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昌 炳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整个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既需要今天的文化建设,也需要伟大遗产的滋养。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之魂,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强大基石。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与传承,学习、继承与弘扬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文化,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重要使命与责任。我国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其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标志就是加强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的数量。
文学作品是思想文化精神的最形象、最生动、最直接的载体,相对而言也最容易理解与把握。语文教材的变更,可让学生多阅读了解文学经典,汲取古代优秀思想文化,提升其人文素养。可是笔者从语文教材对文学经典的编选中发现,小说戏曲内容的选入往往是片断式的节选,教学上容易出现对局部的理解与整体认知上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导致对文学经典的误读。
中小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接触与了解大多局限于课本上所选的片断,能记住的内容也多局限于教参上所固化的“标准答案”,这对深入了解整部作品的思想内涵是远远不够的。不少学生可能没有机会完整学习文学经典,往往习惯于以局部理解代替整体认知,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对文学经典的“伤害”,甚至会曲解、误解经典,不利于正确接受经典。下面以小学教材《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为例,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五回的末尾与第六回开头两个段落,能否做一篇讲求逻辑统一的文章本就值得商榷。从设计的教学目标看,“通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1]是重要内容之一,甚至可说唯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严监生的“吝啬鬼”形象。课文描写的重心是严监生临死前伸出的两根手指,让众人猜不透其含义,只有其侍妾赵氏猜中:“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2]此时严监生才“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这个略带夸张漫画式的特写镜头,让读过的人过目难忘,严监生的形象也基本定格于此。单就这段情节来讲,说严监生是个“吝啬鬼”好像也不为过,但小说对严监生的整体描写是不足以支撑这个结论的。
有研究者从小说中的其他描写中找到了一些严监生吝啬的“证据”,以补证课文中形成的观点。大致如下:
一、严监生“家有十多万银子”,其妻王氏却“面黄肌瘦,怯生生的路也走不全,还在那里自己装瓜子、剥栗子、办围碟”。
二、“像我家还有几亩薄田,日逐夫妻四口在家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
三、“(严监生)后来就渐渐饮食少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乍一看这些事例,严监生是有些吝啬。到底对不对呢?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吝啬。相关词典给“吝啬”的基本定义是:“小气,当用而舍不得用,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气量狭小,用度过分減省。”即物质丰富却不肯为正常的支出承担才叫吝啬。以此为据,我们可对上列的“证据”做一简释。
关于严妻王氏的情节,一般认为是严监生平生吝啬,舍不得花钱给妻子买补品调养,不愿花钱请仆人,事必躬亲,导致其妻“面黄肌瘦”,身体虚弱。严府中是否请有仆人,不得而知。但其妻王氏体弱并非因吝啬造成。书中提到王兄曾问及妹子的病:“总是虚弱,该多用补药。” 书中又写道:“自此以后,王氏的病渐渐重起来。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总不见效。”可见严监生对其病妻非常关注,花费不少,算不上吝啬。
至于严监生说平时舍不得花钱买肉吃一事是否显其吝啬,关键要看他说话的语境。这番话是在与两个有些贪婪与无赖的妻兄王德、王仁闲聊时所言,是否是实情尚可存疑。从后文的描写看,严监生深知两位舅爷的本性,可能有故意装穷的嫌疑,以避免他们的敲诈觊觎。另外,也可能是表明自己生活节俭,钱财来之不易,怕他们常来打秋风。严监生不是一个把钱看得比命重的人,后文再谈。把这段描写当作严氏吝啬的证据,缺少足够的说服力。
再有严监生病得快死了,舍不得花钱吃人参一事,也要联系前后文来理解是否为吝啬。其实,书中交待:“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到中秋以后,医生都不下药了。”一个放不下自家财产的人自然不会轻易放弃生命,花钱治病是人之常情。上文提及舍得花钱给妻治病,自己当不会有病不医。最后之所以舍不得再花钱吃人参,可能是他深知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治,“医生都不下药了”。故而不愿意、舍不得再花钱吃人参乃再正常不过了,是可以获得同情性理解的,也难说是吝啬了。
至于课文中的“两茎灯草”如何理解,现在的研究成果多结合整部小说而倾向于把它当作严监生节俭的表现,而不太认可教材上的结论。
前文提到“吝啬”的最核心要素是相当有钱却当用不用,严监生是相当富裕,但也当用则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吝啬鬼形象。小说中有这么几处描写,可以看出严监生也曾慷慨大方过,并非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一是严贡生犯案外逃,差捕到严家抓人,严监生“留差人吃了酒饭,拿两千钱打发去了,忙着小厮去请两位舅爷来商议”,后“连在衙门使费共用去了十几两银子”,才了却了官司。“过了几日,整治一席酒,请二位舅爷来致谢”。
二是严妻王氏病重,“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
三是赠银于二位舅爷:“因把小厮都叫出去,开了一张橱,拿出两封银子来,每位一百两。”为获得二位舅爷的首肯而扶正妾赵氏,严氏又拿出五十两银子来交给他们。后又叫赵氏拿出几封银子来,送于二位舅爷做盘费。
四是严监生临终前送给兄长严贡生“簇新两套缎子衣服,齐臻臻二百两银子”。
五是扶正赵氏的酒席共摆了二十多桌。
六是为亡妻大办丧事:“自此,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
如此等等,均说明严监生有时还是不吝花钱的,那些看似吝啬的细节,没必要过分夸大其片面意义,应该全面衡量。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课文中的片断描写与全文描写存在着较大差异,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惑。对严监生的解读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文学经典入选教材,自然是学生学习经典、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难题,尤其是长篇小说戏曲的节选,如何准确接受与传播其文化思想之精髓,不被断章取义的片断误导,值得深思。课文《临死前的严监生》的严监生形象导致经典的破碎化,影响经典的意义。长篇文学经典能否进教材,怎样选入教材,如何教学入选部分,是留给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题。