行脱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舞台的实践教学环节尤为紧迫和必要。
王夫之提出了“知行终始不相离”,“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等蕴含着宝贵辩证法思想的观点。他否定“轻力行”的“徒讲说”,认为知与行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知行两端,不离不一。没有理论厚度支撑的实践是苍白无力的,没有实践的理论只不过是空洞的说教。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因此,一方面要不断改善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这一薄弱环节,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
首先,推进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一,加强校园软环境建设,寓教于景。校园内独具匠心的建筑雕塑,儒雅规范的教室布置和富有个性的温馨寝室文化,都以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子们的道德情操。昂扬向上的校风、班风,博学睿智的教师,朝气蓬勃的学生,无不体现着生命的灵性和丰厚的教育底蕴,传递着教书育人的理念。
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利用各具特色的校园广播、校刊、影视、图书馆、展览、板报等校园传媒工具,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道德教育宣传活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开展内容广泛的社团、文体和学术交流等校园活动,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文体竞赛和演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通过报告、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拓展课堂理论知识。充分重视入学、毕业等仪式性活动以及校庆、国庆等节日庆典,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怀和爱国精神。开展贴近学生生活,深入学生内心的网上道德教育,建设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富有特色的道德教育网站,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学术理论前沿以及道德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在潜移默化中坚定信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升华道德情操。
其次,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广阔的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领略理论源于实践的魅力。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中心、革命烈士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公共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进行参观、调查研究活动,让大学生真正走进社会、了解国情,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协作,建立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每年定期分批到企业、事业单位和新农村观摩体验,看到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爱国主义情感会油然而生,参观监狱、戒毒所,从内心真正敬仰法律。还可以利用寒假、暑期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丰富的感性材料,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在实践探索中深化抽象枯燥的课堂理论知识和道德原则,同时把内化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去,把内在之知转化为外在之行,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在社会服务活动方面,让大学生到社区服务机构开展社区服务,参加志愿者服务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会公益活动,在服务社会中,在与他人的交流协作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使自己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实现道德素质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升华。
王夫之高扬行先知后,主张重在笃行,以行促知,由知导行。他的知行观切中时弊,反对纯粹的理论研究和知而不行,认为教育要面向生活,重视实践。他的知行观的合理因素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